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231)

作品数:30 被引量:186H指数:8
相关作者:王运生罗永红陈明毛硕杨敏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6篇地震
  • 6篇滑坡
  • 5篇石流
  • 5篇泥石
  • 5篇泥石流
  • 4篇地震动
  • 4篇地震动响应
  • 4篇地震滑坡
  • 4篇地质
  • 3篇泥石流危险性
  • 3篇泥石流危险性...
  • 3篇中游
  • 3篇滑坡形成
  • 3篇加速度反应
  • 3篇加速度反应谱
  • 3篇反应谱
  • 3篇FLAC3D
  • 3篇M
  • 2篇地质构造
  • 2篇动力响应

机构

  • 29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23篇王运生
  • 8篇罗永红
  • 5篇毛硕
  • 5篇陈明
  • 4篇杨敏
  • 3篇申通
  • 3篇李渝生
  • 2篇张磊
  • 1篇李为乐
  • 1篇胡伟
  • 1篇黄润秋
  • 1篇裴向军
  • 1篇傅荣华
  • 1篇王奖臻
  • 1篇马潇
  • 1篇王福海
  • 1篇徐鸿彪
  • 1篇何源
  • 1篇罗骑龙
  • 1篇曹文正

传媒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人民长江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山地学报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现代地质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内江科技
  • 1篇人民珠江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Journa...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旺苍地区岩溶地貌形态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旺苍地区发育有典型的南方亚热带岩溶地貌,主要以峰丛-溶蚀洼地、大-中型岩溶漏斗、溶蚀峡谷以及地下溶洞和洞内化次生化学沉积物最具特色。通过对研究区存在的夷平面进行探讨,认为本区存在两级夷平面和一级剥蚀面,形成了米仓山期、元山坪期岩溶夷平面和盆地期剥蚀面。米仓山期仅存保留于2 000 m左右的峰顶平坦面,主要以丘峰-岩溶洼地组合为主;元山坪期以峰丛-峡谷、大型溶洞组合为主,海拔高程在1 200~1 500 m;盆地期剥蚀面以溶蚀漏斗、落水洞、中-小型溶洞及地下河流组合为主要特征,海拔高程在500~900 m。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旺苍地区岩溶发育成因机理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岩性、水的侵蚀、地质构造等为旺苍地区岩溶发育的主控因素并且还受到地形地貌、气候等的综合影响。
陈明王运生曹水合杨栓成
关键词:岩溶地貌地质构造
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四川薛城南沟滑坡形成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根据南沟滑坡的地质背景及堆积体工程地质特征,结合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南沟滑坡的失稳类型及其成因机制。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地震波在经过地形效应放大后,斜坡滑源区竖直峰值加速度PGA最大放大5.1倍,水平峰值加速度PGA最大放大3.97倍。(2)运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验证了该斜坡体在地震力作用下的滑坡类型为拉裂—溃滑型。(3)在强震作用下,地震波在坡体内不连续结构面处会发生透射和反射现象,从而导致岩体沿层面发生震动溃裂破坏,形成潜在统一滑面,并伴随有坡体的松弛、甚至解体;在强震持续作用下,坡体沿滑面产生整体的溃滑,形成滑坡。
古德章王运生杨青申通贺建先顾金
关键词:地震滑坡
则木河断裂中段山体溃滑事件的临界动力强度被引量:1
2016年
在现代地震较为平静的则木河断裂带中段,集中分布有一系列大型古滑坡,并具有高速、远程碎屑流等强动力特征,这些现象给人类进一步探索"大规模滑坡事件"提供了诸多思索和启发。以底古村附近﹑规模达3.7×10~8m^3的巨型古滑坡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质调查数据建立山体的岩体力学概念模型。运用具有模拟动力环境条件的离散元数值分析程序(UDEC),探明山体失稳的临界动力条件为a=0.6 g,之后陆续增大地震加速度(a分别为0.8 g、1.0 g、1.2 g、1.4 g、1.6 g),观察程序计算出不同加速度条件下的滑坡堆积状态可知,当a=1.6 g时滑坡堆积状态与当前地貌相符,进一步得出诱发山体发生高速远程碎屑流运动的初始加速度为a≥1.6 g(相当于Ⅺ度地震的动力强度)的基本结果。由此推论:该巨型滑坡事件是由强度超过Ⅺ度的地震所触发,近代地震活动极为平静的断裂带中段,历史上曾发生过Ⅺ度以上强烈地震。
许声夫李渝生王金鹏
关键词:古滑坡断裂带强烈地震动力响应
康定M_s6.3和M_s5.8级地震下摩岗岭震动监测数据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研究康定Ms6.3和Ms5.8级(Ms为面波震级)2次地震动的响应规律,在大渡河摩岗岭段两岸斜坡不同高程处掘进平硐并安置了强震监测仪。监测数据揭示:1#监测点记录的水平向和竖直向PGA(地表峰值加速度)最大,Ms6.3级水平向达到了16.5~22.2 cm/s2,竖直向也达到了8.9 cm/s2;Ms5.8级水平向为9.9~11.8 cm/s2,竖直向为4.1 cm/s2。以2#监测点记录的2次地震加速度PGA值为参考,1#监测点水平向和竖直向PGA放大系数最大,Ms6.3级水平向和竖直向放大系数分别达到5.4,4.2,而震级较小的Ms5.8分别为3.7,2.2。傅里叶谱分析可得各监测点记录的2次地震卓越频率相差不大。由各监测点加速度反应谱可得同次地震中海拔最高的1#监测点水平向和竖直向反应谱幅值最大;对比同一监测点不同震级加速度反应谱,较大震级的Ms6.3级各个方向幅值比Ms5.8级大。研究表明斜坡不同高程部位对地震波具有选择放大作用,高程越大,这种放大效应越明显。
贺建先王运生曹水合赫子皓毛硕黄健龙
关键词:加速度反应谱
康定M_S6.3级地震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20
2015年
芦山Ms7.0地震、鲁甸执6.5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一些学者认为地形放大效应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但目前斜坡地震动响应研究仍然缺乏大量的实测数据支撑。通过在冷竹关两岸斜坡不同部位掘进平硐并放置强震监测仪器的方法,对沟谷两岸斜坡地震动响应特征进行研究,剖面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康定地震两岸斜坡的地震动响应特征。监测数据揭示,(1)相对于康定姑咱参考站,位于右岸“半岛状”凸出山梁顶部1^#监测点的水平和竖直向PGA放大系数分别达到了10.6~11.5、7.1,阿里亚斯强度最大,水平东西向比竖直向HVSR频比值达到11.1,卓越周期在低频部分;位于右岸山梁中部2”监测点水平和竖直向PGA放大系数分别达到了4.3~5.0、2.3;(2)左岸地形坡面起伏较小,记录的峰值加速度较小,仅在坡折部位5^#监测点有明显的放大,水平与垂直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分别为3.0~4.5、2.3,各监测点频比存在多个卓越周期,其放大效应在高频段更突出;(3)近直线型斜坡内(6^#及7^#监测点)放大效应相对较弱,且监测洞外侧放大系数大于水平深度较大的内侧。结果表明冷竹关两岸斜坡存在明显的地形放大效应,且右岸“半岛状”凸出山脊地形较左岸中高山斜坡地形放大效应显著。对比芦山地震该剖面放大系数,揭示了背坡面效应。
贺建先王运生罗永红曹水合赫子皓
旺苍地区地质构造对岩溶发育规律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岩溶发育与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了解旺苍地区断裂构造和褶皱的类型,从地质构造形成机理上分析地质构造对岩溶发育规律的影响,认为张性断裂比压性断裂更加有利于岩溶发育,断裂构造的下降盘对岩溶发育有着更为明显的影响,褶皱轴部岩溶更为发育而向两翼逐渐减弱。
陈明曹水合杨栓成
关键词:褶皱作用岩溶发育
稀性泥石流沟道侵蚀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泥石流对沟道的侵蚀破坏作用比一般水流强烈,由于对其侵蚀深度的估计不足,往往导致防治工程的失效。通过室内等比模拟稀性泥石流沟道侵蚀试验来探究其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坡度变化对侵蚀效果的影响大于流量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侵蚀深度随泥石流的磨损力增大呈线性增加,并给出经验公式。结合野外调查,对于松散堆积物源较厚的沟道流通区,该经验公式具备一定的适用性。
梁瑞锋曹水合王森
关键词:稀性泥石流
美姑河火洛村溃散型滑坡的成因动力学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以火洛村古滑坡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区地质构造和地形环境条件,查明滑坡山体的破坏现象和岩体结构,分析滑坡发育特征,建立山体地质结构模型,采用数值计算反演滑坡山体破坏的成因,探讨溃屈的诱导因素及临界动力强度。结论如下:滑坡于晚更新世中晚期形成,具有溃散性高速远程碎屑流的特点;斜坡底部软弱带及陡倾节理控制山体结构及滑坡发育特征,其对地震动力的响应显著;溃屈临界地震加速度为0.3 g。
刘凯李渝生易树健黄超
关键词:地震滑坡
雅砻江中游某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雅砻江右岸某滑坡位于拟建坝址区上游,木里县卡拉乡,该滑坡一旦失稳,威胁坡脚居民以及拟建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本文在野外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室内试验基础上,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滑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滑坡基本特征、形成机制以及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滑坡为特大型岩质滑坡,形成演化经历了剪切蠕动-滑移弯曲-贯通破坏三个阶段,天然状态下滑坡整体上稳定性较好,暴雨状态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局部表层存在二次滑动可能。
毛硕王运生
关键词:滑坡三维数值模拟FLAC3D
青川M_S4.0级地震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自从"5·12"汶川地震后,青川余震一直持续。以2015年9月23日青川M_S4.0级余震监测数据进行研究。通过对比青川东山监测点的地震动响应结果表明:在河谷部位,水平东西向最大峰值加速度大于水平南北向,而在山脊上则水平南北向最大峰值加速度强于水平东西向;相对于河谷(4#)监测点,东山山脊上6#监测点水平向PGA放大系数最大达到2.0,竖直向PGA放大系数为4.0;谱比分析(HVSR)显示,东山监测点谱比分析的地形放大系数最大可达5.6;且卓越频率多在1.5~3.5 Hz之间。研究表明,强震条件下东山斜坡存在明显的地形的放大效应;且位于地形转折处的6#监测点的放大效应最显著。
杨栓成王运生杨敏陈明
关键词:加速度反应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