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2010071)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严健姚建华郑鹏翔张少衡王加红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信号
  • 2篇梗死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员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干细胞
  • 1篇信号传导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循环血
  • 1篇通路
  • 1篇祖细胞
  • 1篇细胞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祖细胞
  • 1篇老年
  • 1篇老年心肌

机构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作者

  • 1篇唐静辉
  • 1篇王豪
  • 1篇苏枫
  • 1篇陈德
  • 1篇陈楠楠
  • 1篇王加红
  • 1篇张少衡
  • 1篇郑鹏翔
  • 1篇姚建华
  • 1篇严健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循环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功能的变化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组心肌梗死患者循环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目及功能的差异,分析蛋白激酶B(Akt)和间质细胞源因子1(SDF-1)表达的差异,探讨老年患者EPCs修复梗死心脏功能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老年心肌梗死患者(n=26)和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n=24)动脉血8 ~10 ml,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EPCs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kt及SDF-1表达变化情况;利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尾静脉注射老年EPCs、中青年EPCs(1×107/200 ml)或等体积盐水(PBS组),观察终点时间为28 d,超声心动评价心脏功能,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PCs在梗死心脏的归巢情况,免疫荧光法计数缺血心肌局部血管数量.结果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循环血EPCs数量明显少于中青年组(47.23%±14.92%比89.76% ±7.27%,P<0.001);心肌梗死后老年组Akt磷酸化水平和SDF-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中青年组(Akt:19.04%±6.41%比43.96%±15.91%;SDF-1:25.81% ±6.32%比64.04%±16.35%,均为P<0.001).将EPCs移植至梗死大鼠后,移植的老年EPCs在梗死心脏的归巢数量明显少于移植的中青年EPCs(3.69±1.97/mm2比12.01 ±5.44/mm2,P <0.001).移植老年EPCs的大鼠梗死心脏的血管密度明显少于移植中青年EPCs的大鼠(42±9/mm2 比96±15/mm2,P <0.001).移植老年EPCs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显著低于移植中青年EPCs组(LVEF:58.1%±5.0%比73.8%±7.9%;LVFS:35.4%±3.8%比59.0%±7.6%.均为P<0.001).结论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循环血EPCs数量及其修复功能均不如中青年患者,可能与Akt-SDF-1信号通路受损有关.
张少衡赵岚苏枫郑鹏翔王加红陈楠楠王豪姚建华唐静辉陈德严健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内皮祖细胞信号传导归巢
PI3K信号途径调节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干细胞动员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P13K信号通路对大鼠心脏干细胞(CSCs)动员及其修复损伤心肌的影响。方法: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局部心肌注射Akt抑制剂或等体积二甲基亚砜,分别于术后1周,2周,4周和8周取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kt表达变化情况,利用免疫组化(IH)检测局部心肌CSCs数量变化情况,通过TTC染色检测梗死面积。结果:ELISA结果显示,急性缺血诱导局部心肌Akt表达水平呈进行性升高,IH检测显示心肌局部CSCs数量呈进行增加,2周达高峰,4周后以上各项指标明显回落,心肌梗死面积则逐渐扩展,8周时明显大于其他时间点,Akt抑制剂显著抑制上述各项指标的动态演变,使心肌梗死面积进一步恶化。结论:心肌梗死后缺血心肌可通过Akt信号通路调控梗死心肌局部CSCs动员及其修复梗死心肌。
赵岚张焱严健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脏干细胞信号通路动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