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2009ZX08011-018B)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4
- 相关作者:罗礼智张蕾江幸福蒋善军胡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甜菜夜蛾低龄幼虫取食含Cry1Ac毒素的人工饲料对其生长发育和成虫繁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为了更全面地评价转Bt基因作物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bner)(鳞翅目:夜蛾科)的影响,在室内研究了甜菜夜蛾低龄幼虫连续6d取食含不同浓度Cry1Ac毒素的人工饲料后转移到不含毒素的饲料上,其生长发育与成虫繁殖的变化。结果表明:低龄幼虫取食含Cry1Ac的饲料6d内,校正死亡率随Cry1Ac浓度的升高以及取食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与一直取食不含Cry1Ac饲料的对照相比,取食含Cry1Ac饲料的幼虫体重显著下降;幼虫历期、预蛹期及雌雄蛹期均显著延长,但雌雄蛹重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幼虫化蛹率显著下降,但羽化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成虫产卵前期显著延长,产卵期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仅在5μg/g处理下较对照显著延长1.3d;每雌产卵量以10μg/g处理最高(719粒),但各处理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雌蛾寿命均显著延长,而雄蛾寿命仅在最高浓度80μg/g下显著延长2.4d。这表明,尽管含不同浓度Cry1Ac毒素的饲料对甜菜夜蛾低龄幼虫有明显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或导致死亡,但转移至不含毒素的饲料上取食后,幼虫能迅速恢复生长,顺利化蛹、羽化并产卵。因此,在转Bt基因作物田生长后期,甜菜夜蛾低龄幼虫取食表达Cry1Ac蛋白的组织若能存活并完成世代发育和繁殖,这无疑将增加甜菜夜蛾对Bt作物产生抗性的风险,因此亟需制定Bt作物生态系统中甜菜夜蛾的治理策略。
- 陈建江幸福罗礼智胡毅
- 关键词:甜菜夜蛾人工饲料低龄幼虫生长发育繁殖
- Cry1Ac杀虫蛋白对粘虫中肠几种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2年
- 为阐明Bt杀虫蛋白对次要靶标害虫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鳞翅目:夜蛾科)的生理学影响,本研究分析比较了粘虫高龄幼虫在室内取食低剂量Cry1Ac杀虫蛋白6,12,24和36h后,其体内主要的解毒酶(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和中肠蛋白酶(总蛋白酶、强碱性类胰蛋白酶、弱碱性类胰蛋白酶和类胰凝乳蛋白酶)等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取食Cry1Ac杀虫蛋白后,粘虫幼虫体内相关酶活力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1)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过氧化物酶(POD)、类胰蛋白酶和类胰凝乳蛋白酶活力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较对照显著升高(P<0.05);(3)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于6,12和24h显著低于对照(P<0.05),36h时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果提示Cry1Ac杀虫蛋白主要通过抑制粘虫幼虫中肠解毒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扰乱SOD,CAT和POD3种保护酶的动态平衡而干扰幼虫的正常生理代谢,从而起到毒杀粘虫的作用。
- 解娜江幸福罗礼智张蕾
- 关键词:粘虫解毒酶保护酶蛋白酶酶活性
- Cry1Ac杀虫蛋白对甜菜夜蛾飞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转Bt基因作物上害虫取食Bt杀虫蛋白后存活并羽化的成虫飞行能力对于其飞离Bt作物,寻找庇护所中敏感个体进行交配、产卵,从而稀释抗性基因频率,实现"高剂量/庇护所"抗性治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取食含不同浓度Cry1Ac杀虫蛋白人工饲料的初羽化(未取食补充营养)甜菜夜蛾飞行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幼虫取食含25、50、100μg/g和200μg/g Cry1Ac杀虫蛋白人工饲料存活并羽化的成虫飞行距离、飞行速度和飞行时间均差异显著(p<0.05)。取食含较低浓度Cry1Ac杀虫蛋白(25μg/g和50μg/g)的人工饲料有促进成虫飞行的倾向,尽管与取食不含Cry1Ac杀虫蛋白的对照相比,成虫飞行距离、飞行速度和飞行时间均未达到显著增加的水平,但强飞行个体比例明显增加。随着饲料中Cry1Ac杀虫蛋白浓度的升高,羽化的成虫飞行能力显著下降。雄蛾飞行能力下降的程度比雌蛾更加明显。这些数据为转Bt基因作物上迁飞性害虫的种群动态规律及其潜在的抗性治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 江幸福陈建罗礼智张蕾
- 关键词:CRY1AC甜菜夜蛾飞行能力安全性评价
- Cry1Ab杀虫蛋白对淡足侧沟茧蜂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以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为寄主,研究了亚致死浓度的Bt杀虫蛋白Cry1Ab对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Szepligeti)]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寄主从淡足侧沟茧蜂寄生后开始取食含Cry1Ab杀虫蛋白浓度为1、2、4μg/g和8μg/g的饲料时,淡足侧沟茧蜂卵-幼虫发育历期比以对照黏虫为寄主的显著延长,茧(蛹)重和成虫体重显著下降,但对茧历期及成虫寿命没有显著影响。淡足侧沟茧蜂的卵-幼虫发育历期随着寄主取食Cry1Ab杀虫蛋白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延长,茧重和成虫体重则随Bt蛋白浓度的上升而显著下降。因此,尽管Cry1Ab杀虫蛋白对淡足侧沟茧蜂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其仍可以在取食Bt毒蛋白的黏虫上完成整个世代发育。
- 张蕾蒋善军江幸福杨海霞罗礼智
- 关键词:CRY1AB杀虫蛋白黏虫生长发育
- Cry1Ac毒蛋白对粘虫生长发育、繁殖及飞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0年
- 为了更全面地评价转基因作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鳞翅目:夜蛾科)的影响,在室内用生测法研究了粘虫初孵幼虫连续取食含不同浓度的Cry1Ac毒蛋白的人工饲料后,其生长发育、繁殖及飞行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取食0(对照),3,6,12,24,48和96μg/gCry1Ac毒蛋白人工饲料6d后的幼虫头宽、体长、18d后的体重随着毒蛋白浓度的升高显著降低,幼虫发育历期显著延长,死亡率显著升高。取食含毒蛋白浓度>12μg/g饲料的幼虫不能正常化蛹;取食含0,3和6μg/g毒蛋白饲料的幼虫能正常化蛹、羽化,化蛹率随着毒蛋白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蛹历期显著延长;取食含0,3和6μg/g毒蛋白饲料的幼虫羽化的成虫繁殖能力有显著差异,产卵前期随毒蛋白浓度的升高显著延长,产卵量显著降低;而1日龄成虫飞行能力(飞行距离、时间和速度)则随毒蛋白浓度的升高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Cry1Ac毒蛋白对粘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及飞行具有显著影响,从而为完善转Bt作物的生态安全性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 蒋善军罗礼智胡毅张蕾
- 关键词:粘虫发育繁殖飞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