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2005DIA3J106)

作品数:3 被引量:87H指数:3
相关作者:仲雷李茂善马耀明戴有学吕世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气
  • 1篇能量通量
  • 1篇珠峰
  • 1篇近地
  • 1篇近地层
  • 1篇化学元素
  • 1篇海拔
  • 1篇高海拔地区
  • 1篇边界层
  • 1篇表层雪
  • 1篇层结
  • 1篇大气边界层
  • 1篇大气边界层结...
  • 1篇大气湍流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马耀明
  • 2篇李茂善
  • 2篇仲雷
  • 1篇丛志远
  • 1篇刘勇勤
  • 1篇刘新
  • 1篇马伟强
  • 1篇王永杰
  • 1篇吕世华
  • 1篇戴有学
  • 1篇张强弓
  • 1篇康世昌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珠峰北坡地区近地层大气湍流与地气能量交换特征被引量:25
2006年
利用珠峰北坡曲宗地区连续一年的大气观测资料(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分析了珠峰北坡地区近地层大气湍流宏观统计特征和西南季风爆发前后地气能量交换特征。研究表明在珠峰北坡地区Monin-Obukhov相似定律同样适用。拟合得到了珠峰北坡曲宗地区近地层无因次风速分量方差以及温度和湿度归一化标准差和静力学稳定度的函数关系。研究得出曲宗地区能量平衡各分量(净辐射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以及地面加热场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尤其是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曲宗地区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在季风爆发前后具有明显相反的变化趋势。其它特征参数(波文比和地表反射率)在西南季风爆发前后的变化规律也十分明显。
仲雷马耀明苏中波刘新李茂善马伟强王永杰
关键词:近地层大气湍流能量通量珠峰
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及近地层能量交换分析被引量:63
2006年
利用2005年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期间的无线电高空探测资料和超声风温仪观测资料,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地区边界层高度、风速、风向和比湿的日变化以及两个海拔高度不同的观测站(珠峰站和曲宗站)的近地层能量交换特征,得到珠穆朗玛峰地区5月份边界层高度日变化比较明显,因冰川风的存在影响了大气边界层,边界层高度最高为3888 m;白天珠穆朗玛峰地区低层都存在逆湿现象.因珠峰站和曲宗站海拔高度、下垫面状况不同,能量交换特征也不同:4~5月份白天珠峰站感热大于潜热,而曲宗站潜热大于感热;珠峰站土壤热通量转为正、负值的时间早于曲宗站.
李茂善戴有学马耀明仲雷吕世华
珠穆朗玛峰极高海拔地区表层雪化学元素浓度特征被引量:3
2007年
对珠穆朗玛峰极高海拔地区(6500~8844m)表层雪化学元素浓度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层雪中元素随海拔高度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这主要是由于高海拔地区的强风扰动引起表层雪的重新分布所造成;另外局地裸露基岩的粉尘输入对表层雪中的陆源元素随海拔的分布有较大影响.对比1975年同海拔样品元素浓度值发现,2005年样品除少数地点的个别元素外,均低于1975年.这表明因采样和测试技术手段的进步,2005年样品元素浓度测试的准确性更高.与全球其他地区降水样品相比,珠峰样品中的稀有元素与南北极及格陵兰地区雪样中的化学元素浓度大致相当,并且其含量远远低于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城市地区,说明珠峰受人类活动影响甚微,可以作为世界偏远地区大气环境背景的代表.
张强弓康世昌丛志远刘勇勤
关键词:表层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