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4007)

作品数:10 被引量:163H指数:7
相关作者:单新建张国宏宋小刚李卫东屈春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INSAR
  • 4篇地震
  • 3篇形变
  • 3篇雷达干涉
  • 3篇雷达干涉测量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震活动性
  • 2篇同震形变
  • 2篇汶川MS8....
  • 2篇基于GPS
  • 2篇大气改正
  • 1篇断层
  • 1篇断层相互作用
  • 1篇形变场
  • 1篇形变监测
  • 1篇震后
  • 1篇震前
  • 1篇中分辨率
  • 1篇中分辨率成像...
  • 1篇湿延迟

机构

  • 11篇中国地震局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韩国国立首尔...

作者

  • 11篇单新建
  • 6篇张国宏
  • 4篇宋小刚
  • 4篇李卫东
  • 3篇张桂芳
  • 3篇屈春燕
  • 2篇廖明生
  • 2篇李建华
  • 2篇刘云华
  • 2篇程亮
  • 2篇郭利民
  • 2篇李德仁
  • 1篇程滔
  • 1篇陈国浒
  • 1篇马照松
  • 1篇董文彤
  • 1篇谌华
  • 1篇张云华

传媒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震地质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地震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PS和MODIS的ENVISAT ASAR数据干涉测量中大气改正方法研究被引量:25
2009年
GPS数据用于改正InSAR中大气延迟误差的方法受GPS站点密度的限制,只利用有限的几个站点所观测到的大气数据来生成干涉图的大气改正图,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本文研究利用GPS与MODIS数据的联合使用来生成大气改正图,首先用GPS数据对MODIS水汽产品进行分块校准,并且对MODIS水汽数据进行了空间结构函数分析,得到研究区域内水汽场的空间分布规律.然后把这种区域水汽场的空间分布信息结合到Kriging内插法中生成更为合理的水汽图.通过上海地区ENVISAT ASAR数据的实验发现,这种加以改正的GPS和MODIS数据联合改正法不仅可以对长波大气信号有明显的消弱,还能消弱一些短波的大气信号,特别是一些幅度较强的短波信号;经过GPS+MODIS算法改正后,短波信号占优和长波信号占优的两幅差分大气延迟图的整体RMS分别降低了32.74%和38.82%,去除幅度较大.与GPS+ATM(大气传输模型)算法比较,我们发现,在上海地区有限的数据条件下(即研究区域内只有6个GPS点),GPS+MODIS法在大气去除效果或者说大气信号重现能力方面优于GPS+ATM算法.GPS+MODIS算法在捕获短波大气信号方面要比GPS+ATM更有优势,因此也可以改正短波大气误差.
宋小刚李德仁单新建廖明生程亮
关键词:雷达干涉测量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大气改正天顶湿延迟
汶川M_S 8.0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特征分析被引量:23
2008年
采用7条地震前后日本ALOS/PALSAR整轨数据,利用D-InSAR技术提取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500km×450km的地表连续同震形变场。形变场覆盖了金川—石棉、黑水—乐山、松盘—彭山、南坪—简阳、康县—重庆所有区域,包括了理县、汶川、茂县、北川、青川等重灾区域。结果显示,整个形变场影响范围较大,四川盆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表形变。发震断层附近的非相干区域显示此次地震地表主破裂带在北川-映秀断裂带上,可以追踪出地表破裂带从汶川县映秀镇西南震中附近一直到青川县苏河北侧,全长约为230km。在发震断层西南段汶川至茂县一带,非相干条带的宽度明显大于其它段落,这与彭县-灌县断裂(前山断裂)的都江堰—安县段地表破裂段密切相关,地表破裂带长约70km。在远离发震断层的区域,西北盘总体表现为抬升,东南盘表现为沉降。但在发震断层附近,断层两侧均表现为局部抬升,且沿断层形变量分布很不均匀,表现出较强的分段性,显示出发震断层以逆冲为主的断层性质。从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与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所给出的震中位置和发震时刻的差异来看,也反映出汶川地震破裂过程是多点破裂过程。在汶川县映秀镇西侧震中区,最大相对形变量达260cm,如果全部换算成垂直形变,则两个区域的垂直相对形变达3.3m。在雅安、峨眉山一带约有35cm的沉降区,在重庆及其南侧区域约有25cm的小范围隆起。
屈春燕宋小刚张桂芳郭利民刘云华张国宏李卫东单新建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地震活动性
基于InSAR、GPS形变场的长白山地区火山岩浆囊参数模拟研究被引量:28
2008年
利用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D-InSAR)获取长白山地区的形变场.结果显示1995~1998年期间,位于长白山东南侧的间白山火山存在6~12 cm的视线向形变。而长白山天池火山处于平静期,没有明显形变.利用2002~2003年的GPS和水准获取的形变数据,分别采用Mogi单源、双源模型反演了长白山地区火山的岩浆囊参数.其中双源模型拟合效果较为理想,两个点源一个位于长白山天池老火山口下方7.9 km处,另一个位于间白山火山下方5.5 km处.对双源模型反演得到的岩浆囊参数进行适当调整,拟合得到与InSAR形变场基本吻合的结果.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火山活动存在时间上的间歇性和空间上的迁移性,为进一步研究长白山地区火山活动机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陈国浒单新建Wooil M.MoonKyung-Ryul Kim
利用InSAR技术研究黄土地区滑坡分布被引量:12
2008年
InSAR技术能够获取大面积、连续、高精度的地表垂直形变信息,可用来监测地震、火山、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地表形变。文章介绍了InSAR技术在监测陕北黄土地区滑坡中的应用,首先进行野外地质勘察和TM光学遥感影像解译,接着通过EnviSat SAR数据差分干涉处理,获取研究区干涉形变场,提取出滑坡位移量,最后详细分析黄草湾至董家寺沿线一带的滑坡变形范围,并划定出了4个有一定变形的重点监视区。
程滔单新建董文彤李建华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黄土滑坡形变监测
玛尼地震震前—同震—震后干涉形变场动态演化特征分析
<正>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由于地应力长期积累,由突然失稳而迅速释放能量的结果。能量释放后, 又会出现一定量的弹性恢复。从震前的能量积累到地震时的同震位移,再到震后的弹性恢复,在发震断层附近都会有不同形式和不同特征的地表形变...
单新建张国宏
文献传递
汶川Ms8.0级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观测与研究被引量:45
2009年
利用InSAR技术,采用地震前后日本ALOS/PALSAR数据,提取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7个条带的地表同震形变场.每个形变条带南北向500 km,东西向70 km,7个形变场覆盖了映秀镇、都江堰、茂县、北川、平武和青川.结果显示,此次地震地表破裂带在北川—映秀断裂带上.地表破裂带从汶川县映秀镇西南震中附近一直到青川县苏河北侧,全长约为230 km.发震断层西北盘为抬升盘,南东盘断层附近,仍然表现为隆起区,显示出以逆冲为主的断层性质.在汶川县映秀镇西侧震中区,最大相对卫星视线向形变量达260 cm,如果全部换算成垂直形变,则两个区域的垂直相对形变达3.3 m.从北川至平通一带,卫星视线向形变范围在120-180 cm的隆起带.其中,擂鼓镇隆起形变范围170-180 cm,换算成垂直形变约在2.2-2.3 m之间.在青川苏河北附近,有70-80 cm范围的隆起形变.在雅安、峨眉山一带,以及射洪至重庆北侧一带有大范围沉降区.在重庆及其南侧区域有幅度在20-30 cm小范围隆起.由青川向东至广元、宁强一带,有形变幅度在60-70 cm的隆起区.整个形变场影响范围较大,四川盆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表形变.
单新建屈春燕宋小刚张桂芳刘云华郭利民张国宏李卫东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活动性
基于GPS和大气传输模型的InSAR大气改正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GPS数据改正InSAR大气影响中,GPS站网的低空间密度是限制改正精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文中引入大气传输模型(ATM)来考虑大气状态在时间上的演化,并兼顾了风向的估计,把GPS-ZWD(GPS湿延迟)时间序列观测值转换为空间上分布比较稠密的GPS-ZWD网络,然后利用该稠密网络在空间上内插产生水汽延迟图,来更好地模拟InSAR影像获取时刻的水汽场,提高大气改正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研究地区有限的数据条件下(即只有6个GPS点的情况下),GPS+ATM算法在重现大气信号能力方面比单纯的使用影像获取时刻的GPS-ZWD数据要强,并且其对长波的大气误差去除更明显;用来做实验的三幅差分干涉图中,GPS+ATM算法对两幅以长波信号为主的干涉图中的大气影响分别降低了21.7%和22.6%,比仅使用SAR过境时刻GPS-ZWD数据时的结果分别改进了4.5%和8.7%.而对以短波信号为主的干涉图没有明显提高.
宋小刚李德仁单新建廖明生程亮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雷达干涉测量大气改正
汶川M_S 8.0地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及断层危险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利用四川省汶川MS8.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及滑动分布模型,反演了由汶川地震造成的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从余震效应与断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滑动分布模型反演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能较好地反映与余震分布的对应关系,以最大余震断层面参数(走向/倾角/滑动角:204°/56°/98°)为接收断层,反演结果最佳,83%M>4的余震均发生于库仑应力增加约0.01MPa的区域;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主要特征为断层北盘大部分区域为库仑破裂应力下降区,断层南盘主要为增加区,断层两端均显示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增加,且分别沿NE和SW两个方向发展。最后,基于活断层分布模型,计算由此次地震造成的已存断层面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显示多条左旋走滑断裂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值增加。
张国宏单新建李卫东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断层相互作用
利用NOAA-16/FY-1C和ASAR数据纠正大气水汽对重轨星载D-INSAR的影响被引量:14
2007年
大气水汽影响一直是造成重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监测结果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地表形变速率稳定的延怀盆地为试验区,利用ASAR数据得到该区域的差分干涉处理结果,利用与ASAR数据获取时间相近的NOAA-16/FY-1C数据对该区域的大气水汽含量进行了反演.通过这些结果,对差分干涉处理结果中大气水汽的影响进行了去除.去除大气水汽影响后得到的地表形变结果与野外考察实测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谌华单新建张云华李建华屈春燕
关键词:干涉条纹
利用D-InSAR技术研究西藏改则地震同震形变场被引量:6
2009年
针对2008年1月9日MW6.4西藏改则地震和2008年1月16日的MW5.9余震,通过两通(2-pass)加外部DEM差分干涉处理技术(D-InSAR),提取了地震区域2次地震累积的视线向(LOS)同震形变场。结果表明:发震断层均为正断层,位于依布茶卡-日干配错断裂端点附近。主震发震断层走向为N30°E,余震发震断层走向为N21°E,两断层距离约7km;在影像上主震发震断层有造成地表破裂的痕迹,余震未见地表破裂的痕迹;这次地震造成的同震形变场长约30km,宽约20km,主震断层上盘和下盘视线向最大形变量分别为39.2cm和11.2cm,两盘相对位错达50.4cm,余震造成的视线向形变量为9.4cm。
张桂芳单新建张国宏
关键词:差分干涉测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