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0804005)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唐荻江海涛赵松山赵才程知松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Q&P钢
  • 1篇遗传性
  • 1篇韧性
  • 1篇韧性断裂
  • 1篇塑性
  • 1篇塑性变形
  • 1篇塑性变形机制
  • 1篇碳分配
  • 1篇退火
  • 1篇热力学
  • 1篇热轧
  • 1篇组织-性能
  • 1篇力学性能
  • 1篇连续退火
  • 1篇马氏体
  • 1篇奥氏体
  • 1篇TRIP钢
  • 1篇淬火
  • 1篇力学性

机构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太原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江海涛
  • 3篇唐荻
  • 2篇程知松
  • 2篇赵才
  • 2篇赵松山
  • 2篇蔡庆伍
  • 1篇余伟
  • 1篇张梅
  • 1篇武会宾
  • 1篇熊自柳
  • 1篇王立军
  • 1篇李强

传媒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工程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强度TRIP钢热轧组织的遗传性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了不同热轧工艺对TRIP钢热轧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热轧组织与力学性能对退火后组织与力学性能的遗传性。结果表明:卷取温度对热轧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大,不同的卷取温度得到了两种不同的热轧组织,①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组织,②铁素体+贝氏体+奥氏体组织;第一种热轧组织经过冷轧和退火后晶粒大大的细化,力学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奥氏体含量和含碳量都大幅提升,无组织遗传性。第二种热轧组织退火后组织类型不变,晶粒度变化不大,奥氏体含量和含碳量小幅上升,表现为很强的组织遗传性与力学性能遗传性。
熊自柳蔡庆伍江海涛唐荻张梅李强
关键词:热轧遗传性连续退火
钢的碳分配热处理工艺与热力学研究现状
2010年
综述了淬火-碳分配(Q-P)及淬火-碳分配-回火(Q-P-T)工艺;介绍了在线热处理(HOP)碳分配工艺在抗大变形管线钢生产中的应用;阐述了碳分配的限制条件碳准平衡态热力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与正平衡态热力学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现有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对碳分配工艺与机理研究的新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立军蔡庆伍余伟武会宾
关键词:碳分配淬火奥氏体马氏体
Q&P钢塑性变形机制及组织-性能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研究淬火和碳再分配(Q&P)热处理工艺对低碳硅-锰系Q&P钢的显微组织及精细结构的影响,并和常规工艺实验进行对比。通过SEM,TEM分析,经Q&P工艺热处理后的钢板可获得板条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两相组织,残余奥氏体呈膜状。利用XRD技术并结合软件编程的手段对残余奥氏体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MTS万能拉伸机测定了其力学性能并进行了断口观察,拉伸试样纤维区为比较典型的韧窝状形貌,体现出良好的韧性断裂特征。结果表明:Q&P工艺处理后的钢板具有高的抗拉强度(1000MPa以上)和良好的塑性,残余奥氏体在组织中起到了相变诱发塑性的作用。
赵才江海涛唐荻赵松山程知松
关键词:Q&P钢力学性能韧性断裂
Q&P钢韧性断裂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扫描电镜(SEM)原位拉伸观察了Q&P钢退火组织断裂过程中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对其微观断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载初期,裂纹在与最大主应力平面成45°的位置萌生;加载中期,新的裂纹在主裂纹前方某处萌生,裂纹连接时伴随塑性变形;加载末期,裂纹失稳扩张,试样断裂。断口表面伴有韧窝的出现,呈延性断裂特征。
赵才江海涛唐荻赵松山程知松
关键词:Q&P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