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8DFA330550)

作品数:3 被引量:120H指数:3
相关作者:邱丽娟李英慧常汝镇刘章雄关荣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大豆
  • 2篇种质
  • 2篇微核心
  • 2篇微核心种质
  • 2篇核心种质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变异
  • 1篇栽培
  • 1篇栽培大豆
  • 1篇物理整合
  • 1篇白质
  • 1篇OVERVI...
  • 1篇QTL
  • 1篇SSR
  • 1篇GLYCIN...
  • 1篇MER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邱丽娟
  • 2篇关荣霞
  • 2篇常汝镇
  • 2篇刘章雄
  • 2篇李英慧
  • 1篇宋喜娥
  • 1篇刘硕
  • 1篇王丽侠
  • 1篇罗玲
  • 1篇郭平毅

传媒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豆蛋白质含量QTL的“整合”及Overview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在物理整合的基础上,选用元分析方法将已发表的与蛋白质相关的QTL整合到物理整合中重复次数较多的6个QTL区间处,并且选用基于统计学原理的Overview方法进行优化,得到连锁群上QTL的有效遗传位置,最终筛选出稳定性较强的标记Satt127,研究结果为标记辅助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硕罗玲刘章雄关荣霞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蛋白质物理整合OVERVIEW
中国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微核心种质的群体结构与遗传多样性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评价中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水平,为拓宽大豆遗传基础、发掘优异基因、改良大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大豆20个连锁群上的100个SSR位点,对来自全国28个省补充完善的248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进行SSR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采用PowerMarker Version 3.25软件统计等位变异数、平均等位变异数、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及亚群特有等位变异数等参数;基于遗传距离建立了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的无根Neighbor-Joining树;用Structure2.2软件对微核心种质的群体结构进行评价。【结果】100个SSR位点在248份材料中共检测出等位变异1460个,每个位点变异范围为2—33个,平均为14.6个,每个位点PIC值变异范围为0.158—0.932,平均为0.743。基于模型的群体结构分析显示,依据LnP(D)无法判断最佳K值(群组数),但通过计算系数ΔK发现,K=3为微核心种质的最佳群体结构。结合种质的生态类型及品种类型分析发现,地理来源相同的种质具有聚在一起的倾向,但来源相同的种质也有分在不同组的情况。不同生态类型及品种类型间均存在较多的互补等位变异和特有等位变异。【结论】中国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以用来拓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不同生态类型及品种类型间存在较多的互补及特有等位变异,是种质创新及品种改良的物质基础;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存在明显的群体结构,为微核心种质在育种中的直接或间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宋喜娥李英慧常汝镇郭平毅邱丽娟
关键词:栽培大豆微核心种质
大豆核心种质和微核心种质的构建、验证与研究进展被引量:85
2009年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中保存大豆资源2.3万余份,数量居世界之首。然而,大豆资源在新品种培育中的利用率仅为1%左右,导致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趋于狭窄。主要原因是缺少对其重要经济性状的鉴定,尤其是缺少多年多点的评价,难以定向选择有重要价值的育种亲本。为了加速大豆资源的评价并促进其利用,在国家基础研究项目(973)的连续资助下,开展了“大豆核心种质构建(1998-2003)”和“大豆微核心种质基因多样性(2004-2009)”研究,目的是浓缩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强化其表型和基因型鉴定,为发掘和利用大豆资源中的优异基因提供指导。本文在研究构建不同比例(占总体2%-5%)大豆核心种质和大豆微核心种质(占总体1%)的同时,介绍了核心种质补充和完善的研究进展。为了验证核心种质的代表性,从SSR位点、样本组成、取样比例、低频率等位变异4个方面对代表性进行了分析,并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核心种质代表性进行了检测和验证。文中还介绍了利用核心种质和微核心种质在新基因发掘、种质创新和育种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介绍了与育种单位密切合作,建立基于核心种质的种质创新与利用体系的研究成效。围绕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利用方式进行了讨论,指出大豆核心种质为性状鉴定、新基因发掘、新种质创造和新品种培育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材料基础,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实践证明,大豆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与利用,将促进我国大豆种质资源由数量保存型向研究应用型转变。
邱丽娟李英慧关荣霞刘章雄王丽侠常汝镇
关键词:大豆核心种质SSR等位变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