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RK010)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4
相关作者:梁宏孙鹃娟卢璐陆淑珍熊美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广东南华工商职业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国劳动力
  • 3篇劳动力
  • 2篇延迟退休
  • 2篇养老
  • 2篇退休
  • 2篇年龄
  • 1篇第六次人口普...
  • 1篇队列分析
  • 1篇养老金
  • 1篇养老金支付
  • 1篇养老模式
  • 1篇支付
  • 1篇中国老年人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普查
  • 1篇社会养老
  • 1篇年龄结构
  • 1篇自我养老
  • 1篇未来人口
  • 1篇就业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广东南华工商...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4篇梁宏
  • 1篇粱宏
  • 1篇陆淑珍
  • 1篇孙鹃娟
  • 1篇熊美娟
  • 1篇卢璐

传媒

  • 4篇南方人口
  • 1篇人口学刊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人口与发展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年龄分层视角下的中国劳动力被引量:9
2013年
在全社会关于"延迟退休"的热议之下,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分析了不同年龄层劳动力的特征,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龄劳动力素质低、收入低,全职就业及劳动合同签订比例皆低,同时,他们更看重工作的谋生价值。基于不同年龄层劳动力状态的对比,本文为提高领取养老金年龄、延迟退休年龄的渐进实现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梁宏
关键词:劳动力延迟退休
老年人口的职业背景与健康状况--以广州市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以广州市老年人口为例,从职业背景、收入状况与健康状况的矛盾出发,利用加权回归分析方法,论证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与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真实关系。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着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验证了社会老年学中连续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粱宏
关键词:老年人口
中国劳动力的从业状态及其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学界对劳动力状况的研究呈现数量、结构、质量并重的局面。本文利用2012年CLDS数据,对中国劳动力群体进行了基于雇员、雇主、自雇、务农四种从业状态的人口学描述,并分析了四种从业状态的劳动力群体在人力资本、工作时间与场所、收入与社会保障、工作评价、工作价值观及社会阶层认同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相关劳动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梁宏
关键词:劳动力
中国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变化趋势——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30
2015年
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并结合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我国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二十年来我国老年人有配偶的比例明显提高,丧偶率下降,但丧偶老年人数量迅速增长,未婚和离婚的老年人比例都有所上升。与男性老年人相比,女性老年人有配偶的比例随年龄增长下降幅度更大。老年人婚姻状况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明显,农村男性老年人的未婚趋势和城市老年人的离婚趋势尤为突出。通过队列分析发现女性从60岁迈向70岁过程中面临的丧偶风险最大,男性65岁以上年龄组面临的丧偶风险最大。
孙鹃娟
关键词:老年人婚姻状况队列分析
中国劳动力的健康状况及差异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劳动力健康问题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详细描述了中国劳动力的健康状况。简单相关分析发现,诸如性别、年龄层、户口性质、地区、受教育程度、从业状态、健康习惯、职业危害的接触情况、岗前职业健康培训、体检等因素皆与劳动力健康自评相关;然而,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在统计控制之下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劳动力的健康状况仅在年龄层、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从业状态、职业危害的接触情况及岗前职业健康培训情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上述因素对不同年龄层劳动力健康状况的区分模式并不一致,这种区分模式的差异对改善不同年龄层劳动力的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梁宏熊美娟
关键词:劳动力
延迟退休对减少基础养老金支付的效果——基于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近年来,延迟退休的问题引发了学术界和公众的热议。本文将研究视点置于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转变过程中,研究延迟退休对减少基础养老金支付的效果。单区域人口预测结果显示,未来二十年是中国15-44岁青壮年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快速下降而45-64岁高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快速上升的时期。基于此,本文认为,在这个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时期(2015-2034年)内,应该尽快实施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方案,并争取在这一时期完成渐进过程,发挥延迟退休在减少基础养老金支付上的最大效果。也就是说,在2015-2034年实施渐进式延退方案能最有力地弥补养老金缺口,缓解养老负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养老金红利"。对国家而言绝不能把延迟退休作为缓解养老金缺口的唯一手段,本文研究仅希望从中国未来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出发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梁宏
关键词:基础养老金年龄结构
“养”与“工”——超龄农民工养老模式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背景下,针对超龄农民工养老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且也为农村养老问题寻找解决路径。本文通过探索性研究,采用实地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解到超龄农民工以女性居多,集中在60-70岁,大部分人文化程度处于小学水平;家庭养老仍是首选,希望在家乡养老;养老观念已发生改变,自我养老意识增强,接受社会养老;自我养老水平低,并存在较大风险。目前,虽然家庭养老出现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但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超龄农民工主要养老方式。虽然社区养老、社会养老发展成为趋势,但是制度机制仍有待于健全。超龄农民工参与就业,是一个可以合理开发利用的人力资源。
陆淑珍卢璐
关键词:就业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