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05014)

作品数:8 被引量:66H指数:5
相关作者:彭颖红李大永曾小勤苌群峰张少睿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镁合金
  • 4篇合金
  • 4篇板材
  • 4篇AZ31镁合...
  • 3篇织构
  • 3篇塑性
  • 3篇镁合金板
  • 3篇镁合金板材
  • 3篇合金板
  • 3篇合金板材
  • 3篇AZ31镁合...
  • 3篇AZ31镁合...
  • 2篇压边
  • 2篇压边力
  • 2篇英文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晶体塑性
  • 2篇拉延
  • 2篇变压边力
  • 2篇值模拟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作者

  • 7篇李大永
  • 7篇彭颖红
  • 4篇苌群峰
  • 4篇曾小勤
  • 3篇张少睿
  • 2篇黄诗尧
  • 2篇刘守荣
  • 1篇仇素萍

传媒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Transa...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Formability and cavitation behavior of superplastic AA5083 aluminum alloy under biaxial tension
2006年
The superplastic forming potential of two fine-grained S083 aluminum alloys were studied under biaxial tension using a pneumatic bulge test.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475 to 525℃with three different strain paths ranging from equi-biaxial to approaching plane strain. The shape of the forming limited diagram(FLD) i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FLDs commonly used in room temperature stamping.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final thickness distribution, dome height and cavitation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case of equi-biaxial stretching. Increasing temperature in free bulge forming can improve the thickness distribution of final parts but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dome heigh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etermination of forming limits in SPF cannot be represented with a simple FLD and additional metrics such as external thinning and internal cavitation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SPF potential of a material.
罗应兵李大永彭颖红
关键词:可成形性气穴现象超塑性
基于弹塑性自洽模型的AZ31镁合金轧制过程的织构模拟(英文)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更好地研究镁合金轧制过程的织构演变,对商用有限元软件ABAQUS/Explicit的用户材料接口VUMAT做二次开发,实现晶体塑性力学和有限元方法的耦合。对于单个晶粒,通过相关模型计算每个增量步的塑性应变增量,Voce硬化模型计算应变硬化。由于变形机制的不同,分别计算滑移和孪晶引起的晶格旋转。采用弹塑性自洽模型计算单晶体和多晶体之间的联系。应用编制的程序,分别模拟AZ31板材和AZ31铸件的轧制过程。结果表明,该程序能够较好地预测轧制过程的织构演化。
黄诗尧张少睿李大永彭颖红
关键词:AZ31镁合金织构
AZ31镁合金盒形件变压边力温热拉延工艺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温热交叉轧制工艺制备了板形以及成形性能良好的AZ31镁合金薄板;开发了可加热的变压边力双动液压机,并详述其工作原理;采用不同的压边力方案,对盒形件进行温热拉延实验,分析了变压边力对AZ31镁合金板材温热拉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压边力变化方案是压边力随凸模行程先增后减的模式;采用变压边力技术可以将AZ31镁合金盒形件的拉深深度提高13·2%。
苌群峰李大永彭颖红曾小勤
关键词:变压边力
AZ31镁合金板材温热冲压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被引量:29
2006年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进行了单向拉伸实验,分析了AZ31镁合金板材的力学性能;以此实验数据为基础,对温热冲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拉深温度、压边力等工艺因素对镁合金板材成形性能的影响;通过极限拉深比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极限拉深温度150℃,极限拉深速度15 mm/s,固定压边力的工艺条件下,极限拉深比能够达到2.5。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采用变压边力可以明显提高板材的冲压性能,极限拉深比将达到5.0。
苌群峰李大永彭颖红曾小勤
关键词:AZ31镁合金板材数值模拟极限拉深比变压边力
镁合金板材温热冲压成形热力耦合数值模拟被引量:12
2007年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单向拉伸试验,获取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分析了AZ31镁合金板材的力学性能特点.采用热力耦合技术对镁合金板材温热冲压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冲压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并对差温拉延工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差温拉延工艺可以提高镁合金板材的温热成形性能;采用热力耦合技术的数值模拟更能反映AZ31镁合金板材的温度敏感特性.
苌群峰李大永彭颖红曾小勤
关键词:AZ31镁合金板材数值模拟热力耦合
镁合金板材温热成形性能被引量:8
2006年
通过热模拟单拉试验,获得了AZ31镁合金板材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通过极限拉伸比试验,研究了轧制、退火、拉伸温度、拉伸速度、拉延间隙以及压边力等工艺因素对镁合金板材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叉轧制和退火工艺能够显著提高镁合金板材的力学性能;在极限拉伸温度150℃、极限拉伸速度15 mm/s的工艺条件下,极限拉伸比能够达到3.0;AZ31镁合金板材适宜的拉延间隙为板厚的1.2倍.
苌群峰彭颖红刘守荣李大永曾小勤
关键词:AZ31镁合金板材
基于耦合有限元的晶体塑性力学模型的FCC,BCC和HCP晶体织构演化的模拟(英文)被引量:5
2011年
介绍单晶体模型的2种实现方法,并通过对有限元软件ABAQUS/Explicit的用户材料接口VUMAT做二次开发,实现2种单晶体模型构架和显式有限元方法的耦合。采取实体单元来存储材料信息,每个单元代表一个晶粒,在每个增量步中读取并更新晶粒取向。采用切线系数法来计算每个增量步中不同变形系统的塑性应变增量,通过硬化模型来描述硬化响应。利用编制的2种用户子程序模拟铜(FCC)单向拉伸过程、IF铁(BCC)冷轧过程和AZ31 镁合金(HCP)单向压缩过程中的织构演化,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黄诗尧张少睿李大永彭颖红
关键词:织构
板材冲压成形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被引量:9
2008年
将率相关晶体塑性本构理论引入Mindlin曲壳单元模型与动力显式有限元法,采用切线系数法计算剪切应变率,根据晶体取向正态分布规律在单元积分点处分配晶体取向,按各晶体取向体积分数的加权平均计算多晶体应力,开发晶体塑性动力显式有限元程序,实现板材冲压成形过程模拟和晶体取向演化预示。以主要初始织构为铜织构和S织构的轧制铝板为对象,对方盒件冲压成形过程及织构演化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通过晶体弹塑性有限元法不仅可以预示板材宏观成形构形变化,而且能够预测板材织构的演化情况。模拟结果显示在方盒件冲压成形过程中,铜织构和S织构为不稳定取向,变形后逐渐转到其他取向。
李大永张少睿彭颖红刘守荣仇素萍
关键词:织构取向分布函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