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1-07-01-02)

作品数:3 被引量:87H指数:3
相关作者:王中磊高贤明包维楷孙书存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锐齿槲栎
  • 2篇啮齿
  • 2篇啮齿动物
  • 2篇槲栎
  • 2篇坚果
  • 1篇油松
  • 1篇油松生长
  • 1篇幼苗
  • 1篇幼苗库
  • 1篇造林
  • 1篇造林密度
  • 1篇生境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取食
  • 1篇岷江上游
  • 1篇林业
  • 1篇密度效应
  • 1篇命运
  • 1篇径级
  • 1篇径级结构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4篇高贤明
  • 3篇王中磊
  • 1篇孙书存
  • 1篇马克平
  • 1篇包维楷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第五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保护生态学研究进展
由于受现代人口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不断增强的影响,目前全球正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失调等严重的危机,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前世界的重要发展战略。保护生态学的目标是了...
高贤明王晨侯淑琴马克平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
文献传递
岷江上游油松造林密度对油松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0
2005年
调查了岷江上游20 a龄油松人工林样方17个(20 m × 20 m),测定了油松生长参数、林下植被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盖度,以分析油松生长和群落结构变化的密度效应.结果发现:油松高度生长随密度增大而增加,在密度2 500~3 500 hm-2时达最大,随后下降;胸径生长在2 200~2 800 hm-2时达到最大,随后下降.油松单位面积生物量由低及高,在3 500~4 000 hm-2达到最大,随后稍有下降;而个体平均生物量约在2 500 hm-2时最大.随着油松盖度的上升,灌木层盖度开始下降,林下散射光增加,导致草本层盖度上升,中等密度时(2 500~3 500 hm-2)油松林乔灌草层次盖度配置较为合理;物种丰富度与油松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但不同密度油松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无一定规律.因此,如果不以追求生物量最大化为单一目标,中等密度(2 500 ~3 500 hm-2)的油松林具有较好的群落结构配置、较高水平的物种多样性和种群更新能力,符合可持续林业发展的要求. 图3
孙书存高贤明包维楷王中磊
关键词:油松密度效应可持续林业
锐齿槲栎林的天然更新——坚果、幼苗库和径级结构被引量:42
2005年
对四川茂县地区的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天然次生林进行研究,发现:(1)坚果完好比例约在14 %~2 6 %之间,完好坚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都比较高,但在天然状况下能够留存到隔年5月的坚果几乎没有。因此,实生幼苗的天然补充就受到了严重的限制。(2 )林缘的幼苗密度低于所有其它生境的(p<0 .0 5 ) ,林中的幼苗密度最高,和林窗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 .0 5 ) ,而和灌丛的比较则没有差异。在灌丛幼苗密度和林中以及林窗的比较都没有差异。动物对坚果的取食速度则是林中的最慢(10 .0 % ) ,林窗和林缘的相同(分别为6 1.1%和6 6 .5 % ) ,都比较快(p<0 .0 1)。(3)林中的幼苗在小于10 0 cm的各高度内都有大量分布,说明在林中树冠下幼苗是可以长期存在的,在幼苗和种子阶段的锐齿槲栎可能是耐荫的。(4)在林中缺失幼树,在林缘则有包括幼树在内的完整的更新大小系列,表明林缘也可以成为更新的关键地点。(5 )在栎林的每一个大小级别上,萌生个体和实生个体都按各种比例伴生,说明导致萌生的干扰一直在发生,并可能在森林的更新中扮演重要角色;也说明该地区的锐齿槲栎林由萌生和实生起源的个体混合组成。
王中磊高贤明
关键词:锐齿槲栎啮齿动物坚果生境
啮齿动物对锐齿槲栎坚果的取食模式及坚果命运被引量:8
2006年
啮齿动物对栎属坚果的捕食和传播是栎林能否进行实生苗成功进行更新的关键因子。2002-2003年,通过对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坚果进行烧焦炭化、2种胶带包裹、系绳、染色、埋藏、放置背景颜色的4种改变、切半和对照12种处理,观测坚果的留存与啮齿动物就地捕食和搬运等作用下的变化动态及其最终数量或比例,以研究啮齿动物对坚果的捕食、搬运、丢弃、埋藏等作用以及最终留存的数量与特点,测定完好坚果的比例在啮齿动物捕食前和捕食后的变化,结果发现:(1)丢弃坚果中非完好的比例较捕食前有显著的增加(P〉0.05),表明啮齿动物咬开坚果后才能识别坚果是否完好并进一步确定是否继续捕食。(2)与对照比较,坚果的命运可分为4类:①简单埋藏、放置黑色纸上的坚果命运没有显著改变,说明啮齿动物对坚果周围环境简单变化的敏感性低,且更加适应黑色背景。②系绳、染色、切半、以白、绿、红纸为背景放置坚果的处理。就地捕食的速率显著降低,持续时间不变;与对照相比,搬运的速率早期相同,后来略有升高,搬运持续时间也相应增加,最终被搬运的比例增加而就地捕食的比例降低,留存的坚果为0。说明坚果的附着物、颜色、完整程度、放置背景等改变后,有助于提高啮齿动物对捕食风险的估计,并相应采取减少就地捕食的策略。③烧焦坚果就地捕食和搬运的开始速率接近0,至第4-5天。速率提高至最大值,然后再降低至0,结果就地捕食和搬运的比例都明显的下降,留存的坚果比例为49.6%,其中就地捕食的比例相对于搬运的比例明显减低,说明啮齿动物对坚果气味的变化同样采取减少就地捕食的策略,从而增加了留存;而搬运速率由开始时极低逐渐升高的现象,表明啮齿动物对于食物气
王中磊高贤明
关键词:锐齿槲栎啮齿动物坚果感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