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无)
-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军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汶川M_s8级地震形成的擦痕形迹及其意义探讨被引量:9
- 2009年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里氏8.0级地震。北川—映秀断裂是汶川Ms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之一,以逆(右行)走滑活动为主,延伸长约220km,活动强度大于其他两条断裂。主震在北川—映秀地表破裂带局部地点形成清晰的擦痕,它的位置和规模可能是深部破裂滑动量峰值在地表的响应。根据断层擦痕反映的应力场及位移与破裂长度关系等特征,将北川—映秀破裂带分为虹口段、北川段、南坝段。虹口段长度约22~45km,同震位移量约4.5m,σ1呈NWW—NW向,至少经历了三期活动,第三期逆冲活动强度最大,改造前两期逆(右行)走滑活动,它们的形成可能均与本次主震相关;北川段长约90~100km,同震位移量约3.5m,σ1呈NWW向近水平,活动强度弱于虹口第三期;南坝段长约35~50km,同震位移量约2.5m,以NWW向近水平挤压为特征,σ1方位角与中、南段相差约180°,活动强度与南段前两期相近。
- 张军龙
- 关键词:擦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