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818097)

作品数:8 被引量:126H指数:7
相关作者:曲晓明辛洪波王瑞江江军华李佑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班公湖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3篇西藏班公湖
  • 2篇岛弧
  • 2篇岩石
  • 2篇特提斯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矿带
  • 2篇基性
  • 2篇基性岩
  • 2篇斑岩
  • 2篇超基性
  • 2篇超基性岩
  • 2篇成矿
  • 1篇地壳伸展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学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作者

  • 6篇辛洪波
  • 6篇曲晓明
  • 4篇王瑞江
  • 4篇江军华
  • 3篇李佑国
  • 2篇代晶晶
  • 2篇赵元艺
  • 2篇陈华
  • 1篇杜德道
  • 1篇王健
  • 1篇王振中
  • 1篇彭静
  • 1篇罗伟

传媒

  • 4篇矿床地质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发现硫化镍矿被引量:23
2009年
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室内显微镜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班公湖地区产有超基性岩型硫化镍矿和碳酸岩型硫化镍矿,中段班戈县产有超基性岩型Ni、Cr、Co多金属矿。这两个地区的含矿岩体均为超基性岩,大小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沿NWW方向展布,反映了蛇绿岩带对矿化的控制。岩体中普遍具有强烈的蛇纹石化,金属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硫镍矿和硫铁矿,呈微细粒浸染状分布,在野外露头和手标本上肉眼看不出矿化。由于该缝合带规模巨大,以基性-超基性岩为标志的蛇绿混杂岩数量多,分布广,因此,在该成矿带寻找超基性岩型硫化镍矿的找矿潜力很大。而碳酸岩型硫化镍矿化作为一种新的矿化类型,对其岩体成因和矿化机理的研究将具有探索造山带演化和指导地质找矿的双重意义。另外,无论是超基性岩型硫化镍矿还是碳酸岩型硫化镍矿,在西藏地区很少报道,这种矿化类型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一个新的找矿方向。
曲晓明赵元艺王瑞江李佑国辛洪波代晶晶江军华陈华
关键词:地质学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青藏高原
西藏班公湖地区含镍碳酸岩成因探讨被引量:14
2010年
野外调查发现西藏班公湖地区分布着众多的碳酸岩体,它们呈长几十米至几百米的岩株或岩墙产出,与蛇绿岩带中的超基性岩密切共生。这些碳酸岩体在成分上可分为2种:一种以方解石为主,w(CaO)在42.74%~45.78%之间,为钙质碳酸岩;另一种以菱镁矿和菱铁矿为主,w(MgO)和w(Fe2O3)(全铁)分别为23.83%~29.85%和7.75%~16.85%,为镁质碳酸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显示钙质碳酸岩的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蛛网图)与华北地块北缘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壳源岩浆碳酸岩的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高度吻合;Nd、Sr、Pb同位素表明这些钙质碳酸岩最终仍然来源于地幔,接近EMⅡ地幔端员,TDM集中在697.4~881.9Ma之间,说明它们最初是在晚元古代从地幔中分离出来,经喷发、沉积、变质,于中生代经镁铁质岩浆侵入、受热重熔形成。镁质碳酸岩在地球化学上既不同于幔源岩浆碳酸岩,也不同于壳源岩浆碳酸岩,而是与共生的含镍超基性岩具有完全一致的稀土元素特征,Pb同位素也显示出它们有一致的物质来源,εNd-ISr图则显示下地壳组分在岩体中有重要作用,这些特征说明它们是富CO2的深部流体在中下地壳对超基性岩交代的结果。
陈华曲晓明辛洪波江军华
关键词:碳酸岩元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班公湖
藏西班公湖斑岩铜矿带成矿斑岩地球化学及Pb、Sr、Nd同位素特征被引量:53
2009年
对班公湖铜矿带2个具有代表性的斑岩铜矿床——多不杂铜矿床和尕尔穷铜矿床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和Pb、Sr、Nd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与冈底斯铜矿带相比,该铜矿带含矿斑岩大离子不相容元素的富集程度相对减弱,而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的亏损程度明显减轻,轻、重稀土元素的分馏程度减弱,且具有Eu的弱正异常,岩石在氧化性上更强一些;从Pb、Sr、Nd同位素特征来看,班公湖铜矿带含矿斑岩更富含放射性成因铅,143Nd/144Nd比值明显降低,其源区更接近印度洋沉积物区域,表明该铜矿带含矿斑岩的岩浆源区更浅,有更多的地壳物质加入;班公湖铜矿带含矿斑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属于活动大陆边缘区域,而冈底斯铜矿带明显偏离了活动大陆边缘区域,表明班公湖斑岩铜矿带形成于碰撞后地壳隆升阶段,而冈底斯铜矿带则形成于碰撞后地壳伸展阶段。
辛洪波曲晓明王瑞江刘鸿飞赵元艺黄玮
关键词:地球化学PBND同位素
西藏班公湖岛弧带含硫化镍超基性岩的源区性质与基底背景被引量:15
2009年
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的超基性岩型硫化镍矿化是近年来在西藏地区发现的矿化新类型。文章根据成矿带西段班公湖地区含镍超基性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和Sr、Pb同位素分析结果,论述了含镍超基性岩浆的源区性质及生成条件,并根据锆石U-Pb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探讨了藏西北地区的基底背景。研究发现,班公湖地区的含镍超基性岩体以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Rb、Th、U、Sr、Pb,亏损Ba、K为特点,高场强元素亏损Nb、Ti,富集Ta;稀士元素相对球粒陨石亏损强烈,但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这些特点一致反映出含矿岩浆产生于受俯冲沉积物熔体交代的富集型岩石圈地幔源区。岩浆的生成深度较浅,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相,源区部分熔融程度较低,大体在10%左右。岩石中集中出现一批24.79亿年的残留锆石年龄,标志着当时班公湖中特斯洋盆沉积物的物源区较为单一,主要来自太古代末—元古代初的古老基底,并且推测太古代与元古代之交(25亿年)有可能是藏西北的一个古陆壳快速生长期。
江军华王瑞江曲晓明辛洪波
关键词:部分熔融
埃塞俄比亚西部岩浆熔离型铁矿遥感找矿模型被引量:15
2012年
为解决在地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发挥多源遥感数据优势开展地质找矿研究这一科学问题,以非洲埃塞俄比亚西部研究区为例,选取ASTER及ALOS PALSAR单极化雷达数据为数据源,针对研究区重点类型铁矿——岩浆熔离型铁矿建立了其遥感找矿模型,提取与成矿作用相关的蚀变、构造、岩体信息。研究基于ASTER遥感数据,通过比值、主成分方法进行蚀变信息提取研究,并基于ASTER及ALOS PALSAR单极化雷达融合数据进行控矿构造及赋矿岩体信息提取研究。最终通过综合分析,基于ArcGIS平台圈定了3处遥感找矿靶区。研究结果与1∶25万地球化学数据对比,具有很高一致性,表明遥感找矿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找矿靶区预测。
代晶晶
关键词:ASTERALOSPALSAR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酸性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与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7
2014年
针对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盆闭合的时间问题,选择西藏日土县班公湖畔蛇绿岩中的小型酸性侵入岩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研究区酸性岩体的岩性为斜长花岗斑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岩石SiO2含量介于65.78%~68.76%之间,(K2O+Na2O)含量为6.39%~6.86%;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分馏程度高、Eu正异常不明显的特点;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Sr、Ba、Rb,亏损高场强元素Ta、Ti、Nb,并有Ta、Nb元素谷形,显示出典型的岛弧岩浆岩特征。2个斜长花岗斑岩体的LA-ICP-MS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96.08Ma±0.22Ma和96.05Ma±0.30Ma,均属于中生代晚白垩世。
张向飞李佑国曹晓民曲晓明辛洪波王健杜德道
关键词:斜长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特提斯
西藏班公湖地区富镍硫化物超基性岩的成因被引量:4
2016年
班公湖地区富镍硫化物超基性岩位于藏北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呈透镜状产出于侏罗系地层中,岩石已完全蚀变为蛇纹岩,恢复其原岩为方辉橄榄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相对于原始地幔,该类超基性岩富w(MgO)(40.96%-42.82%),贫w(Al_2O_3)(0.19%-1.76%)、w(CaO)(0.11%-0.38%)和TiO_2(0.02%-0.06%);稀土元素总量低(0.238×10-6-2.044×10-6),远低于原始地幔值,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呈U型;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Y;岩石的锆石年龄为太古代(2 479 Ma±31 Ma)。以上特征表明其为残余地幔橄榄岩成因。富镍硫化物超基性岩中的镍硫化物呈似球状分布于蛇纹石中,主要为镍黄铁矿,偶见与镍黄铁矿共生的赫硫镍矿。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镍黄铁矿中w(Ni)为36.77%-42.62%,w(Fe)为18.83%-28.84%,w(S)为31.34%-38.3%。赫硫镍矿中w(Fe)为0.91%-13.36%,w(Ni)为60.5%-70.08%,w(S)为25.25%-27.23%。赫硫铁矿Fe含量高(除两件样品外均〉2%mol),且与镍黄铁矿的接触边界平直。结合前人的实验资料,认为Fe-Ni硫化物形成于高温阶段(〉300℃),为贫S的地幔Fe-Ni-S熔体捕虏体成因。
罗伟李佑国彭静
关键词:地幔橄榄岩岩石地球化学镍黄铁矿
青藏高原西部班公湖岛弧带特提斯洋盆闭合后的地壳伸展作用被引量:23
2011年
青藏高原西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端的班公湖地区分布着一系列南北向和东西向岩脉: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系统分析和锆石U-Pb LA-ICP-MS年龄测定,指出这些岩脉代表了班公湖中特提斯洋盆闭合后的地壳伸展事件.呈南北向产出的花岗斑岩脉13个锆石颗粒测试结果给出了79.59±0.32Ma(MSWD=1.08)的加权平均年龄;既有南北向也有东西向产出的闪长玢岩脉6个锆石颗粒给出了75.9±1.2Ma(MSWD=2.8)的加权平均年龄.这些结果表明班公湖岛弧带发生在晚白垩世的地壳伸展作用一开始只沿东西向进行,稍后南北向也开始伸展.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2种脉岩都具有岛弧岩浆特征,这是由于岩浆源区的印度洋MORB型地幔受到了来自俯冲沉积物熔体的交代.处于较深部位的闪长玢岩源区参与交代的沉积物熔体大体在1%~10%之间,部分熔融程度约为8%~15%;处于较浅部位的花岗斑岩源区参与交代的沉积物熔体约在10%~15%之间,部分熔融程度大于15%.
江军华王瑞江曲晓明辛洪波王振中
关键词:地壳伸展岩脉青藏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