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342)

作品数:9 被引量:62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国庆钱永刚王晶吕婷方中祥更多>>
相关机构:鲁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湿地
  • 2篇地景
  • 2篇若尔盖湿地
  • 2篇湿地景观
  • 2篇景观
  • 2篇积雪
  • 1篇地理
  • 1篇遥感
  • 1篇野外
  • 1篇移动终端
  • 1篇增强型
  • 1篇智能移动终端
  • 1篇智能终端
  • 1篇质心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因素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功能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实践教学

机构

  • 8篇鲁东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光...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李国庆
  • 2篇钱永刚
  • 2篇吕婷
  • 2篇王晶
  • 1篇孔祥生
  • 1篇张安定
  • 1篇王蒙蒙
  • 1篇张文
  • 1篇冯龙
  • 1篇陈奇
  • 1篇王璐阳
  • 1篇杨慧
  • 1篇李柏明
  • 1篇郑平
  • 1篇安文杰
  • 1篇方中祥
  • 1篇孔晓霞

传媒

  • 3篇人民黄河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测绘科学
  • 1篇湿地科学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中国高新科技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山东半岛东部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以1990年、2000年、2010年的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采用景观生态学相关方法分析了山东半岛东部(烟台市、威海市)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特点,并选择部分能代表气候及人类活动的因子,分析当前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自然湿地总面积呈减少趋势,其中海域湿地与河流湿地降幅最大,但人工湿地面积增长迅速;景观格局指数显示,研究区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化,斑块类型更加多样化,景观破碎化程度日益提高;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波动、人口增长、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政策制定对湿地的景观格局影响深刻,人文驱动力中人口因子占主导地位。
曾业隆李国庆陈奇王璐阳于欣冉李柏明
关键词:湿地遥感驱动力
山东半岛降雪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19年
以2000-2018年MODIS MOD10A1日产品数据为数据源,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及降水量、风向等气象数据,构建了积雪空间分布模型,能够有效地提取强降雪区域。以此为基础,利用相关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探究山东半岛降雪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将NDSI累积量与DEM数据相结合,能够有效构建山东半岛积雪空间分布模型,实现了对山东半岛强、弱降雪区域提取,NDSI累积量≥150的区域中,在强降雪区的面积占降雪范围的79.78%;②降雪区域存在空间差异,呈现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以黄、渤海与山东半岛海陆分界线为基准,离岸距离39.1 km范围内降雪多,离岸距离39.1 km以外降雪少;山脉150 m高程线北侧迎风坡降雪多,南侧背风坡降雪少;③山东半岛强降雪年以3-5年为周期存在年际变化。探究山东半岛降雪长时间序列时空分布特征,在收集淡水资源,缓解用水紧张和灾害预防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庞海洋孔祥生贺正洋苏晓强
关键词:MODIS
ENDSI增强型雪指数提取积雪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快速、准确、客观地提取积雪覆盖信息,获得积雪覆盖时空分布资料,是资源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卫星遥感技术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归一化差值雪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snow index,NDSI)法利用积雪在绿光波段(0.53~0.59μm)高反射和短波红外波段(1.57~1.65μm)强吸收特征,可实现遥感自动提取积雪区。以Landsat8 OLI影像为数据源根据积雪的光谱特征,在加入波段B1(0.433~0.453μm)和B2(0.450~0.515μm)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提出的增强型雪指数(enhanc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snow index,ENDSI),从OLI影像上进行积雪自动提取。研究结果表明,对积雪厚度变化ENDSI敏感度强于NDSI;在裸土、薄雪及厚雪区,随着积雪厚度的增加,ENDSI值变化幅度强于NDSI,能有效增大雪与非雪的差异;当ENDSI阈值取0.3时,可以有效区分雪与非雪,提高积雪提取精度。
庞海洋孔祥生汪丽丽钱永刚
关键词:积雪
平台化层次化与标准化构建GIS实践教学体系被引量:8
2014年
针对本科高校GIS专业人才培养蓬勃发展与社会对GIS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结合GIS实践性强的专业特征和地理信息科学的新使命,按照系统的观点,文章总结出"平台化+层次化+标准化"的GIS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于学校基地的实验教学平台、面向社会企业一线的应用实训平台和社会创新竞争平台,基于因材施教的基础、综合和提高三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强化一系列标准化的实践教学等措施,培养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服务企业应用能力、服务社会的竞争能力。实践表明,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高校提升GIS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孔祥生钱永刚张安定
若尔盖湿地景观与生态功能变化主导因子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景观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若尔盖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变化趋势及其生态功能退化程度;基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与相应年份气象资料,对影响湿地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最终提取影响湿地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变化的主导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989—2012年,研究区内湿地整体面积及生态功能呈持续衰退趋势,湿地面积共减少了5 231.40 hm^2;湿地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化,几何质心向北、向东波动偏移,斑块类型呈多样化分布,景观破碎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呈波动态势发展;湿地景观破碎化及面积的缩小导致了其生态功能的衰退,其中固碳量累计减少约5.65万t,蓄水量减少了约4 149.33万m^3;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和生态功能变化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人类活动占据主导作用。
王晶李国庆丁鹏凯吕婷安文杰
关键词:湿地生态功能若尔盖湿地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野外工作新模式被引量:2
2018年
移动智能终端APP设计和应用将3S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融为一体,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地学野外工作出现的问题。应用结果分析表明,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地理野外工作新模式无论是在GNSS的定位精度、卫星遥感数据的时效性方面,还是在地理信息更新等方面都能满足地理野外工作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野外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工作便携性和室内外沟通性得到改善,为科学考察和地学野外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方法。
汪丽丽孔祥生庞海洋
关键词:智能移动终端GNSS
胶州湾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被引量:22
2016年
基于1985年、1995年、2000年、2009年和2014年的遥感影像,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胶州湾湿地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4年间,研究区湿地总面积先增加后减少,1985~1995年间研究区湿地总面积由792 km^2增加至896 km^2,之后逐年下降至2014年的804 km^2;研究区湿地平均斑块面积由1985年的2.968 km^2下降至2014年的0.305 km^2,而边缘密度指数则由1985年的21.70增加至2014年的30.56,表明研究区湿地破碎化程度日益加剧;受水库修建、滩涂养殖和晒盐活动、填海造陆、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各类型湿地质心发生重大变化,其中以养殖池的变化最为明显,其质心在1985~2000年间向西偏移了9.8 km,在2000~2014年间又向东北方偏移了12.7 km;城市化、政策等人为因素对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方中祥李国庆冯龙郑平王蒙蒙杨慧张文
关键词:湿地
人类活动对若尔盖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以1989年、1995年、2005年、2007年、2012年的5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得到了若尔盖地区的湿地景观格局空间分布,同时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若尔盖地区高原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情况,最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因子,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湿地总面积不断减少,1989—2012年,湿地总面积共减少5 231.40 hm^2;景观格局趋于复杂化,湿地景观退化严重;由不同湿地类型面积及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可知,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及景观破碎化最为明显,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在影响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退化的人文因子中,经济因子对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最为强烈。
丁鹏凯李国庆王晶吕婷孔晓霞
关键词:湿地人文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