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60215)
-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红全林小园李丽杨雪松李洁琼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三角褐指藻的诱变育种及产EPA的条件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旨在获得不饱和脂肪酯EPA产量更高的藻种,利用0.6% EMS对三角褐指藻进行诱变。通过单细胞分离技术得到1株突变株EP1,其EPA产量比出发藻株提高了19.81%。结果显示,突变藻株产EPA的最适条件为:NaNO3 75 mg/L,pH7.5,昼夜温度17-15℃,接种量为12%。最适条件下培养7 d,其EPA产量可达26.77 mg/g。传代试验表明,突变藻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 刘红全林小园李洁琼潘艺华
- 关键词:三角褐指藻EMS诱变EPA
- 海洋微藻的玻璃化冻存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微藻的营养丰富,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备受研究者的亲睐,但由于海洋微藻的长时间培养和多次接种易导致藻种污染或遗传漂变,使微藻的科研工作和商业化开发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有效的藻种保存方法是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海洋微藻的关键。玻璃化保存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生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等特点,是目前海洋微藻种质资源长期稳定保存的理想方法。现对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原理、优点,玻璃化冻存法的操作程序、影响因素、关键技术和海洋微藻冻存苗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林小园刘红全袁卫生
- 关键词:海洋微藻玻璃化冻存
- 海洋微生物几丁质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1年
- 对海洋微生物几丁质酶的来源、性质和催化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杨雪松李丽刘红全
- 关键词:几丁质酶海洋微生物
- 菱形藻HE06产二十碳五烯酸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1
- 2016年
- 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对缓解心律不齐、高血压等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对调节情绪、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哮喘也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优化氮源和碳源、添加生长因子等途径提高菱形藻HE06的EPA产率。经优化得到硝酸钠、氯化铵、尿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生物素、葡萄糖、甘油、碳酸氢钠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75 mg/L、5 mg/L、30 mg/L、1.5 mg/L、6μg/L、10μg/L、1.2 g/L、2.4 g/L、1.2 g/L。在最佳优化条件下,EPA产率由最初的31.2μg/L提升至504.8μg/L,提高了15倍;生物量产率由19.5 mg/L提高至32.4 mg/L,提高了66.2%。
- 刘红全
- 关键词:菱形藻
- 小球藻的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及产EPA的条件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小球藻是海水养殖系统中常用的单细胞微藻,繁殖能力强,易于规模化培养,且可合成不饱和脂肪酸EPA、DHA等多种活性物质,在医疗和保健品开发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目前商业化培养的藻种多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活性物质的产量较低且藻种易退化。为了获得EPA产量更高的藻种,该研究利用0.6%EMS对小球藻进行诱变,利用尼罗红染色法进行初筛并通过单细胞分离技术得到1株突变株EC1,通过气象色谱测定其EPA产量。结果表明:与出发藻株相比,突变株EPA(二十碳五烯酸)产量提高了8.97%。根据单因素试验确定突变株生长及产EPA的合适培养条件,再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培养条件的优化组合,表明突变藻EC1株产EPA的较适条件为NaNO_375 mg·L^-1,p H7.5,昼夜温度17~15℃,接种量为12%,在此条件下培养7d其EPA的产量可达25.38 mg·g^-1,传代实验表明突变藻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小球藻规模化生产EPA奠定了基础。
- 刘红全林小园潘艺华
- 关键词:小球藻EMS诱变EPA
- 分子定向进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分子定向进化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蛋白质改造新策略,由编码基因的随机突变、重组和定向筛选构成。在不了解蛋白的三维结构信息和功能机制的情况下,利用这一技术调整目标蛋白的性质,如专一性、催化活性及亲和力等。近年来在易错PCR和DNA shuffling的基础上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分子定向进化技术。概述了易错PCR和DNA shuffling的原理及其发展与应用。
- 袁卫生刘红全林小园
- 关键词:定向进化易错PCRDNA改组
- 2种绿藻的玻璃化冻存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收集对数生长后期细胞,采用不同配方及浓度的玻璃化冻存液以及不同的冻存步骤对胶网藻HE01和小球藻HE07进行冷冻保存试验,通过复苏后的细胞存活率判断适合的冻存液和冻存步骤。结果发现,不同的微藻所需的冻存液不同。对HE01和HE07海洋微藻分别使用5%DMSO+15%乙二醇+25%蔗糖溶液和15%DMSO+15%乙二醇+25%蔗糖溶液做为冻存剂,4℃条件下30 min后,转入-20℃预冻存2 h,再-80℃过夜后投入液氮中保存,胶网藻HE01和小球藻HE07的冻存率分别为70.2%、70.59%。复苏后微藻生长状况良好。
- 刘红全袁莎林小园李洁琼龙寒禤金彩何秀苗
- 关键词:小球藻玻璃化冻存
- 三角褐指藻紫外线诱变及高产EPA藻株选育被引量:3
- 2017年
- 利用紫外诱变法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进行诱变育种。实验得到三角褐指藻的最佳紫外辐射剂量为18 W的紫外灯距离藻液35 cm照射15 min。通过单细胞分离技术获得1株突变株UP1,与出发藻株相比,突变株UP1的EPA产量提高10.2%。研究了诱变株的最适生长及产EPA的条件,结果表明UP1在NaNO_3 75 mg/L,p H 7.5,昼夜温度17~15℃,接种量为10%时培养7天,具有最大的生长速率和EPA产量。探讨了诱变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诱变株可稳定遗传。
- 刘红全潘艺华林小园李洁琼袁莎卢恩秋
- 关键词:紫外诱变EPA
- 基因组改组快速提高日本小球藻脂肪产量
- 2017年
- 以日本小球藻为出发藻株,经过紫外线和甲基磺酸乙酯分别诱变处理,获得4株总脂产量有所提高的突变株。以聚乙二醇作为融合剂,对获得的突变株进行两轮递归式原生质体融合,筛选到遗传稳定的改组藻株F2C2,其总脂含量为59.01%,较原始藻株提高了101.4%。对日本小球藻的原始藻株和改组藻株F2C2的油脂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组前后日本小球藻的总脂组成成分没有变化,但各组分含量有较大差别。
- 刘红全袁莎卢恩秋潘艺华杨海燕龙寒禤金彩何秀苗
- 关键词:基因组改组总脂含量
- 基因组改组技术快速提高拟微绿球藻油脂含量被引量:3
- 2018年
- 以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为原始藻株,经过紫外线和甲基磺酸乙酯分别诱变处理,获得5株油脂含量有所提高的出发藻株。以PEG作为融合剂,对获得的5株出发藻株进行两轮递归式原生质体融合,筛选到遗传稳定的改组藻株F2N2和F2N4,其油脂含量分别达到55.32%与57.75%,较原始藻株分别提高了69.07%与76.50%。对拟微绿球藻的原始藻株和改组藻株的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组前后拟微绿球藻的油脂脂肪酸组成变化不大,但脂肪酸含量有较大差别。
- 刘红全袁莎卢雨欣潘艺华杨海燕龙寒禤金彩何秀苗
- 关键词:基因组改组油脂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