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3GB23260589)

作品数:11 被引量:83H指数:6
相关作者:刘萍高保全李健陈萍王好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三疣梭子蟹
  • 11篇梭子蟹
  • 3篇盐度
  • 3篇CDNA
  • 3篇存活
  • 2篇低盐
  • 2篇幼蟹
  • 2篇杂交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克隆
  • 1篇蛋白
  • 1篇低盐度
  • 1篇性状
  • 1篇选育
  • 1篇盐度胁迫
  • 1篇养殖
  • 1篇遗传力
  • 1篇遗传力估计
  • 1篇胰腺

机构

  • 11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作者

  • 11篇刘萍
  • 10篇高保全
  • 9篇李健
  • 5篇陈萍
  • 5篇王好锋
  • 4篇韩晓琳
  • 3篇吕建建
  • 2篇段亚飞
  • 2篇张德宁
  • 2篇冯艳艳
  • 2篇李华
  • 1篇孙铭
  • 1篇张晓燕
  • 1篇潘鲁青
  • 1篇葛红星
  • 1篇王渝
  • 1篇王正

传媒

  • 5篇渔业科学进展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年份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交对三疣梭子蟹若干经济性状衰退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本实验通过定向交尾技术构建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全同胞交近交家系。在生长季节,通过对相关形态学指标的测定,对F--F6家系的生长、存活以及与存活相关的产量进行评估,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F1家系,近交系数每增加10%,就会引起全甲宽-2.4%-5.1%的衰退,体质量-0-8%~3.5%的衰退,存活-34.4%-69.9%的衰退,与存活相关的产量-14.1%~35.4%的衰退,可以发现全甲宽和个体平均体质量的衰退程度较低,存活以及与存活相关的产量的衰退程度较高。近交系数为37.5%的F,无论在生长、存活还是产量上都没有出现近交衰退,但150El龄时各个指标的差异系数明显较F1、F2大,表明其整齐度比F1、F2差;F2、F4、F5和F6相比于F1在生长、存活和与存活相关的产量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近交衰退,差异显著(P〈0.05);在150日龄收获时,分析各代家系的整齐度发现,F6的变异系数最大,整齐度最差,但与其他各代的差异并不显著(P〉O.05)。6代家系近交衰退的-致性表明近交确实降低了三疣梭子蟹的生长、存活和产量,尽管-些衰退的差异性并不显著。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应当尽量避免近交的发生,近交应当在动物育种工作需要时才使用,只适宜在培育新品种、建立新品系、种群提纯与保纯的过程中采用,在无目的或目的性不明确的情况下应避免近交。本研究通过观察连续近交的三疣梭子蟹在生长、存活及相关的产量方面的变化,旨在为三疣梭子蟹选择育种的研究与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王好锋刘萍高保全潘鲁青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近交衰退存活经济性状
三疣梭子蟹GST基因的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取健康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黄选1号’80日龄幼蟹,体重(32.66±6.27)g。通过RT-PCR及Smart-TM Race技术,克隆了三疣梭子蟹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简称GST)基因c DNA全长序列(Gen Bank登录号:KF781517)。GST基因全长1 010 bp,编码一个由21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预测理论等电点PI为5.294,分子量为24.59 k D。氨基酸序列中含有GST基因家族特有GST-N结构域和GST-C结构域。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三疣梭子蟹GST基因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sis)和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的同源性分别为78%和6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GST基因在肝胰腺、鳃、肌肉、血淋巴、心脏和眼柄中均有分布,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P<0.05),其次是鳃(P<0.05),在心脏中表达最少。三疣梭子蟹肌肉注射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磺胺嘧啶后,GST基因表达较对照组都有表达,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同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低、中、高3个剂量组峰值出现的时间越晚,分别为6 h、24 h和48 h。本实验结果表明,磺胺嘧啶可以诱导三疣梭子蟹GST基因表达,GST基因可能参与三疣梭子蟹的药物代谢反应。
冯艳艳李健张德宁刘萍吕建建高保全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GST实时荧光定量PCR磺胺嘧啶
三疣梭子蟹水通道蛋白1 cDNA及其盐度胁迫下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总长为1 712 bp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水通道蛋白基因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PtAQP基因。该基因5′和3′非编码区分别为153 bp和788 bp,开放阅读框为771 bp,推测编码25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7.0 kD,理论等电点为8.26。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tAQP含有6个跨膜区和2个NPA单元,具有与MIP家族匹配的保守氨基酸序列,属于稳定蛋白;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三疣梭子蟹PtAQP氨基酸序列与可口美青蟹(Callinectes sapidus)AQP1的同源性最高(87%),与可口美青蟹紧密聚为一支;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PtAQP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而在胃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通过分析PtAQP基因在盐度胁迫中的表达规律发现,盐度胁迫可显著改变PtAQP基因在三疣梭子蟹鳃和肝胰腺中的表达模式,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最后下降到初始水平的表达趋势。该研究结果表明,PtAQP基因在三疣梭子蟹渗透压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渝吕建建刘萍高保全李健陈萍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水通道蛋白盐度胁迫基因克隆
三疣梭子蟹生长相关SNP位点的鉴定被引量:11
2015年
为了发掘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与生长相关的SNP,本研究基于三疣梭子蟹比较转录组学数据,筛选出生长相关候选基因片段19条,利用该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总长为17 387 bp的DNA片段;通过直接测序法发现74个SNP位点,分布频率为0.43/100 bp,其中转换突变的比例为80%,颠换突变的比例为20%,转换的比例远远大于颠换,符合"transition bias"原理。C/T(G/A)突变所占比例为60%,G/T(C/A)突变占20%,A/T突变占9.33%,G/C突变占10.67%,C/T(G/A)突变所占比例最大。内含子上突变发生的频率为1.34/100 bp,外显子上仅为0.17/100 bp,说明外显子上的碱基更加保守。通过飞行质谱法,在三疣梭子蟹生长性状分离群体中成功分型了10个SNP位点;通过卡方检验和多元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性状关联分析,发现3个SNP位点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P〈0.05),并且comp58070-R31位点与生长性状极显著相关(P〈0.01);一般线性模型的多元方差分析显示,comp58070-R31位点与体重、全甲宽、甲宽3个性状极显著相关(P〈0.01),与体长、体高2个性状为显著相关(P〈0.05);comp46623-F49位点与甲宽显著相关(P=0.05);comp49193-R333位点与甲宽显著相关(P〈0.05)。通过对SNP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发现,三疣梭子蟹SNP标记观测杂合度(Ho)范围为0.162 8~0.833 3,期望杂合度(He)范围为0.189 6~0.591 2,并且显示SNP标记的信息量低于微卫星标记。该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推进三疣梭子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进程。
张德宁吕建建刘萍冯艳艳高保全李健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生长性状转录组SNP
三疣梭子蟹新品种“黄选1号”的选育被引量:16
2013年
2005年收集鸭绿江口、莱州湾、海州湾、舟山4个三疣梭子蟹野生地理群体,构建核心育种群体,评估有效群体含量,制定合理保种模式;在5%留种率下,采用群体选育方法进行新品种培育.到2010年经过连续5个世代选育,形成特征明显、性状稳定的三疣梭子蟹新品种“黄选1号”.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商品苗种进行对比测试.“黄选1号”收获时平均个体体重提高20.12%,成活率提高32.00%,全甲宽变异系数小于5%“黄选1号”新品种2010~2012年进行中试养殖200余hm2,养殖方法以“蟹、虾、贝、鱼”多品种生态养殖为主.结果显示,新品种收获时个体规格大、成活率高、整齐度好,平均单产提高30%;已推广到山东、河北及浙江等地,累计养殖面积6 000余hm2,获得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健刘萍高保全陈萍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群体选育
三疣梭子蟹家系自交与杂交对繁殖和子代早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为培育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新品系,选择差异较大的两代自交家系进行家系内自繁和家系间杂交的试验,建立了三疣梭子蟹近交系和杂交系,并比较了其繁殖性能和子一代早期生长与存活的情况。三疣梭子蟹A家系为自交F6,B家系为自交F3,均为基因纯化程度不同的两个家系,试验设计自交组F66(A♀×A♂)、F33(B♀×B♂)和杂交组F63(A♀×B♂)、F36(B♀×A♂)4个试验组。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自交组亲蟹的抱卵量、排幼量和单位体质量抱卵量均比两个杂交组大,且均显著高于F63组(P<0.05),而自交组的单位体质量排幼量和孵化率也均比杂交组大,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繁殖性能上,杂交组并未表现出杂种优势。幼蟹的早期生长和存活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使Ⅱ期幼蟹至Ⅴ期幼蟹的生长和存活两个表型性状都得到了改良,杂交组(F63和F36)在早期生长阶段相对于自交组(F66和F33),体质量的总体杂种优势率为14.38%~25.05%,全甲宽的总体杂种优势率为5.57%~10.27%,体质量和全甲宽的增长速度各组均为F63>F66>F36>F33,其中F36组相对于F33组各表型性状的杂种优势均明显大于F63组相对于F66组的杂种优势;杂交组存活的总体杂种优势率为22.49%~36.67%,其中F63组相对于F66组存活的杂种优势明显大于F36相对于F33组的杂种优势。研究表明,三疣梭子蟹杂交组在繁殖性能方面虽未表现出杂种优势,但在早期生长和存活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杂种优势,这可为进一步开展三疣梭子蟹选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王好锋高保全段亚飞韩晓琳刘萍李健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杂交自交繁殖
低盐度对不同三疣梭子蟹群体幼蟹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对野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亲蟹繁育的Ⅱ期幼蟹进行低盐度胁迫,发现其120 h的半致死盐度为11.7,并比较了"黄选1号"三疣梭子蟹和低盐适应群体三疣梭子蟹在低盐度(11.7)水中和正常海水(盐度为35.0)中的存活率、变态率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黄选1号"在盐度为11.7时的存活率比在正常海水中低,低盐适应群体在盐度为11.7时的存活率与在正常海水中差异不明显;在盐度为11.7的水中,两个群体幼蟹的变态率与生长指标均低于在正常海水中。试验结束时,"黄选1号"在低盐度(11.7)水中的存活率、变态率、全甲宽分别为20.00%、10.00%、(17.47±1.11)mm,在正常海水中的存活率、变态率、全甲宽分别为52.22%、53.33%、(20.43±1.21)mm;低盐适应群体在低盐度(11.7)水中的存活率、变态率、全甲宽分别为32.22%、13.33%、(17.69±0.93)mm,在正常海水中的存活率、变态率、全甲宽分别为27.98%、16.67%、(18.79±1.61)mm。研究表明,低盐适应群体抵抗低盐胁迫的能力较强,在正常海水中"黄选1号"幼蟹的存活率、变态率、全甲宽和体质量均高于低盐适应群体。
韩晓琳王好锋高保全刘萍陈萍李健李华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盐度存活率变态率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耐低盐的遗传力估计被引量:7
2015年
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Ⅱ期幼蟹和80日龄稚蟹耐低盐性状的遗传力。实验中采用梭子蟹室内人工控制定向交尾方法,构建了32个全同胞家系,包括9个半同胞家系。测定Ⅱ期幼蟹和80日龄稚蟹在盐度11胁迫下的存活率分别为55%和64%,差异显著。利用SPSS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计算存活率变量的方差组分,估计耐低盐性状的遗传力。基于全同胞方差组分分析显示,全同胞方差组分估计的遗传力是对三疣梭子蟹两个发育阶段狭义遗传力的无偏估计值,Ⅱ期幼蟹耐低盐遗传力为0.18,属于低度遗传力;而80日龄稚蟹耐低盐遗传力为0.20,属于低度遗传力。因此,家系选育方法更适于三疣梭子蟹耐低盐新品种培育。
王正高保全刘萍李健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遗传力
三疣梭子蟹自交与杂交家系子一代生长和存活的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选择繁殖性能好的A家系(F6)和生长与存活好的B家系(F3),设计家系内自繁和家系间杂交,比较其自交组与杂交组子一代的生长与存活,评价杂交效应。由自交组F66(A♀×A♂)、F33(B♀×B♂)和杂交组F63(A♂×B♀)、F36(B♂×A♀)4个实验组组成,比较各实验组子一代在80、100、120、150日龄时的各生长指标杂种优势。研究表明,同一生长发育阶段的同一杂交群体的不同性状,表现的杂种优势大小有很大差异,而且同一杂交群体的同一性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表现的杂种优势大小同样有差异。自交组各阶段全甲宽、甲宽、甲长和体高的生长趋势比较一致,为F33>F66;不同生长性状的生长速度方面,杂交组具有不同程度的总体杂种优势(-3.50%-19.47%)。结果显示,就存活而言,杂交组比自交组的存活率杂交优势明显,总体杂种优势率为24.8%,与存活相关的养殖产量的总体杂种优势率为15.99%,无论是生长性状还是存活,杂交使A家系获得的改良效果比B家系的好。A、B两个家系间存在的遗传差异获得杂种优势,是性状得到改良的基础。
王好锋韩晓琳段亚飞高保全刘萍李健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杂交存活
三疣梭子蟹蜕皮激素受体EcR基因的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简并引物扩增及Smart TM 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蜕皮激素受体EcR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2 996bp,编码一个由50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预测理论等电点pI为7.33,分子量大小为55.69kDa。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三疣梭子蟹EcR基因与青蟹、拟穴青蟹、大西洋招潮蟹、陆地蟹、美洲螯虾、褐虾、日本对虾的同源性分别为94%、90%、88%、84%、82%、73%、66%。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EcR在肝胰腺、卵巢、肌肉、眼柄、鳃和心脏中均有分布,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在心脏中最低。高盐(45)胁迫下,EcR基因的表达量在24h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体呈下降趋势;低盐(11)胁迫条件下,EcR转录组的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在12h达到最低,之后逐渐上升,在48h之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张晓燕李健刘萍陈萍孙铭葛红星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基因克隆RT-PC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