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6B08)

作品数:16 被引量:258H指数:8
相关作者:王生何丽华杨磊李丽萍刘凤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汕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肌肉
  • 9篇肌肉骨骼
  • 9篇骨骼
  • 8篇肌肉骨骼疾患
  • 8篇疾患
  • 6篇职业卫生
  • 5篇肌肉骨骼系统
  • 5篇骨骼系统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空降
  • 3篇空降兵
  • 2篇职业安全卫生
  • 2篇煤矿
  • 2篇煤矿工
  • 2篇煤矿工人
  • 2篇面肌
  • 2篇矿工
  • 2篇肌电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汕头大学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河南省职业病...
  • 1篇南阳市疾病预...
  • 1篇湖北省新华医...
  • 1篇焦作市疾病预...
  • 1篇洛阳市疾病预...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 1篇汕头市疾病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王生
  • 8篇杨磊
  • 8篇何丽华
  • 5篇李丽萍
  • 4篇刘凤英
  • 4篇王正伦
  • 3篇吴磊
  • 3篇徐光兴
  • 3篇曹磊
  • 2篇武珊珊
  • 2篇王建新
  • 2篇凌瑞杰
  • 2篇裴德升
  • 2篇宋挺博
  • 2篇孙敬智
  • 2篇李静芸
  • 1篇刘涛
  • 1篇王忠仁
  • 1篇杜巍巍
  • 1篇李志强

传媒

  • 7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工业卫生与职...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人类工效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坐姿作业肌肉骨骼疾患问卷的编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编制坐姿作业骨骼肌肉疾患问卷(China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CMQ)。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对现场资料收集、现有工效学工具内容的总结、专家咨询、职业卫生人员咨询、坐姿作业个人交流等定性研究方法,初步形成问卷条目池。然后通过专家对条目池中条目重要性进行评分,用条目池组成的问卷在325名生产线的坐姿作业人员中进行针对该问卷的现场调查及采样。获得相关数据后.用条目分析法对条目进行分析.并结合专家评分法、因子分析法和克朗巴赫系数法筛选出能增加问卷准确性、可靠性的条目,由这些条目初步组成正式的问卷。结果汇总前期定性研究方法获得了准确、全面的肌肉骨骼疾患相关危险因素的重要信息,编制问卷条目池。建构坐姿作业肌肉骨骼疾患问卷。通过获得的数据,对问卷进行条目分析和筛选。结合专业知识最后由34个条目组成CMQ的核心部分(工作相关因素问卷)。结论CMQ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其所包含的条目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可靠性和代表性。应该进一步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
武珊珊何丽华王生王建新李静芸曹磊杜巍巍杨磊余善法张岩张昌运
关键词:肌肉骨骼系统问卷职业卫生
空降兵伞训和跳伞损伤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措施探讨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空降兵伞训及实际跳伞中肌肉骨骼系统发生损伤的主要部位,以及保护器具的使用情况,为今后训练及跳伞中重点身体部位保护及预防损伤等提供一定依据。方法编制"空降兵肌肉骨骼损伤调查表",以整群抽样抽取7230名空降兵指战员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数据(有效调查表6844份)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伞训时主要损伤部位在踝、腰、小腿和膝,其损伤率分别为22.6%、26.9%、23.2%、13.3%,明显高于入伍前(P<0.05)跳伞时主要损伤部位为踝关节、臀和手部损伤,其损伤率分别为27.1%、7.5%、4.1%.明显高于伞训(P<0.05)。训练和伞降时伞鞋佩带率较高,分别为94.0%和95.5%,跳伞时头盔佩带率为95.1%也较高,其余护具佩带率较低。结论踝关节、腰、小腿和膝、臀和手部是伞训、伞降的主要损伤部位,而这些部位保护器具佩带率多数较低以及训练服、训练鞋的合适度欠佳,可能是导致损伤的危险因素,应予以积极的注意和预防。
李健刘涛王忠仁李志强李振宇陈超斌杨磊王正伦
关键词:空降兵训练伤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措施
煤矿工人肌肉骨骼疾患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煤矿工人肌肉骨骼疾患的干预措施,为更好地进行肌肉骨骼疾患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开展现场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等活动,对538名煤矿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教育的干预,并调查干预前后煤矿工人对肌肉骨骼疾患认识和态度的变化。结果干预后,煤矿工人对关于肌肉骨骼疾患知识的知晓率为52.3%,较干预前(33.8%)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煤矿工人对该疾病的防治态度有所改善。结论实施职业健康教育对于提高煤矿工人对肌肉骨骼疾患的认识水平,改变对该疾病的防治态度有重要作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适宜在煤矿行业中开展应用。
徐光兴李丽萍刘凤英王生
关键词:肌肉骨骼系统卫生促进职业卫生
美国国立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提举公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手工搬运(manual materials handling,MMH)包括提举(lifting)、放(lowering)、推(pushing)、拉(pulling)、运(carrying)等作业.1997年,美国国立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对肌肉骨骼疾患的工作场所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归纳,认为下背痛(LBP)与MMH有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在提举作业中更是如此.
曹磊何丽华王生Enrico Occhipinti
关键词:职业安全卫生肌肉骨骼疾患MMH
短时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用于动态活动下表面肌电频谱分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作为频谱分析的新方法比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更适合于非稳定信号,探讨这两种方法在分析评价动态活动肌肉疲劳的差异。方法9名男性大学生志愿者在实验室从事模拟的搬举活动(变换搬举重量和距离),测定搬举时左右两侧胸10和腰3水平竖脊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另10名志愿者在功率车上以3种速度跑步,记录此间双腿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的肌电。分别用STFT和FFT求得活动期间每秒钟肌电信号的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计算MF值依时间变化回归的斜率,比较两种算法所得结果的差异。结果搬举试验,STFT所得MF值多小于FFT,左侧胸10(LT10)、右侧腰3(RL3)竖脊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胸10(RT10)、左侧腰3(LL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FT变异性多大于FFT。两种MF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二者间呈高相关性(r>0.5)。STFT与FFT疲劳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跑步试验,两种方法计算所得4块肌肉M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FT变异性多大于FFT。MF斜率和疲劳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MF斜率仍然呈高相关性(r>0.7)。结论至少在低负荷情况下,FFT依然可用于动态活动下肌电信号的频谱分析。仍值得进一步研究这两种频率变换方法以及EMG信号在不同活动和肌肉的特性。
陈飚王正伦赵磊胡凤霞孙敬智何丽华王生杨磊
关键词:表面肌电图快速傅里叶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肌肉疲劳
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介绍附调查表被引量:180
2009年
杨磊VH. Hildebrandt余善法凌瑞杰何丽华陈卫红夏昭林王建新李丽萍王生
关键词: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工作有关疾病职业卫生问题职业安全卫生颈肩综合征
采油工人健康状况和工作有关肌肉骨骼疾患的现况调查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调查采油工人健康状况和工作有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自填式调查表方法,对某采油厂工人的健康状况和WMSDs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采油工人健康状况较好,因病就诊和缺勤较少见,常见疾患为肌肉骨骼疾患、高血压(病)和胃病,吸烟和锻炼与自评健康状况明显相关(P<0.05)。采油工人WMSDs的高发部位前3位是腰、颈和肩部,女性工人的颈肩疾患显著高于男性,髋(臀)和膝WMSDs年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不同工种之间的膝WMSDs年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油工人健康状况较好,WMSDs对工人的危害较为常见,应深入探讨工人的健康影响因素,加强工人安全防护和疾病预防措施。
李静芸武珊珊何丽华王生
关键词:健康
石油钻井行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调查石油行业工人的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情况,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60名石油钻井行业工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内出版、经过适当修改的北欧肌肉骨骼问卷进行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结果石油工人肌肉骨骼疾患年患病率排在前三位的部位分别是腰部(50.6%)、颈部(29.8%)、肩部(23.4%),除手腕、髋臀外,其他部位的年患病率在不同工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每周工作时间〉40h的工人颈部、肩部、背部和腰部的肌肉骨骼疾患年患病率较每周工作〈40h的工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职业因素中工作时长时间保持弯腰姿势、长时间站立、躯干重复性的弯曲、不适搬举姿势、搬举高质量物体等是腰部疾患的危险因素(P〈0.05),组织管理因素中经常加班、休息不足是腰部疾患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石油行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比较严重,应改善劳动姿势,减轻劳动强度,合理安排劳动休息制度等,并有计划地开展一定的健康促进活动等。
何丽华苏艳曹磊杨馨宁杜薇薇徐岩刘君王生
关键词:肌肉骨骼系统石油职业卫生
表面肌电和心电评价手工搬举作业工间休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手工搬举作业的工间休息时间。方法30名大学生志愿者从事模拟的蹲举、背举和半蹲举手工搬举作业,分别测定他们在工间休息时左、右侧胸10(LT10、RT10)和腰3(LL3、RL3)竖脊肌的肌电及其心电,分析最大随意收缩肌电百分比(percentage of maximum voluntary electrical activation, MVE% )、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及心率(heartrate,HR),评价负荷恢复状况。结果15min工间休息内,男性被测试者4个部位竖脊肌肌电MVE%均在5min内恢复至静息水平,且91.8%在2min内恢复;而女性被测试者除Rk和LL3 MVE%在半蹲举活动后未恢复外,其余肌肉MVE%均在3min内恢复,且67.8%在2min内恢复。男性被测试者除RL,竖脊肌肌电MF在蹲举和背举后未恢复外,其余MF均在10min内恢复,且74.9%在2min内恢复。女性被测试者竖脊肌肌电MF均在8min内恢复,且83.4%在2min内恢复。在3种搬举活动结束后20min休息时段内,男、女被测试者各部位竖脊肌MVE%和MF均恢复到静息水平;男、女被测试者心率分别在14、5rain恢复到静息水平。结论在负荷为25%MVC,持续时间为4.5min的3种搬举活动中,就局部肌肉负荷的恢复而言,15min休息仅保证绝大多数竖脊肌恢复;就全身负荷恢复而言,15min休息可保证心率完全恢复到静息水平。
王正伦吴磊宋挺博陈飙何丽华王生杨磊
关键词:工作负荷量肌电描记术心电描记术休息
某煤矿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了解煤矿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WMSDs)的患病情况并探索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煤矿职工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煤矿工人WMSDs年患病率为78.46%。单因素χ2检验显示有19个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7个变量进入方程,分别为:总工龄,工作单调,重复性操作,休息不足,长时间站立,长时间蹲位和空间受限。结论煤矿工人WMSDs年患病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从多方面入手预防和控制此种职业健康问题。
刘凤英李丽萍徐光兴裴德升王生
关键词:LOGISTIC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