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049)

作品数:17 被引量:150H指数:7
相关作者:邱海波杨毅董亮刘军黄英姿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急性肺损伤
  • 9篇肺损伤
  • 7篇细胞
  • 5篇综合征
  • 5篇窘迫综合征
  • 5篇呼吸窘迫
  • 5篇呼吸窘迫综合...
  • 3篇炎症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细胞
  • 3篇通气
  • 3篇小鼠
  • 3篇呼吸机
  • 3篇呼吸机相关
  • 3篇呼吸机相关性
  • 3篇急性呼吸
  • 3篇急性呼吸窘迫
  • 3篇急性呼吸窘迫...
  • 3篇干细胞
  • 3篇病理

机构

  • 17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6篇邱海波
  • 11篇杨毅
  • 6篇董亮
  • 5篇刘军
  • 4篇刘玲
  • 4篇黄英姿
  • 4篇贺宏丽
  • 2篇胡淑玲
  • 2篇陈齐红
  • 2篇郭凤梅
  • 2篇于涛
  • 2篇刘松桥
  • 2篇陆晓旻
  • 2篇张朋书
  • 2篇黄东亚
  • 1篇徐静媛
  • 1篇谢剑锋
  • 1篇蔡施霞
  • 1篇陈秋华
  • 1篇莫敏

传媒

  • 5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3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肺损伤小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数量及功能状态的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小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数量及功能状态的变化。方法雄性SPF级C57BL/6小鼠36只,6~8周龄,体重18~22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2组(n=18):对照组(c组)和ALI组。Au组气管内注射脂多糖2mg/kg,以制备ALI模型,C组注入等容量的PBS。于注入LPS或PBS后6、12和24h(T1-T3)时随机取6只小鼠,麻醉后开胸取右心室血样,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DC数量及DC表达CD80、MHCII的水平;随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计算湿重/体重(WW/BW)比,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行肺损伤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IL-6含量。结果ALI组可见肺泡间隔增宽、充血、出血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与C组比较,ALI组各时点肺组织WW/BW比、IL-6含量、肺损伤评分升高,T1时外周血DC数量减少,L时增多,T2、T3时DC表达MHCⅡ水平上调(P〈0.05)。与T1时比较,Au组T2时肺组织IL-6含量升高,T2、T3时外周血DC数量增多,DC表达MHCⅡ水平上调(P〈0.05);与T2时比较,ALI组L时外周血DC数量增多(P〈0.05);2组各时点外周血DC表达CD8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I小鼠外周血DC数量早期减少,随后逐渐增多,功能呈渐成熟状态。
刘军张朋书董亮黄东亚刘玲郭凤梅杨毅邱海波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树突细胞
封闭式和开放式吸痰系统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评价的Meta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评价封闭式吸痰系统(CTSS)和开放式吸痰系统(OTSS)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以计算机和手工检索全面收集国内外关于CTSS和OTSS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1篇,评价后纳入12项研究,共2384例患者,其中CTSS组1205例,OTSS组1179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临床效果:与OTSS比,CTSS能缩短ICU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WMD=-0.73,95%CI-1.07~-0.40,P〈0.0001),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呼吸道微生物定植率、住ICU时间、病死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安全性:与OTSS比,CTSS能显著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RR=0.23,95%C10.07—0.74,P=0.01),并能减轻吸痰操作对心率波动(WMD=-1.97,95%CI-3.03~-0.91,P=0.0003)、平均动脉压波动(WMD=-2.01.95%CI-3.02--1.01。P〈0.0001)、指端血氧饱和度波动(WMD=-1.00,95%CI-1.14~-0.86。P〈0.00001)的影响。结论与OTSS比,CTSS能减轻吸痰操作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干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有助于缩短ICU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但其在预防VAP发生及气道微生物定植、缩短住ICU时间、改善机械通气患者预后方面并无优势。
董亮于涛杨毅邱海波
关键词:META
急性肺损伤的治疗进展被引量:27
2012年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ICU最常见的急危重症,是一种以失控炎症反应为根本发病原因,以肺泡上皮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以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由于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近十年来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推广,ALI的病死率已显著下降,但仍高达30%~40%]。
董亮邱海波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病理生理改变急危重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进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进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进步被引量:16
2011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30%~40%.大量肺泡塌陷导致肺容积减少、顺应性降低和通气/血流失调是ARDS典型的病理生理改变,过度和失衡的炎症反应是导致ARDS的根本原因,肺保护性通气是近十多年来ARDS机械通气策略的重大突破,调控机体炎症反应方面进展困难,新的通气理念、间充质干细胞为ARDS治疗带来希望.
邱海波黄英姿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体炎症反应急性呼吸衰竭病理生理改变机械通气策略肺保护性通气
热湿交换器和加温湿化器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影响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热湿交换器(HME)与加温湿化器(HH)是否可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PubMed、Cochrane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1日至2010年9月1日关于HME与HH对机械通气患者VAP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HME与HH预防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RCT文献,其中HME组1121例,HH组1101例,两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4.2%(159/1121)和15.9%(175/1101),相对危险度(RR){0.88,95%可信区间(95%CI)0.72~1.07,P=0.21,表明与HH相比,HME并不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筛选机械通气时间〉7d的RCT进行亚组分析,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HME组834例,HH组859例,VAP发生率分别为15.2%(127/834)和17.5%(150/859),RR=0.84,95%C10.58~1.23,P=0.37,表明在机械通气时间〉7d的患者中,HME同样不降低VAP的发生率。结论HME并不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即使在机械通气时间超过7d的患者也是如此。由于有关的RCT数量相对较少、质量较低(缺少盲法),需要高质量的大规模RCT进一步证实。
莫敏刘松桥杨毅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多糖包被在ARDS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目前病死率仍在41%以上[1]。肺毛细血管内皮受损在ARD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维护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成为治疗ARDS的关键。内皮细胞表面多糖包被层( EGL )为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覆盖的一层由多种大分子物质相互连接而形成的高度水合的被膜结构。
胡淑玲杨毅邱海波
关键词:ARDS包被多糖内皮受损肺毛细血管大分子物质
急性肺损伤辅助性T细胞1和辅助性T细胞17失衡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时肺组织辅助性T细胞(Th)失衡变化及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C57BL/6小鼠24只(体质量18~22g),由南京军区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脂多糖(LPS)和胶原酶V购自Sigma-Aldrich公司.小鼠白细胞介素(IL)-6、γ-干扰素(IFN-γ)、IL-4和IL-17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依科赛生物有限公司.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试剂盒RNAisoTM Plus、PrimeScriptTM RT reagent试剂盒、SYBR(R) Premix Ex TaqTM和PCR引物购自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刘军黄东亚于涛杨毅邱海波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C57BL/6小鼠失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实验动物中心
干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肺泡上皮细胞(AEC)、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是急性肺损伤(ALI)的主要特点。近年来,随着对于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研究的深入,发现干细胞能再生修复ALI的AEC和内皮细胞,重建损伤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成为ALI治疗的新靶点,并可能是未来治疗ALI患者的关键所在。
贺宏丽邱海波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干细胞
急性肺损伤小鼠树突状细胞I-Ab/I-E表达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Au)小鼠外周血、肺组织和脾组织树突状细胞(pc)I-Ab/I-E的表达。方法24只小鼠分为2组,对照组小鼠气管内注射磷酸盐缓冲液30斗l,6h处死小鼠;ALl组:气管内注射脂多糖,分别于6h、12h、24h处死小鼠,留取2组小鼠外周血、肺组织和脾组织。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进行肺损伤半定量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IL)-6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外周血、肺组织和脾组织单个核细胞悬液中DC表达I-Ab/I-E水平。结果对照组小鼠肺组织、脾组织Dc表达I-Ab/I-E水平高于外周血。ALI组6h、12h、24h肺组织[(824-14)%、(884-6)%、(904-10)%]、脾组织[(88±8)%、(894-4)%、(934-9)%]DC表达I.A。/I—E水平高于外周血[(34±17)%、(51±16)%、(50±17)%];12h、24h外周血DC表达I-Ab/I-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周血;ALI组24h肺组织、脾组织DC表达I-Ab/I-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肺组织、脾组织。Au组各时间点肺损伤半定量评分、肺组织匀浆中IL-6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肺组织Dc表达I-Ab/I-E水平与肺组织匀浆中IL-6含量、肺损伤半定量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ALI小鼠外周血、肺组织和脾组织DC表达I-Ab/I-E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I-Ab/I-E可能在ALI肺炎症损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刘军张朋书董亮刘玲黄英姿杨毅邱海波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树突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急性肺损伤(ALI)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主要病理特点为弥漫陛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由于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死率仍高达40%。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易获得、易培养、免疫耐受及不存在伦理道德问题等特点,常用于临床细胞移植治疗。
陈齐红邱海波杨毅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急性肺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