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849)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赵军邢汉前赵鸿张彬高登莲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解放军第三○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红素
  • 2篇胆红素血症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酶
  • 2篇血浆
  • 2篇血浆置换
  • 2篇血浆置换治疗
  • 2篇细胞
  • 2篇红素
  • 2篇肝细胞
  • 2篇高胆红素
  • 2篇高胆红素血症
  • 1篇单纯血浆置换
  • 1篇单纯血浆置换...
  • 1篇胆红素吸附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端粒和端粒酶
  • 1篇端粒酶反转录...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三○...

作者

  • 4篇赵军
  • 3篇邢汉前
  • 2篇钟志芳
  • 2篇貌盼勇
  • 2篇刘俊微
  • 2篇赵擎
  • 2篇辛绍杰
  • 2篇颜丽
  • 2篇赵鸿
  • 2篇高登莲
  • 2篇张彬
  • 1篇胡燕
  • 1篇迟淑萍
  • 1篇孙颖
  • 1篇孙杰
  • 1篇游绍莉
  • 1篇王慧芬
  • 1篇侯俊
  • 1篇刘素霞
  • 1篇王开利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外源hTERT基因对人肝细胞增殖及CYP450 19A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外源hTERT基因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增殖及细胞色素P450 19A1(CYP450 19A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携带有hTERT片段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hTERT转染至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观察hTERT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YP450 19A1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将带有hTERT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hTERT转染至人肝细胞,转染后的肝细胞组较未转染组增殖明显,转染前后肝细胞在55kU处均可见有CYP450 19A1蛋白表达。结论外源hTERT基因可促进肝细胞增殖;转染组与未转染组肝细胞均可表达CYP450 19A1。
王开利迟淑萍孙杰邢汉前刘俊威赵鸿赵军
关键词:基因肝细胞增殖
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并发症防治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分析胆红素吸附(BA)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肝功能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出防治措施。方法采用BA联合PE治疗肝功能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1例(共66例次),其中男性41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7.89岁。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并发症发生类型和比例,制定防治方案。结果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11/66),其中血浆过敏反应最多见,占10.61%(7/66),其次是循环管路压力异常增高,占4.55%(3/66),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一过性低血压1例次,占1.52%(1/66),无畏寒、发热、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BA联合PE治疗肝功能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是安全有效的新型人工肝治疗方法,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是可以防治。
邢汉前高登莲赵鸿张彬刘俊微刘素霞钟志芳颜丽赵军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肝功能衰竭并发症胆红素吸附血浆置换人工肝
构建永生化人肝细胞系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真核表达质粒
2006年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真核表达质粒,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稳定转染细胞提供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3在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毒研究室完成。①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②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质粒VR1012-GFP-hTERT和pEGFP-C1-hTERT,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双酶切、聚合酶链反应和序列测定。③转染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电泳显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在3.5kb处有特异性目的条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在750bp处显示特异性目的条带。②质粒VR1012-GFP-hTERT和pEGFP-C1-hTERT的构建和鉴定结果:双酶切、聚合酶链反应鉴定和测序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符。③转染HepG2细胞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结论:①初步验证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VR1012-GFP-hTERT和pEGFP-C1-hTERT的正确性。两种质粒可使转染细胞同时表达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对转染效率和结果进行及时、快捷的观察。②重组真核表达质粒VR1012-GFP-hTERT和pEGFP-C1-hTERT的构建成功,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转染细胞提供简洁、快速、实时的检测方法,并为建立永生化人肝细胞系奠定基础。
赵擎孙颖胡燕侯俊游绍莉赵军辛绍杰貌盼勇
关键词:发光蛋白质类质粒
端粒和端粒酶与肝细胞的永生化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蛋白-DNA复合体,保护染色体完整性和稳定性。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核蛋白反转录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DNA序列,添加到染色体末端。端粒酶介导的端粒延长作为细胞中端粒缩短的主要补偿机制,对正常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延长分裂代数起着重要作用。分化良好并具有肝脏正常合成代谢功能的永生化肝细胞在生物医学研究,尤其是肝细胞移植、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以及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5-12有关端粒、端粒酶和肝细胞永生化的文章,检索词“telomere,telomerase,hepatocyte,immortaliza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4-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端粒、端粒酶、永生化、肝细胞”,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有关端粒和端粒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文献。②有关端粒、端粒酶与肝细胞永生化相关性的文献。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2篇有关端粒、端粒酶与肝细胞永生化相关性的文献,查找全文,从中选取14篇作为主要参考文献。资料综合:将所选文献资料按照以下顺序归纳总结:①端粒的结构和功能:端粒是指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富含G的DNA重复序列与端粒结合蛋白所构成的一种蛋白-DNA复合体,它既可保护染色体不受核酸酶的破坏,又避免了因DNA粘性末端的裸露而发生的染色体融合。②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端粒酶是一种RNA依赖的DNA聚合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DNA序列,添加到染色体末端,以补偿细胞分裂时端粒DNA缩短,使细胞克服危机期,成为永生化细胞。③端粒、端粒酶在肝细胞永生化:将端粒酶基因转染
赵擎辛绍杰貌盼勇
关键词:端粒肝细胞
持续缓慢选择性与单纯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持续缓慢选择性血浆置换(CPPE)和单纯血浆置换(SPE)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71例(139例次)接受CPPE的患者(CPPE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48h时血清清蛋白(ALB)、球蛋白(GLO)、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情况,并与36例(79例次)接受SPE的患者(SPE组)做比较。结果①同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48h时血PTA值均明显升高(P均<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同治疗前比较,CPPE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48h时血清ALB、GL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PE组则明显减少(P均<0.01);③同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结束时TBIL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治疗结束时比,CPPE组治疗结束48h时血TBIL上升幅度为22.91%±12.50%,而SPE组为39.30%±2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PPE组患者临床治愈好转率为59.16%(42/71),高于SPE组的38.89%(1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3,P<0.05)。结论CPPE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时,可减少新鲜冰冻血浆的用量,减少血清ALB、GLO、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等有益物质的丢失,延缓治疗后血清TBIL反弹的幅度和速度,提高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临床治愈好转率。因此,CPPE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邢汉前刘俊微钟志芳颜丽张彬赵军王慧芬高登莲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