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T0202)

作品数:268 被引量:1,397H指数:18
相关作者:张富强孙健魏斌张修银焦婷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2篇细胞
  • 31篇义齿
  • 19篇修复体
  • 19篇下颌
  • 17篇全瓷
  • 16篇口腔
  • 15篇缺损
  • 14篇陶瓷
  • 13篇应力
  • 11篇纤维桩
  • 10篇牙本质
  • 10篇三维有限元
  • 10篇树脂
  • 10篇体外
  • 9篇全口
  • 9篇全口义齿
  • 7篇牙列
  • 7篇局部义齿
  • 7篇可摘
  • 7篇可摘局部义齿

机构

  • 25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上海市口腔医...
  • 10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 5篇同济大学附属...
  • 4篇复旦大学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上海应用技术...
  • 3篇上海大学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上海市第十人...
  • 2篇交通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29篇张富强
  • 41篇孙健
  • 27篇魏斌
  • 26篇张修银
  • 23篇焦婷
  • 22篇李静
  • 20篇郑元俐
  • 18篇张保卫
  • 15篇傅远飞
  • 14篇钱海馨
  • 13篇黄庆丰
  • 13篇于卫强
  • 13篇陈玉琴
  • 12篇熊耀阳
  • 11篇佘文珺
  • 11篇孙皎
  • 9篇王成焘
  • 9篇耿屹
  • 9篇黄慧
  • 8篇金文忠

传媒

  • 59篇上海口腔医学
  • 48篇上海交通大学...
  • 34篇口腔颌面修复...
  • 22篇口腔材料器械...
  • 1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0篇口腔医学
  • 10篇临床口腔医学...
  • 6篇医用生物力学
  • 6篇现代口腔医学...
  • 6篇口腔医学研究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中华口腔医学...
  • 5篇实用口腔医学...
  • 5篇生物医学工程...
  • 4篇北京口腔医学
  • 4篇华西口腔医学...
  • 3篇上海生物医学...
  • 3篇功能材料
  • 2篇中国实用口腔...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22篇2012
  • 18篇2011
  • 23篇2010
  • 38篇2009
  • 42篇2008
  • 47篇2007
  • 51篇2006
  • 10篇2005
2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色糊剂对Ips-empressⅡ全瓷贴面颜色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试色糊剂对全瓷贴面颜色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上严重变色或缺损的上前牙50颗,行全瓷贴面修复(Ips-empressⅡ全瓷系统制作)。贴面粘结前由同一实验人员用试色糊剂试色,将全瓷贴面就位后未涂试色糊剂时作为对照组,用电脑比色仪测定其及5种试色糊剂[A1、A3、Transluent(Trt)、White opaque(WOT)和B0.50oaque(B0.5)]试色后的L*、a*、b*值,用卡尺测量被测点的瓷层厚度,根据公式△Ea*b*=(△L*2+△a*2+△b*2)1/2、Cab=(a*2+b*2)1/2、Hab= arctan(b*/a*)计算每种糊剂试色后的色差及Cab、Hab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色差值(AEa*b*)和L*、Cab、Hab值的变化。结果:50例全瓷贴面被测点的平均瓷层厚度为1.088mm,用5种试色糊剂试色后,与对照组之间的色差大小依次为WOT、B0.5、A3、A1、Trt,WOT糊剂和B0.5糊剂引起的色差分别为2.371NBS和1.842NBS,临床上肉眼可以识别,主要表现为L*值和Cab值增大(P<0.05)。其余3种糊剂引起的色差不明显,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试色糊剂有遮色作用,且对黏结剂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对变色严重的基牙,可以选用遮色性能较强的WOT或B0.5黏结剂,以削弱基牙颜色对贴面颜色的影响;对变色不严重或无需遮色的基牙,可以酌情选用其他3种黏结剂进行粘结。
张修银钱海馨杨丹苓甘红闵敏于卫强
关键词:试色糊剂全瓷贴面
不同孔隙率锶磷灰石陶瓷体内异位成骨能力的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健康兔的骨髓组织,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分别与孔径约为450~700μm、孔隙率分别为50%、60%、70%的Sr-HA以及孔隙率为70%的纯羟磷灰石陶瓷体复合,自体回植到兔背脊肌内。同时以未复合细胞的相同孔隙率的陶瓷材料作为对照,植入后4周、12周和24周取材,行四环素荧光染色观察,定量计算各组陶瓷材料新骨的形成量和速度,比较不同孔隙率锶磷灰石陶瓷材料的异位成骨能力。结果表明,复合成骨细胞的各组陶瓷在植入兔背脊肌内4周后均有新骨形成,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骨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孔隙率为70%的Sr-HA陶瓷和HA陶瓷的新骨形成数量和速度明显优于低孔隙率的Sr-HA陶瓷。四环素荧光标记还显示未复合成骨细胞的Sr-HA陶瓷和HA陶瓷孔隙内也有荧光沉积。Sr-HA多孔陶瓷是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成骨细胞复合Sr-HA陶瓷用于骨缺损的修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陈德敏刘雪阳
关键词:锶磷灰石孔隙率成骨细胞异位成骨
AGC电镀技术在口腔技术室操作体会
2007年
AGC电镀技术(常称为金沉积技术)自1986年首次成功运用于口腔修复领域至今,已经作为一种经得起考验且具有发展前途的工艺广泛使用于口腔修复领域。本文将详细介绍AGC电镀技术在技术室操作的原理、特点、操作过程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并将操作中常见失败原因和处理方法作一分析,为这项技术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顾军连傅远飞徐侃
关键词:电镀贵金属
不同烧结温度下三维打印成型多孔钛植入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评价三维打印成型技术(3DP)用于多孔钛植入体制备的可行性,研究不同烧结温度对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设计试件大小为25-20mm圆柱体,设定每层的黏结面积为80%。选择纯度98.5%、颗粒直径约75μm的钛粉为原料,聚乙烯醇粉作为黏结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粉作为辅助黏结剂。通过三维打印获得多孔钛植入体试件初胚,在氩气保护下,将试件分别烧结至1200、1300、1400℃;对烧结完成的试件进行性能检测,包括孔隙率、显微硬度、扫描电镜观察试件的显微结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结果最终获得的多孔钛植入体试件,其收缩均匀、无明显变形、细节清晰、肉眼可见排列整齐的微孔结构、表面无裂纹,呈现金属光泽。在1200、1300、1400℃的烧结温度下,孔隙率分别为(65.01±1.03)%、(46.73±0.73)%、(41.06±0.31)%,显微硬度为115.2±0.6、148.6±1.1、182.8±2.1,弹性模量为(5.9±0.5)、(16.2±0.9)、(34.8±1.5)GPa,抗压强度为(81.3±4.3)、(135.4±8.5)、(218.6±7.1)MPa。扫描电镜观察其孔隙相互连通成三维网状结构。结论证实了应用三维打印成型技术制备多孔钛植入体的可行性,得到的多孔钛植入体具有与骨组织相匹配的良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
孙健熊耀阳陈萍张富强
关键词:力学性能
氧化锆陶瓷px-242A低温老化性能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初步分析一种3摩尔钇稳定的纳米氧化锆陶瓷(TZ-PX-242A)的低温老化性能。方法:将烧结后的氧化锆试件随机分成4组,在高温高压灭菌锅里进行循环热处理,处理条件为在134℃、0.2MPa下,进行0h,1h,3h,5h不同时间的低温老化实验。测量低温老化实验前后的三点弯曲强度,并用XRD分析试件表面单斜相的比例。结果:随着低温老化时间的延长,试件表面单斜相含量增加,三点弯曲强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低温老化处理5h后强度仍高于1100MPa。结论:本实验用氧化锆陶瓷的低温老化性能具有时效依赖性,低温老化对三点弯曲强度无明显影响。
姜慧黄慧王宇华张富强
EMMPRIN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形态发生及硬组织形成中的功能性作用
2014年
目的研究小鼠下颌第一磨牙中后期牙胚发育过程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牙齿细胞外基质分泌和矿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MMPRIN在牙胚发育各个阶段中的表达定位;应用体外牙胚器官培养法以及抗体阻断的方法观察EMMPRIN功能性缺失对于牙胚形态发生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EMMPRIN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EMMPRIN蛋白特异性地表达于牙胚的帽状期、钟状期以及其后的分泌期;阻断体外培养牙胚中EMMPRIN的蛋白活性可导致牙釉质形成障碍,同时下调牙胚培养物中EMMPRIN相关基因MMP-9、MMP-13、MMP-20、ALPL、ameloblastin、amelogenin和enamelin mRNA的表达。结论 EMMPRIN的表达贯穿于牙胚发生发育的多个阶段;EMMPRIN可能通过调控金属基质蛋白酶和(或)相关釉质基质蛋白而在成釉细胞的分化及釉质基质的分泌、矿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黄立谢明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牙胚
基底色与黏结剂颜色对CAD/CAM全瓷贴面颜色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黏结剂颜色对CAD/CAM二烯酸锂全瓷贴面颜色的影响。方法采用Variolink N树脂黏结剂(4种不同颜色)对不同基底色组(ND1-ND7)试件与IPS e.max CAD LTA1 0.7 mm瓷片进行黏结,测量贴面颜色,以2 mm LTA1、LTA2色瓷块颜色为标准色计算色差值(ΔE),采用ANOVA分析及Tukey检验进行多重对比。结果ΔE值小于临床可接受水平,且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亚组为ND1组的白色、黄色和漂白色亚组(P值分别为0.999、0.969、0.991),ND2组各亚组(组间比较:df=3,F=2.865,P=0.069),ND4组的白色和黄色亚组(P=0.819);ND5组的白色、透明色和黄色亚组(P值分别为1.000、0.998、1.000),ND6组的透明色、白色和黄色亚组(P值分别为0.487、0.169、0.883)。ND3组仅黄色亚组的ΔE值小于临床可接受水平,且与其他亚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D7组各亚组ΔE值均大于临床可接受水平。结论在限制条件下,采用Veriolink N树脂黏结剂完成黏结后,各贴面的颜色均不够黄,需要黄色调节。漂白色最偏向冷色调,黄色最偏暖色调,白色和透明色介于两者之间。
杜易敏陈丽萍佘文珺焦婷
基托材料对变形链球菌ftf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比较不同基托材料(热固性基托树脂,钴铬合金)表面变形链球菌ftf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将各组材料分为唾液覆盖组和未覆盖组,于体外厌氧环境下(95%N2,5%CO2,37℃,16h)在材料表面形成变形链球菌生物膜,收集生物膜菌体,提取总RNA,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样本ftf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唾液覆盖组中,材料之间基因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唾液未覆盖组中,热固性基托树脂表面ftf表达最高(P<0.05);热固性树脂和钴铬合金在唾液覆盖后的ftf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不同材料表面变形链球菌ftf表达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唾液覆盖可减少差异。
董聪朱彩莲张富强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唾液
口腔修复医师对基牙(牙合)向聚合度判断能力的初步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口腔修复医师对基牙(牙合)向聚合度判断能力。【方法】通过运用CAD/CAM技术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从而获得的不同聚合度的前后牙基牙模型(模型中包含邻牙),采用实验研究问卷的形式,测试不同年资口腔修复医生对于这...
翁维民张新宇钱姝娇白果谢明孙健
文献传递
全口义齿修复后辅音第二共振峰的变化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全口义齿初戴前、后的临床语音适应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CSL)测量30例全牙列缺失患者在全口义齿初戴前、初戴时、初戴后1、2、4、8周/ji/、/qi/、/xi/的第二共振峰(F2)值。结果F2值大多在义齿初戴后下降,初戴1周后开始缓缓上升。义齿初戴前辅音条纹数目少,共振峰能量分散,冲直条和乱纹不多。适应义齿后,辅音条纹数目增多,3个共振峰清晰可见,各共振峰之间着色较浅,能量集中,冲直条和乱纹明显。结论全口义齿初戴后的语音适应过程呈规律性。CSL可对全口义齿初戴前、后患者语音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对临床修复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李隽张富强陈阳王国民
关键词:全口义齿声学特征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