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

作品数:643 被引量:5,293H指数:29
相关作者:周健贾伟平孙颖浩王林辉包玉倩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6篇期刊文章
  • 7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3篇医药卫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7篇手术
  • 72篇肿瘤
  • 59篇细胞
  • 51篇切除
  • 43篇腹腔
  • 43篇腹腔镜
  • 42篇外科
  • 39篇胰腺
  • 39篇糖尿
  • 39篇糖尿病
  • 35篇切除术
  • 34篇慢性
  • 32篇动脉
  • 29篇血管
  • 25篇血糖
  • 23篇预后
  • 21篇单孔
  • 21篇成像
  • 20篇磁共振
  • 19篇血糖监测

机构

  • 114篇复旦大学
  • 7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5篇第二军医大学
  • 74篇上海中医药大...
  • 63篇同济大学
  • 62篇上海交通大学...
  • 41篇同济大学附属...
  • 30篇上海交通大学...
  • 2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上海市第一人...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0篇复旦大学附属...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复旦大学附属...
  • 8篇上海市儿童医...
  • 7篇上海体育学院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39篇周健
  • 37篇贾伟平
  • 34篇孙颖浩
  • 32篇王林辉
  • 30篇包玉倩
  • 23篇刘冰
  • 22篇吴震杰
  • 20篇陆蔚
  • 20篇杨庆
  • 17篇肖亮
  • 17篇项坤三
  • 17篇肖泽萍
  • 16篇马晓静
  • 15篇李青
  • 14篇刘颖斌
  • 14篇车琳
  • 13篇李雁
  • 13篇李鸣
  • 13篇杨波
  • 11篇王乐民

传媒

  • 27篇第二军医大学...
  • 2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上海医学
  • 1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1篇同济大学学报...
  • 9篇介入放射学杂...
  • 9篇中华胃肠外科...
  • 9篇老年医学与保...
  • 8篇现代妇产科进...
  • 8篇中华泌尿外科...
  • 8篇上海精神医学
  • 7篇中华小儿外科...
  • 7篇辽宁中医杂志
  • 7篇中华消化外科...
  • 6篇中国康复理论...
  • 6篇外科理论与实...
  • 6篇中医正骨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6篇复旦学报(医...

年份

  • 4篇2023
  • 8篇2022
  • 11篇2021
  • 38篇2020
  • 50篇2019
  • 77篇2018
  • 51篇2017
  • 68篇2016
  • 49篇2015
  • 52篇2014
  • 55篇2013
  • 40篇2012
  • 57篇2011
  • 26篇2010
  • 43篇2009
  • 9篇2008
  • 8篇2007
6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干细胞快速筛选富集技术治疗新鲜骨折骨缺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介绍利用干细胞快速筛选-富集-复合系统制备活性生物材料的方法,并探讨其治疗新鲜骨折、骨缺损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4月期间采用干细胞快速筛选富集技术治疗的22例新鲜骨折、骨缺损患者资料.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52.2岁(27 ~81岁);骨折类型:胫骨平台骨折15例,跟骨骨折7例.骨缺损体积平均为12.5 mL.术中利用干细胞快速筛选-富集-复合系统制备生物活性β-磷酸三钙,回植.术后联合影像学、膝关节Lysholm评分标准及足部Maryland评分标准评定疗效. 结果 2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5.7个月(12 ~46个月)随访.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富集效率平均达82.4%,富集过程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平均植入13 381.3个BMSCs,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8.9周(6~15周),术后1年膝关节Lysholm评分平均为93.6分(84 ~ 100分),其中优10例,良4例,可1例;跟骨骨折患者平均植入16 677.7个BMSCs,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9.4周(8~13周),术后1年足部Maryland评分平均为93.6分(85 ~98分),其中优6例,良1例. 结论 干细胞快速筛选-富集-复合系统制备的活性生物材料对新鲜骨折、骨缺损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是一种较好的骨移植材料.
储文祥干耀恺赵杰庄怡富王昕史定伟俞超龚伟华刘凤祥唐坚孙月华戴尅戎
关键词:骨折骨缺损干细胞移植生物材料
人工合成网片盆底重建术后远期疗效及术后生活困扰的探讨
2018年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网片盆底重建术的远期疗效及术后生活困扰发生情况。方法调查随访2007年1月至2018年1月因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妇科行人工合成网片盆底重建术的患者,将其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老年A组以及老年B组3组,回顾性分析其术后疗效及生活困扰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6个月内有效率达94. 53%;各组患者术后生活困扰发生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 05),老年A组、B组评分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P<0. 01),最常表现为排尿困扰,对性生活无影响。结论人工合成网片适用于女性盆底重建术,且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复发率低,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盆腔不适,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困扰小。
钟燕波王蕾徐军王建军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网片盆底重建术
益生菌制剂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方案及策略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慢传输型便秘(STC)的益生菌治疗方案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因便秘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微生态门诊就诊的3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确诊的286例STC患者,76例单用益生菌制剂治疗,176例采用益生菌制剂联合渗透性泻剂治疗,34例采用大剂量益生菌移植治疗。【结果】286例STC患者中,治疗有效214例,有效率为74.82%。随访时间为1~12个月,中位时间为2个月。病程<5年、服用刺激性泻剂<2年、Wexner评分<15分的患者单纯使用益生菌制剂治疗的效果与益生菌联合渗透性泻剂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5~20年、服用刺激性泻剂2~5年、Wexner评分为15~20分的患者益生菌联合渗透性泻剂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益生菌治疗(P<0.05);病程>20年,服用刺激性泻剂>5年、Wexner评分>20分的患者大剂量益生菌治疗的效果优于前两组(P<0.05)。【结论】STC患者的病程、服用刺激性泻药的时间和Wexner评分与益生菌制剂治疗的疗效显著相关,可根据患者的病程、服用刺激性泻药的时间和Wexner评分判断STC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根据不同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潘登登沈通一秦环龙
关键词:益生菌便秘
人格障碍与童年创伤经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研究人格障碍患者童年创伤经历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1511例就诊者,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VOQ+4)对其中1402例进行筛查,结果阳性的986例被试用轴Ⅱ人格障碍临床访谈(SCID—Ⅱ)和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问卷进行研究。结果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CTQ)总分与3群人格障碍呈正相关,以B群的相关性最强(r=0.312,P〈0.01)。CTQ5个因子在偏相关分析中,13群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及情感忽视呈正相关,A群与情感虐待相关(r=0.139,P〈0.01),C群则与各种童年创伤经历均无显著相关性;人格障碍及对照组之间在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及情感忽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均进入A群和B群人格障碍的回归方程(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A群0.135和0.119,B群0.200和0.084),情感忽视进入C群人格障碍的回归方程(标准偏回归系数为0.103)。结论童年时期的创伤虐待是人格障碍易感的危险因素,对B群人格障碍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群的人格障碍在童年创伤经历上各有特点。
张天宏肖泽萍王兰兰戴云飞
关键词:人格障碍虐待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学习曲线的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ransobturator 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2017年6月由3名术者(甲、乙、丙)各自完成的60例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TVT-O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顺序分成A、B、C、D、E、F等6组,每组10例,比较各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不同术者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脏器损伤、术后血肿、术后尿潴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同一术者不同手术例数间指标比较结果:术者甲B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其他组(P=0. 021),A组的术后住院天数长于其他组(P=0. 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6个月,A、B组的术后疼痛多于其他4组(P=0. 040),而尿失禁复发率(P=0. 157)、网片侵蚀(P=0. 713)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经过20例左右TVT-O手术操作训练,医生的操作技能可达到稳定的程度。
初磊宋思蕊赵桦李怀芳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生活质量并发症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腺重建问题的再认识被引量:6
2018年
胰瘘是消化道重建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处理困难。只有引流液淀粉酶升高而不影响临床治疗决策改变的A级胰瘘被定义为生化漏,其被认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胰瘘,也不是真正的手术并发症。临床医师应将注意力集中于B、C级胰瘘的诊治,减少B、C级胰瘘的发生更具临床价值。胰瘘不是单纯的外科技术性问题,但外科重建质量至关重要。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腺残端消化道重建的研究,对于胰腺外科医师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刘颖斌吴文广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瘘胰肠吻合胰胃吻合
单切口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 总结我院已成功开展的13例小儿单切口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探讨单切口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积水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收治左侧肾积水患儿13例,男11例,女2例,平均年龄35个月(3~103个月).B超、DTPA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手术取平卧位,左侧腰部垫高.沿右侧脐环做半环形切口,Hasson法在脐部切口中间放置普通5 mm鞘管,在其两侧穿刺放置2个普通3 mm鞘管,鞘管位于同一切口内.采用30度5 mm目镜,常规3 mm操作器械.在肾盂表面打开结肠系膜.经系膜裂孔将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提至腹腔内.于肾盂最高点经腹壁做牵引线提起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行肾盂裁剪和肾盂输尿管吻合.结果 1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病例.无术中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218 min(180~240 min).所有患儿均在术后第一天进食.术后负压球引流4~6 d,术后住院5~7 d.所有病例于术后6周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梗阻1例(7.7%),反复尿路感染1例(7.7%).其余患儿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我们的经验表明单切口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积水可取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但长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随访.
毕允力阮双岁陆良生刘颖
关键词:腹腔镜外科手术输尿管梗阻肾盂
中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中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临床糖尿病肾脏病变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2年7月-2008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973例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肾功能、血脂谱、24h尿白蛋白等。两次24h尿白蛋白定量为30~300mg被定义为微量白蛋白尿。所有患者均由眼科医师进行眼底摄片。结果①本研究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为19.0%,男性患者为18.2%,与女性患者(20.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本研究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为28.9%,DR组的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为26.0%,显著高于无DR患者的16.2%(P<0.01)。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DR)的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为25.6%,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0.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DR(OR=2.458,95%CI为1.430~4.227,P=0.001)、伴高血压(OR=2.036,95%CI为1.174~3.533,P=0.011)、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1.202,95%CI为1.003~1.440,P=0.047)、收缩压(OR=1.025,95%CI为1.004~1.047,P=0.021)是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HbA1c、血压有关。糖尿病肾脏病变与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
李青包玉倩张磊潘洁敏张锋周健于浩泳李鸣贾伟平
关键词:微量白蛋白尿
健康成人感觉门抑制P50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应用脑诱发电位新技术探讨健康成人听觉P50特点。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电生理仪,采用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对58名健康成人作了听觉P50检测。结果S1-P50潜伏期和波幅与S2-P50潜伏期和波幅在三个脑区无统计学差异。Cz脑区显示,健康成人S1-P50潜伏期(59.6±11.1)ms,波幅(6.1±3.3)μV;S2-P50潜伏期(68.7±24.6)ms,波幅(1.9±1.3)μV。S2-P50波幅显著低于S1-P50波幅(t=9.02,P<0.01)。P50潜伏期和波幅无性别差异。结论听觉P50电位具有抑制性特点,其变化可反映大脑正常感觉门抑制的功能状态。
王继军陈兴时肖泽萍张天宏范青李樱王媛楼翡璎陈冲
关键词:听觉诱发电位健康成人
Topping-off术后上位相邻节段的MRI表现及近期疗效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在MRI上观察采用Topping-off技术置入棘突间装置(Coflex)后椎间盘的退变情况,并评价近期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8月~2014年11月,107例L5/S1间盘脱出合并L4、L5间盘退变,在本院行手术治疗并随访2年以上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48例仅对L5S1行椎间融合术(融合组);59例采用Topping-off技术,L5、S1椎间融合术同时在L4、5棘突间置入Coflex(Topping-off组)。比较两组术前及随访时VAS、ODI及MRI上L4、5节段椎间盘相对信号强度(relative signal intensity,RSI)变化情况。[结果]融合组与Topping-off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末次随访时两组的ODI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相同时间点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MRI上Topping-off组L4、5节段椎间盘相对信号强度(RSI)显著高于融合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融合术及Topping-off技术对于伴节段不稳或伴有剧烈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良好且相似的临床疗效,但对于已合并上位邻近节段退变的患者,Topping-off技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更有助于延缓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
曹亮亮徐建广连小峰蔡斌杨二柱张国旺
关键词:相邻节段
共6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