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2004A20102002)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何业华韩景忠谢志亮余小玲彭兵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亚热带
  • 3篇胚龄
  • 3篇南亚热带
  • 2篇幼胚
  • 2篇幼胚离体培养
  • 2篇离体培养
  • 2篇李新品种
  • 2篇黄皮
  • 1篇低海拔
  • 1篇低海拔地区
  • 1篇多糖
  • 1篇需冷量
  • 1篇英文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三华李
  • 1篇生长发育
  • 1篇实生
  • 1篇实生苗
  • 1篇胚培

机构

  • 8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温州科技职业...

作者

  • 8篇何业华
  • 7篇韩景忠
  • 6篇谢志亮
  • 6篇余小玲
  • 4篇彭兵
  • 3篇叶自行
  • 3篇林顺权
  • 3篇欧阳若
  • 3篇刘成明
  • 2篇高爱平
  • 2篇胡桂兵
  • 2篇罗吉
  • 2篇胡中沂
  • 2篇王瑞霞
  • 1篇卢敏
  • 1篇王泽槐
  • 1篇余小铃
  • 1篇方少秋

传媒

  • 2篇果树学报
  • 2篇中国南方果树
  • 2篇园艺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Agricu...

年份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5个黄皮品种实生苗倍性鉴定被引量:3
2007年
酸解去壁及低渗处理后,对根尖细胞进行压片,对从城黄皮、岐山屈督黄皮、甜黄皮、鸡心黄皮和郁南无核黄皮等5个品种的实生苗进行倍性鉴定,结果显示,它们均为二倍体,2n=2x=18,未发现随体、多倍和混倍现象。
何业华王瑞霞罗吉欧阳若叶自行林顺权高爱平谭耀文
关键词:黄皮染色体倍性鉴定
黄皮胚培养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对黄皮[Clausenalansium(Lour.)Skeels.]3个品种(郁南无核黄皮、鸡心黄皮和甜黄皮)开花后10~60d的幼胚进行了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在WPM+CH0.50g/L+PVP1g/L(或AC0.3%)+AgNO310mg/L+GA30.25mg/L+BA1.5mg/L+NAA0.5mg/L上,花后10~23d的幼胚只形成愈伤组织,但以花后20d的幼胚愈伤组织形成率最高、褐化率低、生长较旺盛;花后30d的幼胚有11%~26%已能发育成苗,此后幼胚的成苗率随胚龄增加而升高,花后60d幼胚的成苗率在50%~73%。鸡心黄皮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其次是甜黄皮,无核黄皮最低;无核黄皮愈伤组织褐化率最高,其次是鸡心黄皮,而甜黄皮的最低。在适宜的培养基(WPM+CH0.50g/L+AC0.3%+AgNO310mg/L+GA30.25mg/L+BA1.5mg/L+NAA或IBA1mg/L)上,黄皮愈伤组织能正常继代和增殖,生长调节剂是促进增殖的主要因素,但褐化、生长缓慢、很难分化仍是黄皮组织培养的主要难题。
王瑞霞何业华罗吉余小玲韩景忠高爱平
关键词:黄皮胚培养愈伤组织胚龄
早食李幼胚离体培养的研究(英文)
2010年
[目的]探讨早食李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因素。[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早食李胚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胚龄、不同培养基、GA3浓度对离体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花后26~41d的幼胚细小、胚乳尚存,经连续3代培养仍未发生任何变化;从花后48d开始胚乳已经消失,幼胚不断发育并逐渐充满整个种腔,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上后其成活率高达77%以上,培养初代即可启动;4.5%的花后65d幼胚已能培养成苗,此后成苗率随着胚龄增加而升高,至果实成熟时成苗率可达26.00%,并在培养初代可产生愈伤组织;花后65~83d的幼胚则需经2~3代以上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胚(花后88d)在WPM培养基的成苗率比MS培养基上高1倍左右;在同一基本培养基上,添加BA、KT或2,4-D后,成苗过程受到抑制。用1000mg/LGA3处理种子24h后能显著提高胚的成苗率。[结论]为建立早食李胚胎抢救技术及杂交育种奠定实验基础。
余小玲何业华韩景忠谢志亮彭兵
关键词:幼胚离体培养胚龄
南亚热带李新品种‘白脆鸡麻李’被引量:6
2009年
‘白脆鸡麻李’是从‘三华李’(Prunussalicina‘Sanhuali’)中选育出来的优良李新品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52.7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5%~11.5%,果大而均匀,皮无残留涩味,肉质淡红脆嫩,酸甜可口,是‘三华李’中稀有的白肉品种,适合于南亚热带山区栽培。果实在广东地区6月下旬至7月初成熟。
何业华谢志亮刘成明林顺权胡桂兵欧阳若叶自行余小玲韩景忠徐永炉何海波何永胜
关键词:南亚热带
3个三华李品种在南亚热带低海拔地区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对栽植在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农业大学果园(北纬23°09.6′,东经113°21.3′,海拔30m)的早食李、大蜜李和从化三华李等3个三华李品种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连续3年的测定,研究了李在南亚热带低海拔地区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大蜜李和从化三华李生长发育紊乱,而极早熟的早食李生长发育正常。早食李的物候期比原产地提早3~5天;每年抽生2~3次新梢;果实发育期约70天,有2个生长较快时期,成熟期可分青熟、黄熟、红熟和过熟等4个阶段,是一个设施栽培和南亚热带低海拔地区有栽培前景的品种。
韩景忠何业华余小铃胡中沂谢志亮彭兵王泽槐
关键词:需冷量南亚热带生长发育
南亚热带李新品种‘华蜜大蜜李’被引量:8
2009年
‘华蜜大蜜李’是从‘三华李’中选育出来的优良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51.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1%,酸甜味浓,肉质软溶,丰产稳产,是‘三华李’中的大果品种,适合于南亚热带山区栽培。在广东6月中下旬果实红熟。
何业华韩景忠刘成明林顺权胡桂兵欧阳若叶自行余小玲谢志亮徐永炉何海波张利添
关键词:南亚热带
几种三华李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以CTAB法、改良CTAB法、SDS法、改良SDS法、改良陈大明法、高盐低pH值法、SDSCTAB法和氯化苄法等8种目前常用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为基础,通过采用异丙醇和无水乙醇进行2次常温短暂沉淀、提高离心力等多种去杂质措施进行适当改进,对它们用于三华李基因组DNA提取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8种方法中以CTAB法最优,改良CTAB法其次,高盐低pH值法稍逊,其他5种方法则不适合于三华李基因组DNA的提取;CTAB法不仅适合于早食李不同季节(4月、8月和12月)和不同成熟度叶(未展开嫩叶、展开嫩叶、成熟叶和老叶)基因组DNA的提取,也适合于华蜜大蜜李、白脆鸡麻李、大鸡麻李、中蜜李、小蜜李、串珠李、从化三华李、红线李、香蕉李、中熟李和软枝三华李等11个三华李品种嫩叶基因组DNA提取。
谢志亮何业华彭兵刘成明胡中沂余小玲方少秋韩景忠卢敏
关键词:三华李DNA提取方法多糖
早食李幼胚离体培养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早食李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因素。[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早食李胚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胚龄、不同培养基、GA3浓度对离体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花后26~41d的幼胚细小、胚乳尚存,经连续3代培养仍未发生任何变化;从花后48d开始胚乳已经消失,幼胚不断发育并逐渐充满整个种腔,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上后其成活率高达77%以上,培养初代即可启动;4.5%的花后65d幼胚已能培养成苗,此后成苗率随着胚龄增加而升高,至果实成熟时成苗率可达26.00%,并在培养初代可产生愈伤组织;花后65~83d的幼胚则需经2~3代以上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胚(花后88d)在WPM培养基的成苗率比MS培养基上高1倍左右;在同一基本培养基上,添加BA、KT或2,4-D后,成苗过程受到抑制。用1000mg/LGA3处理种子24h后能显著提高胚的成苗率。[结论]为建立早食李胚胎抢救技术及杂交育种奠定实验基础。
余小玲何业华韩景忠谢志亮彭兵
关键词:幼胚离体培养胚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