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5-13-02-03)

作品数:6 被引量:380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椿镛吴建平王溪莉楼海王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江苏省地震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幔
  • 5篇上地幔
  • 3篇地壳
  • 3篇地震
  • 2篇地壳上地幔
  • 2篇地质
  • 2篇各向异性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活动性
  • 1篇地震台
  • 1篇地震台站
  • 1篇地质构造
  • 1篇断层
  • 1篇断层错动
  • 1篇形变
  • 1篇应力场
  • 1篇中地壳
  • 1篇三维速度结构
  • 1篇上地幔各向异...

机构

  • 7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作者

  • 7篇王椿镛
  • 3篇吴建平
  • 2篇明跃红
  • 1篇李清河
  • 1篇王飞
  • 1篇白志明
  • 1篇臧宏
  • 1篇楼海
  • 1篇王溪莉
  • 1篇申重阳

传媒

  • 3篇地震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上地幔各向异性分析中地壳的影响被引量:11
2004年
应用伪谱法研究了地壳各向异性对上地幔各向异性分析的影响 .用几种不同情况下的两层各向异性模型 ,模拟了全波场 ,着重分析了不同深度观测点上的剪切波分裂特征 .结果表明 ,当地壳为各向同性或其各向异性主轴与上地幔重合或相互垂直时 ,在地壳观测到的快、慢剪切波的偏振方向保持了上地幔中的偏振方向 ;重合时 ,快、慢波走时延迟增大 ;垂直时 ,走时延迟减小 .当地壳的各向异性主轴与上地幔成一般夹角时 ,其粒子运动轨迹变得十分复杂 ,不能直观地识别上地幔各向异性中的快波方向 ,对走时延迟也有一定的影响 .将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应用于对模拟结果的反演 ,发现当地壳各向异性与上地幔各向异性方向为一般夹角时 ,反演结果会出现较大的误差或误判 .进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一是综合多种方法的结果 ;二是由拟合残差或相关系数等值线作进一步的确定 .
阮爱国王椿镛李清河臧宏
关键词:上地幔地壳伪谱法数值模拟
云南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被引量:40
2002年
对云南 2 3个数字地震台 1 1次地震的 SKS记录 ,采用理论切向分量与实测切向分量拟合的方法 ,确定了快 S波的偏振方向和快、慢波之间的时间延迟 .结果表明 ,除鹤庆台外 ,在各台都观测到了 S波分裂现象 ;云南地区的快方向总体特征是北北东向 ,时间延迟变化范围为 0 .5~ 2 .0 s.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区断层对分析的影响很大 .分析表明 ,作为青藏高原与华南块体之间的过渡带 ,云南地区的 S波快方向反映了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是该地区地球动力学的基本背景 ,而由于青藏高原隆起造成的康滇菱形块体的南东 -南南东向运动是造成复杂构造、应力环境的重要因素 .快方向与上地幔运动的方向存在差异 ,说明在云南地区低速层或者软流层的运动与地壳块体的运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作用 ,构造驱动力如同向北东方向张开的手掌 .从时间延迟出发 ,推断各向异性层的厚度为 6 0~ 2 2 5 km.其变化范围与低速层埋深的变化范围 (1 0 4~ 2 6 0 km)相当 ,认为各向异性层顶面可能在地壳底部 ,也可能在低速层 ,且在不同地点是不相同的 ,这与云南及周边地区莫霍面变化剧烈有因果关系 .
阮爱国王椿镛
关键词:上地幔各向异性地质构造
云南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及构造应力场研究
<正>云南地区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南段,地震活动频繁,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有史料记载以来云南地区已发生近百次6.0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云南地区作为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重要边界,一直是青藏高原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地...
吴建平明跃红王椿镛
文献传递
上地幔各向异性的反演方法被引量:7
2002年
详细推导了弱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波速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用Pn震相研究上地幔各向异性的几种具体算法 ;推导了用SKS震相和ScS震相反演上地幔各向异性的方法。
阮爱国王椿镛
关键词:各向异性上地幔反演
云南数字地震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研究被引量:119
2001年
通过对云南数字地震台站的宽频带远震接收函数反演 ,获得了云南地区数字地震台站下方 0— 1 0 0km深度范围的S波速度结构 .结果表明 ,云南地区地壳厚度变化剧烈 ,中甸、丽江等西北部地区 ,地壳厚度达 62km左右 ,景洪、思茅和沧源等南部地区 ,地壳厚度仅为32— 34km .厚地壳从西北部向东南方向伸展 ,厚度和范围逐渐减小 ,至通海一带地壳厚度减为 42km ,其形态和范围与小江断裂和元江断裂围成的川滇菱形块体相一致 .地壳厚度较小的东、南部地区Moho面速度界面明显 ;在地壳厚度较大或变化剧烈的地区 ,Moho面大多表现为S波速度的高梯度带 .云南地区S波速度结构具有很强的横向不均匀性 .1 0km深度以上 ,北部地区S波速度明显低于南部地区 ,在 1 0— 2 0km深度范围内 ,北部地区的S波速度比南部地区高 .地壳内部S波速度界面的连续性较差 ,低速层的深度和范围不一 ,近一半的台站下方不存在明显的低速层 .受南部地区上地幔的影响 ,40— 50km深度范围内 ,S波速度南部高、北部低 ,高速区随深度增加逐渐向北推移 ,低速异常区形态与川滇菱形块体的形态趋向一致 .70— 80km深度的上地幔速度分布与云南地区大震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吴建平明跃红王椿镛
关键词:接收函数S波速度结构地壳上地幔数字地震台站
不同产状断层错动的地表重力变化和形变被引量:9
1999年
根据点源位错引起的地表重力变化和形变的理论公式 ,应用数值算法求得半无限空间任意产状断层位错在地表的重力变化和形变 .计算结果表明 ,产状和位错方式是决定断层的地表重力和形变效应的基本因素 .铲式断层活动的地表重力和形变效应与矩形断层相比有显著差异。断层位错引起的重力变化、垂直形变、视垂直形变的图象特征相似 .根据重力变化和形变的特殊图象特征 ,有可能从观测资料中提取断层活动引起的重力变化和形变信息 ,判识和估计发震断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 .
白志明王椿镛申重阳
关键词:形变地震地质
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研究被引量:254
2002年
根据云南和四川地震台网 1 74个台站记录的 4 62 5个区域地震初至 P波和 S波走时资料 ,并结合其它深部地球物理资料 ,确定了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 .在上地壳速度异常分布中 ,四川盆地为正异常 ,川西高原为负异常 ,龙门山断裂带为正、负异常的边界 .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以及红河断裂等 ,在下地壳和上地幔的速度异常中仍显示出构造分界特征 ,说明它们可能穿透了莫霍界面 .腾冲火山区和攀西构造带在 50 km深度上呈现负速度异常 ,与上地幔温度和物质组成的差异相联系 .川滇地区地壳结构的总体特征是 :地壳和上地幔的低平均速度 ,地壳厚度变化剧烈 ,地壳和 (或 )上地幔存在高导层、高热流值 .这些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构造背景有关 .川滇菱形块体在地壳内总体上为正常或正异常速度 ,而其边界的深大走滑断裂存在负速度异常 ,它有助于地壳块体沿断裂的侧向挤出 .在主要的地震带上 ,中下地壳的负速度异常与地震活动性相关 .多数强烈地震发生在具有正速度异常或正常速度分布的上中地壳深度上 。
王椿镛W.D.Mooney王溪莉吴建平楼海王飞
关键词:区域地震三维速度结构网格方法地震活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