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472)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吴毅平邓裴吴敏曾宁王海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阳性
  • 1篇移植受者
  • 1篇移植物
  • 1篇移植物排斥
  • 1篇游离皮瓣
  • 1篇游离皮瓣移植
  • 1篇愈合
  • 1篇增殖物激活受...
  • 1篇乳房
  • 1篇乳房重建
  • 1篇伤口
  • 1篇伤口愈合
  • 1篇生物膜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期护理
  • 1篇受区
  • 1篇受者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检测
  • 1篇术期护理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3篇吴毅平
  • 2篇邓裴
  • 2篇吴敏
  • 1篇李林
  • 1篇陈知水
  • 1篇刘诚
  • 1篇徐逸
  • 1篇侯楷
  • 1篇王素芳
  • 1篇王海平
  • 1篇吴明珑
  • 1篇任玉萍
  • 1篇王宁宁
  • 1篇王海平
  • 1篇曾宁

传媒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E2F1转录因子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M2型巨噬细胞的调节机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E2F1转录因子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M2型巨噬细胞的调节机制。方法引进E2FI基因敲除杂合子C57BL/6小鼠、野生型C57BL/6小鼠,自行繁殖并于小鼠出生后2周通过PCR法鉴定出E2F1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和野生型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选取12只经鉴定后生长至6~8周龄的雄性E2F1基因敲除纯合子C57BL/6小鼠、野生型C57BL/6小鼠,设为E2F1基因敲除组与野生型组,在每只小鼠背部制成1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2、7 d,每组分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6只小鼠处死,切取创面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CD68和CD206双阳性M2型巨噬细胞表达并计算CD206阳性细胞百分比,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206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精氨酸酶1 mRNA表达。另取2组伤后7 d创面组织标本,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蛋白和mRNA表达。前述实验均重复4次。另取野生型组小鼠伤后7 d创面组织标本3个,采用免疫共沉淀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2F1与PPAR-γ的关系,重复2次。对数据行非配对t检验。结果E2F1基因敲除纯合子C57BL/6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PCR产物大小分别为227、172 bp,与所设计DNA片段大小一致。伤后2、7 d,与野生型组比较,E2F1基因敲除组小鼠创面组织中CD68和CD206双阳性M2型巨噬细胞较多;与野生型组的(0.129±0.017)%、(0.282±0.071)%比较,E2F1基因敲除组小鼠创面组织中CD206阳性细胞百分比[(0.234±0.032)%、(0.584±0.023)%]明显增加(t=3.29、3.54,P<0.05)。伤后2、7 d,与野生型组的0.43±0.06、0.97±0.08比较,E2F1基因敲除组小鼠创面组织中CD206蛋白表达(1.00±0.23、1.63±0.26)明显增加(t=2.41、2.45,P<0.05)。伤后2、7 d,与野生型组的0.163±0.026、0.108±0.017比较,E2F1基因敲除组小鼠创面组织中精氨酸酶1 mRNA表达(0.482±0.105、0.195±0.031)明显增加(t=3.04、2.
肖辉仪臻杨长春曾宁徐逸邓裴王海平吴毅平吴敏
关键词:伤口愈合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M2型巨噬细胞
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检测CD4+CD25+T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CD4+CD25+T淋巴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肝移植受者25例和肝硬化肝移植受者3()例术后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的比例,并以正常志愿者的血液样本作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另设动物实验,实验组(n=8)将小鼠肝癌细胞H22种植到C57BL/6小鼠肝脏,再将Balb/c小鼠的皮肤移植到患有肝癌的C57BL/6小鼠背部;对照组(n=7)将Balb/c皮肤移植到正常的C57BL/6小鼠的背部,观察两组小鼠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结果肝癌肝移植受者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在CD4+T淋巴细胞中的比例为(10.00±1.15)%,高于肝硬化肝移植者的(5.10+1.50)%(P〈O.05)。实验组小鼠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为(14.25±1.94)d,长于对照组的(8.86±1.35)d(P%0.05)。结论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的比例增高;增高的CD4+CD25+T淋巴细胞可能与肝癌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延迟相关。
吴敏吴毅平王海平邓裴李林刘诚王素芳陈知水
关键词:肝移植CD4阳性T淋巴细胞移植物排斥免疫抑制剂
受区静脉逆向吻合在游离皮瓣移植中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3
2019年
游离皮瓣移植技术是在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上切取正常部位带有血管营养的皮瓣,通过其轴心动静脉分别与受区相应的血管进行吻合,使离体中断血供的皮瓣重新恢复血液循环,从而修复缺损部位的形态与功能的手术方式 [1] 。其中,血管吻合是游离皮瓣移植显微重建的关键。游离皮瓣移植手术考虑到静脉瓣的存在,一般选择近心端做吻合,有时候皮瓣需要吻合两根静脉,如果选择合适病例在单根静脉近远端同时应用会使手术便利并缩短手术时间。2010年6月—2014年8月,我科用单根静脉同时作为受区静脉做游离皮瓣移植共1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曾红吴明珑
关键词:游离皮瓣护理
基于假体和生物膜的乳房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乳腺癌术后即刻应用假体和生物膜进行乳房Ⅰ期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2012年至2014年28例保留皮肤的乳房腺体全切术(SSM)患者,其中Ⅰ期用硅胶假体置入胸大肌后生物膜重建乳房下皱襞的患者19例(A组);单纯硅胶假体置入,未使用生物膜的患者9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假体外露、假体移位、血肿、包膜挛缩、感染和异物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仅有1例发生血肿(5.26%),其他并发症均未发生;而B组有1例发生假体外露(11.11%)、2例发生假体移位(33.33%)、1例血肿(11.11%)、4例包膜挛缩(44.44%),未发生感染和异物反应。B组假体移位和包膜挛缩率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随访1年,所有病例均无乳腺癌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联合应用假体和生物膜重建乳房,形态良好,满意度较高,并发症少,是SSM术后安全有效的乳房重建方法。
吴敏任玉萍徐逸侯楷随文文王宁宁吴毅平
关键词:乳房重建假体生物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