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07C12026)
- 作品数:9 被引量:83H指数:5
- 相关作者:庄平章龙珍张涛田美平高露姣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分光光度法测定俄罗斯鲟精子密度标准的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为了标准化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和人工授精程序,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俄罗斯鲟精子密度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波长(380nm、530nm、780nm)下吸光度(A)与精子密度(C)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的检测下限为3×10^6cells/mL,且检测上限随波长的增加而上升,当精子密度为3×10^6~1.5×10^9cells/mL时,530nm为最适检测波长,吸光度与精子密度呈对数回归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530=-8.560+1.3231gC(R^2=0.971)。
- 张涛章龙珍庄平田美平刘鉴毅赵峰高露姣冯广朋黄晓荣闫文罡
- 关键词:精子密度分光光度法
- 保存介质和温度对西伯利亚鲟卵子短期保存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研究了不同保存介质(体腔液CF、Hepes液、RMS液)、温度(4℃、16℃)和保存时间(4h、8h、16h、24h)对西伯利亚鲟卵子短期保存的影响.结果显示:保存介质、温度和时间对卵子受精率、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畸形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受精率、孵化率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畸形率上升.16℃条件下保存卵子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均高于4℃,但4℃下卵子的保存时间较16℃下长.研究表明,采用根据西伯利亚鲟体腔液生化成分配制的Hepes液作为保存介质,于16℃下保存4h为西伯利亚鲟卵子的最佳保存条件,此时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分别为86.36%、94.74%和0.
- 张涛颜世伟庄平章龙珍田美平王斌张大海姚志峰
- 关键词:卵子温度
- 化学麻醉与电麻醉对史氏鲟幼鱼血液指标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史氏鲟幼鱼适宜的麻醉方法。[方法]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血液分析仪,比较了MS-222、丁香油和直流电3种不同麻醉方法对史氏鲟幼鱼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史氏鲟幼鱼血液比较,MS-222组血糖(GLU)、尿素氮(BUN)和红细胞比容(HCT)差异显著(P<0.05),丁香油组BUN、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差异显著(P<0.05),电麻醉组GLU、BUN和红细胞总数(RBC)差异显著(P<0.05)。丁香油组史氏鲟幼鱼GLU浓度显著高于MS-222组和直流电组,且丁香油组ALT和AST浓度显著高于MS-222组。[结论]3种麻醉法对史氏鲟幼鱼血液均有影响,电麻醉耗时较短,化学麻醉操作简便,可因地制宜地选用。
- 冯广朋徐滨庄平章龙珍石小涛陈丽慧
- 关键词:史氏鲟血液生化指标麻醉
- 可视荧光硅橡胶标志用于西伯利亚鲟幼鱼标志的初步评价被引量:4
- 2010年
- 在渔业和水产养殖的研究中,常采用标记(Marking) 或标志(Tagging)方法来区分不同的个体或种群.标志技术在鱼类个体生长、存活和种群补充和生产力研究中广泛应用,标志回捕(Mark recapture)已成为评估渔业资源状况和洄游习性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手段.此外,标志技术在选择育种上也得到了应用,用以快速有效地区分不同选育群体.如何提高标志榆测率和保持率,以及怎样 减少标志操作对研究对象生长和存活影响,是研究和选择标志方法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 张涛庄平章龙珍刘鉴毅赵峰高露姣冯广朋黄晓荣闫文罡田美平
- 关键词:存活
- 俄罗斯鲟仔鱼初次摄食时间对生长及存活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以人工繁育的俄罗斯鲟仔鱼为对象,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初次摄食时间对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17.4℃下,仔鱼在9~10日龄初次摄食,初次摄食前投喂对俄罗斯鲟仔鱼的生长和存活无显著性影响,延迟2d以上初次摄食对生长影响明显,存活率在18日龄初次摄食时显著下降,24日龄时饥饿仔鱼全部死亡;23~24日龄时仔鱼如不能建立外源营养即达到饥饿不可逆点(PNR)。人工养殖条件下,俄罗斯鲟仔鱼必须在初次摄食后14d内建立起主动摄食能力才能保证其仔鱼的正常发育、生长和存活。
- 张涛庄平章龙珍夏永涛高露姣王斌田美平
- 关键词:仔鱼摄食率不可逆点存活
- 西伯利亚鲟性腺早期发生、分化、发育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13
- 2010年
- 利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人工繁育、养殖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仔、幼、成鱼性腺发育过程中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的迁移,生殖褶的生成,性腺雌雄分化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于3dph(Days post-hatch)时,PGC以单细胞的形式存在于仔鱼卵黄囊上方两中肾管之间,10dph时其迁移到背侧的腹膜上皮上,13dph时其沿腹膜上皮朝肾管区下方迁移,22dph时生殖嵴形成,31dph时原始性腺形成,40~60dph时原始性腺发育形成裂腔,PGCs沿腔壁排列,裂腔经过进一步发育并从背离腹膜上皮的底端慢慢愈合成实体,90dph时原始性腺中出现生殖上皮和性细胞,150dph时脂肪细胞和血管增多,210dph时性腺出现2种不同的表面结构,性腺开始分化。本研究利用组织学方法借鉴鱼类性腺分期标准,将西伯利亚鲟性腺分化划分为0期和Ⅰ~Ⅵ期,并描述了各期精巢、卵巢的结构变化以及细胞形态学特征。
- 田美平庄平张涛颜世伟章龙珍刘婷
- 关键词:原始生殖细胞性腺发育性腺分化组织学
- 投喂雌二醇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采用投喂添加雌二醇饲料的试验方法,观察分析人工诱导西伯利亚鲟性逆转过程中,外源雌激素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组(10 mg E2/kg饲料)幼鱼的日增重、肥满度、特定生长率等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1 mg E2/kg饲料)、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且高剂量组血清中血糖和总胆固醇显著降低(P<0.05),而总磷含量显著升高(P<0.05)。
- 庄平田美平张涛章龙珍王斌冯广朋颜世伟
- 关键词:幼鱼雌二醇血液生化
- 史氏鲟♀×达氏鳇♂卵裂间隔τ0与温度的关系被引量:1
- 2008年
- 卵裂间隔(τ0)是与温度相关的参数,为早期胚胎发育时期第一次卵裂持续的时间,或连续两次细胞分裂的时间间隔,被广泛用于鱼卵染色体操作中最佳诱导时间的确定上。本文研究了史氏鲟♀×达氏鳇♂受精卵在14~22℃下卵裂间隔τ0与温度的关系,τ0为第一次卵裂(τⅠ)与第二次卵裂(τⅡ)间的时间间隔(τⅡ-τⅠ)。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史氏鲟♀×达氏鳇♂受精卵τ0随着温度(T)的上升而减小,在14℃下τ0为85.0±1.3 min,22℃下τ0为45.8±2.2 min,两者之间符合线性回归关系:τ0=154.54-4.95T(R2=0.999 0)。22℃为史氏鲟♀×达氏鳇♂胚胎发育的温度上限,超过此温度,正常卵裂的胚胎比例将显著下降(<60%)。
- 张涛章龙珍庄平刘鉴毅赵峰高露姣冯广朋黄晓荣
- 关键词:温度胚胎发育
- 不同开口饵料对西伯利亚鲟仔鱼生长、存活和体成分的影响被引量:41
- 2009年
- 分别采用水丝蚓(Limnodrilus sp.)、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nauplii)、枝角类(Moina sp.)和人工饲料饲养西伯利亚鲟仔鱼30d,研究不同开口饵料对西伯利亚鲟仔鱼生长、存活率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卤虫无节幼体为西伯利亚鲟最适开口饵料,仔鱼的存活率最高(96.67%);投喂水丝蚓组生长速度最快;而人工饲料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组,且成活率最低.不同开口饵料组间仔鱼体成分差异显著,人工饲料组水分含量最高,且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最低.采用卤虫无节幼体为西伯利亚鲟仔鱼开口饵料,然后采用水丝蚓进行强化培育,能获得较好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
- 张涛庄平章龙珍王斌高露姣夏永涛田美平
- 关键词:仔鱼开口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