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45)

作品数:27 被引量:241H指数:8
相关作者:王志章李仲东万友利丁晓琪吴娟娟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气田
  • 13篇大牛地
  • 13篇大牛地气田
  • 9篇盆地
  • 9篇鄂尔多斯盆地
  • 8篇储层
  • 6篇砂岩
  • 5篇致密砂岩
  • 3篇低渗
  • 3篇水平井
  • 3篇平井
  • 3篇气藏
  • 3篇测井
  • 2篇地震
  • 2篇地震波
  • 2篇地震波形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压裂
  • 2篇岩溶

机构

  • 11篇成都理工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化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6篇王志章
  • 5篇李仲东
  • 3篇吴娟娟
  • 3篇丁晓琪
  • 3篇万友利
  • 2篇赵彦超
  • 2篇刘忠群
  • 2篇赵永军
  • 2篇陈威
  • 2篇韩海英
  • 2篇张文旗
  • 2篇张哨楠
  • 2篇李汉林
  • 2篇吕孝威
  • 2篇朱志良
  • 2篇张静
  • 1篇刘栋
  • 1篇尹帅
  • 1篇伏美燕
  • 1篇吴晓东

传媒

  • 4篇断块油气田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新疆地质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河南科学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资源环境与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天然气技术与...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成岩相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野外剖面、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结合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在充分认识富县地区长6、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基础上,研究长6、长8油层组成岩相类型。主要成岩相包括有泥岩强烈压实相、砂岩压实(压溶)相、砂岩剩余原生粒间孔隙-次生溶蚀孔隙相、砂岩次生溶蚀孔隙相和微裂缝相等5种类型。结合沉积环境及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阐述了成岩相平面分布,结合储层发育特征主控因素深入研究成岩相特征主控因素,表明沉积环境为成岩相特征提供了物质基础,沉积物在后期成岩演化过程中受成岩作用控制,即成岩相为沉积物在成岩演化后的具体体现。
古娜万友利丁晓琪李映涛程文博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成岩作用
大牛地气田盒1段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研究与实践被引量:7
2012年
针对大牛地气田盒1段气藏低压、低渗、储层品质差、气井控制半径小、单井无法经济有效建产、储量动用率低等问题,采用中长水平段+三维地震预测+分段压裂设计优化及管外封隔分段压裂工艺技术实现了盒1储层的有效建产,通过现场应用效果对比表明,水平井施工成功率达到99.2%,措施有效率93.3%,压后产能达到直井产能的5.2倍,实现了难动用储量的高效开发,为大牛地气田盒1段气藏的有效动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陈付虎张士诚郑锋辉何青
关键词:大牛地气田水平井分段压裂管外封隔器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延8段成岩相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8
2013年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采用扫描电镜等技术,结合测井录井资料,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中生界延安组延8段储层砂体成岩相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延8段砂体储层为致密低渗透砂岩储层,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中,识别4种成岩相,即强烈压实致密相、胶结致密相、弱压实弱胶结相及强烈溶蚀相,其中弱压实弱胶结相和强烈溶蚀相中发育优质储层;研究区南部刚性颗粒含量高、黏土环边发育的层段主要呈弱压实弱胶结特征,能够保留较高的孔隙度;受埋藏期成岩酸性水及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强烈层段发育大量的次生孔隙,同时早成岩期压实作用较弱的砂体能够保存更多的剩余原生孔,为后期酸性水及大气淡水溶蚀提供良好的地层水输导通道.
吕孝威王少飞万友利朱志良韩翀朱莎
关键词:油气地质意义鄂尔多斯盆地
榆林南-子洲地区山2气藏水层特征及识别被引量:6
2010年
榆林南-子洲地区山2气藏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开发中普遍见水的特点。为此,开展了生产井产水层特征研究,并提出了识别方法。在对山2气藏水层进行地质与测井特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测试井段产水量的大小,将产水井划分为5类,以此建立了气水层识别的地质-测井标准。利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山2气藏气层、气水层、水层、干层的判别方程。回判结果表明,模型对气层的精度达到93.8%,气水层90.2%,水层93.4%,干层90.1%。利用未参加建模的出水井射孔段对模型进行验证,判识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未知层段的属性识别。
过敏李仲东林琳胡奇
关键词:上古生界水层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致密低渗储层评价与开发对策被引量:72
2012年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典型致密低渗气田,具有低渗、低压、低产的特点,经济有效开发难度大。针对气田不同层段储层开展了储集岩相、岩石学、物性、孔隙结构、含气性等特征研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四大类六小类储层,其中Ⅰ类为高产型储层,Ⅱ类为中产型储层,Ⅲ类为低产型储层,Ⅳ类为非储层。根据不同储层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开发策略,Ⅰ类储层物性好、厚度大、单层产量高,采用直井单层开采;Ⅱ类储层物性中等、厚度小、单层产量较低,选择发育两层以上叠合区,采用直井多层合采;对以单层发育的Ⅱ类和Ⅲ类储层,采用水平井分段压裂进行开采。通过不同的开发对策,有效提高了单井产量,实现致密低渗气田的经济开发,目前气田已建成天然气年产能25×108m3。
侯瑞云刘忠群
关键词:储层评价上古生界大牛地气田鄂尔多斯盆地
大型压裂技术在低孔低渗薄互层中应用与研究(英文)被引量:7
2010年
针对沙四段低孔、特低渗储层存在层多、层薄、微裂缝发育等特点,从分析该区块压裂改造难点入手,找出了影响压裂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性提出了压裂液体系优化、综合降滤技术、综合控缝高技术和压裂测试技术,在高89块实现了区块大型压裂改造。现场应用证明,新投产井压裂后均自喷生产,稳产期长,增产效果显著。
付道明吴晓东牟善波魏旭光吴修利
关键词:大型压裂滤失控制缝高控制
支持向量机在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预测中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大牛地山2段气层组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其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采用传统数理统计方法解释孔隙度误差大.根据已有测井、录井和岩心资料,在进行储层特征和四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能够深度挖掘测井参数和孔隙度间非线性关系的支持向量机方法,对该研究区储层孔隙度进行预测.实例证明该方法预测孔隙度和岩心分析孔隙度符合率很高,与线性多元回归相比,能有效提高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解释模型的精度,为储层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参数.
张静王志章赵永军王飞腾
关键词:致密砂岩测井参数孔隙度预测支持向量机
低渗砂岩的变围压应力敏感性实验评价被引量:9
2012年
变围压实验是目前普遍应用的评价储层岩石应力敏感性的方法。尽管有不少人采用变内压实验研究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但是由于变内压实验比变围压实验操作上更困难,因此,目前人们仍然多采用变围压实验来评价储层岩石的渗透率应力敏感性。以变围压应力敏感性实验的理论基础Terzaghi有效应力方程为切入点,从机理上分析发现在低渗砂岩储层中Terzaghi有效应力不能真实反应储层的有效应力,基于Terzaghi有效应力的变围压实验的评价结果并不能代表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不能用该方法评价低渗砂岩储层的应力敏感性。同时给出了修正的基于变围压实验的应力敏感性评价方法,使之能更加客观地评价低渗砂岩储层的应力敏感性。最后以低渗砂岩储层的实验数据为例,采用修正后的方法进行了应力敏感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修正后的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加接近地层条件下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
任和爱赵世旭李成福肖文联
关键词:应力敏感有效应力低渗透
大牛地气田太原组致密砂岩气层评价及开发对策被引量:2
2014年
根据致密砂岩储层岩性控制物性以及物性控制含气性的特点,分析大牛地气田太原组"四性"关系及气层特征;应用无阻流量与声波时差、深侧向电阻率、泥质含量、孔隙度及含气饱和度的交会图法对太原组有效气层进行识别,建立识别气层标准。划分出太原组Ⅰ类、Ⅱ类和Ⅲ类气层,建议优先开发太原组的Ⅰ类区和Ⅱ类区。根据各个产区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Ⅰ类区采取直井单层开采方式,Ⅱ类区采取直井多层合采方式,Ⅲ类区采取水平井单层压裂开采方式。
万旸璐李仲东郭妍肖露王禹
关键词:大牛地气田太原组储层特征
临界携液流量与流速沿井筒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随着大牛地气田的不断开发,气井压力逐渐降低,气井积液越来越严重,准确预测气井的临界携液流量与流速对气井的配产以及积液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除了寻找适合本气田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外,还要考虑最大携液流量在井筒中出现的位置。为此,文中通过建立气井临界携液流量模型与井筒压力、温度分布模型,以流压测试数据为基础,对临界携液流量与流速沿井筒的分布规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当压力梯度小于临界压力梯度时,临界携液流量随井深增加而减小,当压力梯度大于临界压力梯度时,临界携液流量随井深增加而增加;温度梯度为分别为1.5,2.0,2.5,3.0℃/100 m,临界压力梯度分别为0.04,0.05,0.06,0.07 MPa/100 m。
宋玉龙杨雅惠曾川丁磊赵润东袁玥
关键词:气井临界流速压力梯度温度梯度大牛地气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