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569)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沈际佳任翠平刘淼张玉侠黄大可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小鼠
  • 5篇血吸虫
  • 5篇日本血吸虫
  • 5篇吸虫
  • 3篇血吸虫感染
  • 3篇吸虫感染
  • 3篇免疫
  • 3篇肝脏
  • 2篇蛋白
  • 2篇炎症
  • 2篇日本血吸虫感...
  • 2篇肉芽
  • 2篇肉芽肿
  • 2篇鼠肝
  • 2篇细胞
  • 2篇纤维化
  • 2篇小鼠肝
  • 2篇小鼠肝脏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表达

机构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学高等...

作者

  • 9篇沈际佳
  • 7篇任翠平
  • 5篇刘淼
  • 4篇张玉侠
  • 3篇黄大可
  • 3篇程海燕
  • 2篇吴昊
  • 2篇陈柳茜
  • 2篇杨菲
  • 1篇邓松华
  • 1篇马盼盼
  • 1篇侯昕
  • 1篇雷娜
  • 1篇陆强
  • 1篇王金萍
  • 1篇王萍
  • 1篇计永胜
  • 1篇陈伟
  • 1篇谷玉清
  • 1篇余发智

传媒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IL-6RFP在小鼠血吸虫感染中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鼠白介素6受体融合蛋白(m IL-6RFP)在BALB/c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中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亲和层析方法获得可阻断白介素-6(IL-6)的m IL-6RFP,经人类肝癌细胞(Hep G2)IL-6刺激及阻断实验检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G)和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的mRNA表达变化,体外验证重组蛋白m IL-6RFP的生物活性。建立BALB/c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于感染第24天起经尾静脉注射m IL-6RFP,隔天注射每次100μg/只,感染第42天剖杀小鼠。HE染色法检测小鼠肝脏肉芽肿面积,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肝组织IL-1β、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趋化因子1(CXCL1)的mRNA表达,连续监测法检测小鼠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结果 Hep G2细胞实验显示m IL-6RFP可降低IL-6对该细胞的刺激作用,显著下调FGG和HP的表达(P<0.05)。在小鼠感染模型中阻断IL-6后,肝功能指标ALT和AST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肉芽肿病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BALB/c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中m IL-6RFP可明显改善肝细胞功能,但对肉芽肿形成未见明显作用。
平春光程海燕高闻达计永胜刘淼任翠平邵延靖华梦晴沈际佳
关键词:IL-6日本血吸虫BALB/C小鼠
小鼠白介素17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活性鉴定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有活性的重组小鼠白介素17(rmIL-17)蛋白,为研究IL-17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方法用RT-PCR技术得到小鼠IL-17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coli)BL21株,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通过亲和层析得到纯化的rmIL-17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抗,Western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鉴定该蛋白免疫原性;用该蛋白进行体外细胞刺激实验、体内中性粒细胞招募实验鉴定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mIL17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过柱得到纯化的rmIL-17蛋白,Western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体外细胞刺激实验显示该蛋白可刺激小鼠3T3成纤维细胞产生白介素6(IL-6)且具有量效关系;体内细胞招募实验显示纯化的rmIL-17蛋白具有招募中性粒细胞的作用。结论小鼠IL-17基因在体外成功表达,且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
王金萍王萍吴昊刘淼张玉侠陈伟沈际佳邓松华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基因表达
重组免疫毒素EBI3-Luffin P1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构建重组免疫毒素EBI3-Luffin P1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纯化后初步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从质粒pET-32a-EBI3中扩增EBI3基因,与合成的Luffin P1基因连接,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EBI3-Luffin P1,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EBI3-Luffin P1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Western blot检测其反应原性,体外试验初步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重组质粒pET-32a-EBI3-Luffin P1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EBI3-Luffin P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 00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诱导8 h表达量可达菌体总蛋白的44%;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约为98%,可与EBI3蛋白免疫小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并可显著抑制小鼠脾脏细胞分泌IFNγ。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免疫毒素EBI3-Luffin P1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了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缓解、治疗免疫性疾病及红白血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吴昊陆强高闻达陈柳茜任翠平沈际佳
关键词:免疫毒素基因表达生物学活性
Th17细胞因子及炎症趋化因子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肝脏Th17细胞因子及其相关炎症趋化因子动态变化和肝脏虫卵肉芽肿病变,探讨其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病变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模型,感染后2、4、6、8、10和12周剖杀小鼠,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肝脏白介素17(IL-17)、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23、炎症趋化因子(CX-CL1、CXCL2和CCL11)mRNA水平;ELISA法检测肝脏IL-17、CXCL1、CXCL2和CCL11蛋白水平;肝脏石蜡切片,HE染色后动态观察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大小。结果 IL-17、IL-6、TNF-α、IL-23、CXCL1、CXCL2、CCL11 mRNA水平于感染后6、8周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且细胞因子IL-17及趋化因子CXCL1、CXCL2和CCL11蛋白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5);HE染色显示感染第4周小鼠肝脏出现虫卵肉芽肿,第6周肉芽肿反应达高峰,第8、10周虫卵肉芽肿缩小,周围出现成纤维细胞,第12周时肉芽肿明显缩小,部分肝细胞变性、坏死、有炎症细胞浸润,虫卵周围可见到少量梭形的成纤维细胞及类上皮细胞。结论 IL-17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肉芽肿病变过程中可能是一种具有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参与肝脏肉芽肿形成。
谷玉清张玉侠黄大可侯昕刘淼任翠平沈际佳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细胞因子炎症趋化因子肉芽肿
鼠IL-6受体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初步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构建以及表达鼠白介素6(IL-6)受体融合蛋白。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鼠IL-6受体融合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质粒Bacmid上,重组杆状病毒质粒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昆虫细胞Sf9,转染后收集重组杆状病毒,采用空斑实验检测第3代重组杆状病毒的滴度,并通过Western blot来确定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重组杆状病毒质粒在DH10Bac大肠杆菌中包装成功,并转染Sf9细胞后得到重组杆状病毒,第3代重组杆状病毒的滴度为5×107pfu/ml,Western blot表明目的蛋白在Sf9细胞中表达。结论成功表达了鼠IL-6受体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IL-6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程海燕高闻达任翠平刁玉洁杨菲平春光李冬冬沈际佳
关键词:IL-6受体杆状病毒蛋白表达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肝脏损害的动态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动态观察和探讨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肝脏虫卵肉芽肿病变及纤维化与血清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定期剖杀小鼠,观察肝脏大体变化并测定肝脏系数;HE染色及Mas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肝虫卵肉芽肿面积及纤维化程度;ELISA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放免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含量。结果肉眼观察感染后24d肝脏表面开始出现出血点,29d开始出现粟白色肉芽肿;HE染色发现感染后21d肝脏可见灶性炎症,28d始见虫卵,但无肉芽肿反应,29d可见肉芽肿反应并于42d达到高峰;血清ALT/AST在28d明显升高,39d达到高峰,42d开始下降,70d接近正常水平;统计学分析血清转氨酶水平与肉芽肿面积具有相关性。Masson染色表明肝脏纤维化42d开始出现,以后逐渐加重;血清HA、LN随着纤维化的出现而升高,Ⅳ-C水平无明显改变,但统计分析胶原染色面积与血清纤维化指标无相关性。结论肝脏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均是导致小鼠血吸虫病肝脏损害的主要原因,血清转氨酶变化与肝脏的肉芽肿病变动态相一致,并呈显著正相关;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脏早期纤维化病变无相关性。
张玉侠黄大可马盼盼陈柳茜刘淼任翠平沈际佳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肉芽肿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IL-37免疫学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IL-37属于IL-1家族,拥有IL-1家族特有的β-barrel结构,又被称为IL-1F7。IL-3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具有炎症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该文主要介绍IL-37的结构、细胞来源和免疫学功能,并就IL-37的免疫学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
任翠平高闻达沈际佳
关键词:抗炎因子免疫调节炎症
日本血吸虫重组SjTsp2/Sj29ku蛋白疫苗对小鼠免疫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Tsp2/Sj29 ku表膜蛋白疫苗对小鼠的抗病免疫效果。方法 pet32a/SjTsp2/Sj29 ku重组菌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制备纯化的重组蛋白。29只6周龄雌性昆明鼠随机分为蛋白疫苗组、硫氧还蛋白组和空白对照组,前两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9只。蛋白疫苗组,第一次免疫每鼠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用等体积弗氏完全佐剂乳化的50μg SjTsp2/Sj29 ku重组表膜蛋白,第12、24天每鼠皮下多点再次注射用等体积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的50μg该重组蛋白。硫氧还蛋白组的免疫方法同蛋白疫苗组。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蛋白,免疫方法同前。末次免疫后第10天,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0±2)条。于感染45 d后剖杀全部实验小鼠,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眼眶取血,分离血清,间接性ELISA法检测IgG1、IgG2a、IgG2b、IgG3和IgM抗体亚型,同时检测血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水平。结果 pet32a/SjTsp2/Sj29 ku菌经IPTG诱导可大量表达,经变性、复性获得纯化的日本血吸虫Tsp2/Sj29 ku重组表膜蛋白。蛋白疫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减虫率和减卵率显著升高(P<0.05)。硫氧还蛋白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比较,减虫率和减卵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疫苗组小鼠血清中IgG1、IgG2a、IgG2b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IgG3和IgM较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疫苗组小鼠血清IFN-γ、IL-4细胞因子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日本血吸虫Tsp2/Sj29 ku重组表膜蛋白疫苗对小鼠抗感染有一定的保护性;该重组蛋白免疫引起的是Th1/Th2混合型免疫反应。
雷娜刘淼任翠平刁玉洁杨菲程海燕沈际佳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蛋白疫苗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组织纤维化染色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Van Gieson氏染色和Masson氏三色染色法用于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纤维化染色的效果。方法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组织纤维化模型,取肝脏标本,常规切片,进行Van Gieson氏染色和Masson氏三色染色,应用图像分析软件统计虫卵肉芽肿纤维化面积。结果染色时间为3~7 min时,2种方法显示肉芽肿纤维化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时间为10 min时,由于非特异性因素使得Masson氏染色法着色面积明显大于Van Gieson氏染色法,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n Gieson氏染色法比Masson氏三色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易于掌握,染色结果稳定、可靠,可以作为评价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纤维化程度的较好染色方法。
黄大可张玉侠满素勤余发智沈际佳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肝脏纤维化MASSON染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