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433)

作品数:10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崔冠宇田伟刘波何达孙宇庆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庆应义塾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椎间盘
  • 4篇胸椎
  • 4篇突出症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入路
  • 3篇切除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脊柱
  • 3篇脊柱侧
  • 3篇脊柱侧凸
  • 3篇侧凸
  • 2篇胸椎间盘突出
  • 2篇胸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
  • 2篇融合术
  • 2篇术后
  • 2篇特发性脊柱
  • 2篇特发性脊柱侧...

机构

  • 10篇北京积水潭医...
  • 3篇北京市创伤骨...
  • 1篇庆应义塾大学

作者

  • 10篇田伟
  • 10篇崔冠宇
  • 8篇何达
  • 8篇刘波
  • 7篇孙宇庆
  • 4篇韦祎
  • 4篇行勇刚
  • 3篇袁强
  • 3篇赵经纬
  • 2篇程晓光
  • 2篇吴成爱
  • 2篇王莹
  • 1篇王永庆
  • 1篇刘亚军
  • 1篇松本守雄
  • 1篇黎广平
  • 1篇舒雄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骨科临床与研...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治疗伴有高髂嵴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3
2021年
背景: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应用于高髂嵴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由于髂嵴的阻挡增加了手术难度和不确定性。目的:总结分析侧方入路和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治疗伴有高髂嵴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和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A组31例为侧方入路的伴有高髂嵴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B组33例为后方椎板间入路的伴有高髂嵴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组35例为侧方入路的非高髂嵴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各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2年的目测类比评分评价患者下肢痛程度,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腰椎功能;术后2年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①A组和C组的手术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P﹤0.05),但A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A组和C组的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多于B组(P﹤0.05);A组的透视次数多于C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各组内术后各时间点下肢痛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3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按照MacNab标准术后2年随访时,A、B、C组的优良率均为97%;⑤提示伴有高髂嵴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用侧方入路较后方入路手术时间长,透视次数多;伴有高髂嵴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用侧方入路较非高髂嵴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时间长,透视次数多,但无统计学差异;伴有高髂嵴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用后方入路有一定优势,同时要综合考虑椎间盘突出的位置。
崔冠宇舒雄刘亚军孙宇庆何达刘波田伟
关键词:微创侧方入路
机器人引导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 比较机器人引导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传统开放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手术的41例Ⅰ、Ⅱ度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机器人微创组16例,开放手术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射线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自主翻身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前后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并发症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滑脱节段和滑脱程度、术前VAS和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开放手术组相比,机器人微创组的手术时间[(151.3±12.3)min比(102.2±7.1)min]和术中射线暴露时间[(26.1±3.3)s比(5.5±2.1)s]均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5、15.168,P值均〈0.01);机器人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187.5±18.4)ml比(332.1±23.5)ml]和术后引流量[(103.1±15.6)ml比(261.3±19.8)ml]均较少,住院时间[(7.8±1.9)d比(10.0±1.6)d]、疼痛缓解时间[(2.8±1.0)d比(5.2±1.1)d]、自主翻身时间[(1.3±0.5)d比(2.2±0.8)d]、自主下床活动时间[(1.7±0.9)d比(2.9±1.3)d]均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87~13.153,P值均〈0.01).与术前相比,机器人微创组和开放手术组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机器人微创组:(11.8±2.8)mm比(7.5±1.9)mm;开放手术组:(12.7±2.5)mm比(7.9±2.0)mm]、腰椎前凸角[机器人微创组:(48.7±9.2)°比(39.6±7.9)°;开放手术组:(50.1±10.8)°比(41.4±8.8)°]、滑脱节段前凸角[机器人微创组:(18.7±5.6)°比(10.9±3.8)°;开放手术组:(17.6±6.1)°比(8.7±3.2)°]均增大(t=4.128~16.738,P值均〈0.0
崔冠宇田伟何达行勇刚刘波袁强王永庆孙宇庆
关键词:脊椎滑脱机器人椎间融合术
成人胸椎安全置入椎弓根钉相关的解剖形态特点及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分析安全置入胸椎椎弓根钉相关的椎弓根解剖形态特点,研究在探设成人胸椎椎弓根钉通道过程中需要重点探查的区域。方法 使用CT三维重建图像对60位正常发育的成人胸椎椎体和15例胸椎椎弓根钉穿出椎弓根内侧壁的胸椎手术患者进行测量。测量参数包括:临界距离,安全距离,椎弓根钉通道长度,椎弓根宽度,椎弓根横向角,穿出距离。危险区域定义为安全距离和临界距离之差。结果 成人不同节段胸椎的临界距离为8.69~10.53 mm,安全距离为14.53~16.16 mm,危险区域为5.10~6.41 mm。临界距离、安全距离与危险区域相对恒定。椎弓根钉通道长度为31.21~45.01 mm,椎弓根宽度为4.03~8.29 mm。椎弓根横向角从T1的27.68°逐渐减少到T12的7.82°。15枚穿出椎板腹侧皮质或者椎弓根内侧皮质的椎弓根钉的穿出距离为(12.68±1.12)mm,所有的穿出距离均介于临界距离和安全距离之间。结论正确认识成人胸椎的临界距离、安全距离和危险区域有助于安全置入胸椎椎弓根钉。
崔冠宇田伟刘波何达赵经纬孙宇庆程晓光
关键词:胸椎成人椎弓根钉CT三维重建
胸椎安全置入椎弓根螺钉的解剖特点:正常发育与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比较被引量:9
2015年
背景:胸椎椎弓根是胸椎手术中最主要的内固定方式,但是缺少椎弓根螺钉置入通道的相关形态的参数测量,缺少正常发育青少年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比较的相关报道。目的:比较在正常发育青少年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胸椎安全置入椎弓根螺钉相关的椎弓根形态特点。方法:使用三维重建CT图像对35例正常发育青少年和35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胸椎椎弓根进行测量。测量的参数包括:1临界距离:从椎弓根螺钉入点到椎板腹侧骨皮质的最短距离。2安全距离:从入点到椎管的切线距离(和椎弓根内侧皮质相切)。3椎弓根螺钉长度。4椎弓根宽度。5椎弓根横向角。危险区域定义为安全距离和临界距离之差。结果与结论:正常发育组临界距离为(9.2±1.0)mm,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组为(9.4±1.2)mm。正常发育组安全距离为(14.7±0.8)mm,显著小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组的(15.4±1.4)mm(P<0.001)。正常发育组危险区域为(5.4±0.7)mm,显著小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组的(6.0±1.0)mm(P<0.001)。正常发育组椎弓根螺钉长度为(36.6±4.1)mm,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组椎弓根螺钉长度为(37.1±5.3)mm。正常发育组椎弓根螺钉宽度为(5.8±1.2)mm,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组椎弓根宽度为(5.7±1.7)mm。两组临界距离、椎弓根螺钉长度和椎弓根宽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82,0.135,0.293)。两组的椎弓根横向角均从T1到T12逐渐减少。提示正常发育青少年和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置入椎弓根螺钉的胸椎椎弓根形态相关参数有差别,尤其在胸弯顶点附近区域。
崔冠宇田伟刘波何达孙宇庆赵经纬程晓光
关键词:青少年脊柱侧凸胸椎特发性脊柱侧凸椎弓根椎弓根螺钉脊柱
三维导航引导下后外侧入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三维导航引导下后外侧入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例,均接受术中即时三维导航引导下后外侧入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个月评价临床疗效,计算优良率和总有效率;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Frankel分级情况;术后12个月行CT检查,观察椎间骨性融合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9例患者手术时间(137.6±31.8)min,术中出血量(337.5±63.3)mL;疗效评价为优12例、良6例、改善1例、差0例,优良率为94.7%(18/19)、总有效率为100%(19/19)。患者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且术后12个月ODI评分变化更明显(P均<0.05)。1例Frankel B级患者改善到C级;4例C级患者中1例改善到D级,3例改善到E级;12例D级患者10例改善到E级,2例Frankel分级无改善。患者术后12个月CT检查显示均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均未发生硬膜损伤、脑脊液漏、感染、脊髓损伤症状加重、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三维导航引导下后外侧入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崔冠宇行勇刚袁强韦祎孙宇庆何达刘波田伟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胸椎椎间盘切除术后外侧入路
粘连性与非粘连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病理学特点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粘连性与非粘连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的病理学特点。方法选择48例初次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发现硬膜或神经根与椎间盘组织粘连21例(粘连组)、无粘连27例(非粘连组)。取两组手术切除的突出腰椎间盘组织制作石蜡标本,HE染色观察血管生成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分布,免疫组化法检测Ig M、Ig G阳性率。结果 HE染色显示:粘连组及非粘连组分别有17例(81.0%)、8例(29.6%)椎间盘组织发现新生血管(P<0.01)。粘连组椎间盘组织镜下观察到的血管以新生血管为主,新生血管附近可见聚集的炎症细胞;非粘连组椎间盘组织镜下观察到的血管明显减少,相对发育成熟,血管附近炎症细胞极少。Masson染色显示:粘连组椎间盘组织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致密,胶原纤维束间出现裂隙;非粘连组椎间盘组织胶原纤维排列相对整齐、疏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粘连组和非粘连组椎间盘组织Ig M阳性分别为19例(90.5%)、14例(51.9%),Ig G阳性分别为17例(81.0%)、11例(40.7%),两组比较P均<0.01。结论粘连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新生血管形成、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及Ig M、Ig G沉积均较非粘连性者更明显。
黎广平崔冠宇吴佳源韦祎王莹吴成爱田伟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硬膜组织病理学
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下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胸腰椎侧后凸畸形的疗效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下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2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下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的13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5~39.0岁,平均19.1岁;其中胸椎半椎体6例,腰椎7例。通过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站立位X线评价冠状面和矢状面的矫正效果。结果随访2.5~8.0年,平均4.3年。节段性侧凸角由术前的49.1°矫正至术后2周时的13.4°,平均矫正率为73.8%,末次随访时为15.6°。总侧凸角由术前的51.7°矫正至术后2周时的15.2°,平均矫正率为71.6%,末次随访时为15.5°。后凸角由术前的37.2°矫正至术后2周时的9.8°,平均矫正率为75.1%,末次随访时为11.0°。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神经、血管损伤及内固定失效等相关并发症。本研究共使用了96枚椎弓根螺钉,未发现椎弓根螺钉穿破椎弓根内侧壁或外侧壁病例。结论三维实时导航系统引导下的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可以安全、精确地切除半椎体,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有效矫正脊柱畸形,临床效果显著。
崔冠宇行勇刚袁强韦祎孙宇庆何达刘波田伟
关键词:脊柱侧凸脊柱后凸
椎间盘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2014年
椎间盘退变是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DD)的病理基础。组织工程技术着眼于利用生物学技术修复或者重建椎间盘生理结构及生物学功能,有望为DDD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种子细胞、细胞支架、细胞因子是椎间盘组织工程技术的三架马车,细胞支架为细胞生长、增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三维立体培养、可注射性细胞培养支架等为椎间盘组织工程技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就椎间盘细胞培养的支架材料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赵经纬崔冠宇王莹吴成爱何达田伟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主动脉位置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手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2年主动脉相对于脊柱的空间位置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手术的22例右胸主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通过三维重建CT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2年主动脉位置和顶椎旋转畸形情况,测量参数包括主动脉-椎体距离、主动脉-椎体角、主动脉-椎管距离、左侧椎弓根螺钉长度和顶椎旋转角。通过X线片测量胸主弯的Cobb角和胸椎后凸角。结果:术前主胸弯Cobb角为57.5°±9.8°,术后1周矫正至13.6°±6.5°,术后2年时为16.2°±6.8°;主胸弯Cobb角矫正率术后1周时为77.5%,术后2年时为73.3%。术前顶椎轴面旋转角为29.4°±9.3°,术后1周矫正至14.6°±6.9°,术后2年时为17.4°±6.8°;顶椎旋转畸形的矫正率术后1周时为49.5%,术后2年时为39.7%。主动脉-椎体距离在T6~T11节段术前显著大于术后1周(P<0.05);在T7~T9节段术后2年显著大于术后1周(P<0.05)。主动脉-椎体角在T5~T11节段术前显著大于术后1周(P<0.05);在T7~T10节段术后2年显著大于术后1周(P<0.05)。主动脉-椎管距离在T7~T11节段术前显著小于术后1周(P<0.05);在T6~T10节段术后2年显著小于术后1周(P<0.05)。结论:右胸主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术后主动脉相对于脊柱的位置较术前向前内侧移位,术后2年较术后向后外侧移位。在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中应该避免椎弓根螺钉穿出椎体前皮质或者椎弓根外侧皮质而导致主动脉损伤。
崔冠宇田伟刘波松本守雄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主动脉椎弓根螺钉
后外侧入路胸椎间盘切除术
2019年
一、手术历史及发展后外侧入路胸椎间盘切除术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经典术式。最早采用椎板切除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椎板切除术于20世纪30年代被提出,其手术方法简单,主要通过去除病变节段椎板为脊髓留出后方漂移空间,从而减轻脊髓受压迫的程度。但该术式并未去除脊髓压迫的直接原因,由于脊髓被两侧的韧带固定,向后方漂移的范围小,术后效果往往不理想。之后有学者对该术式进行了改良,试图在切除椎板后向一侧牵拉脊髓和神经根,从后方暴露突出椎间盘,再将其切除。但这一改良的术式在术中必须通过牵拉脊髓才能切除椎间盘,而突出的椎间盘会导致病变节段椎管更加狭窄,这样的牵拉暴露常会导致脊髓受压症状加重。Arce和Dohrmann[1]回顾分析了行后路椎板切除术治疗的135例胸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发现58%的患者症状得到改善,10%的患者症状未改变,28%的患者症状加重。因此,后路椎板切除术被认为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出现病变切除不彻底、术后效果欠佳等可能性较大,临床上很少将其作为主要的胸椎间盘切除术式。但是该术式启发了人们积极探索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术式,达到在尽可能避免影响脊髓的情况下摘除突出的胸椎间盘的目的。
崔冠宇何达行勇刚韦祎孙宇庆刘波田伟
关键词:胸椎间盘突出症后外侧入路椎板切除术脊髓压迫术后效果新术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