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2007-43)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智胜孙丹邵永胜张应天涂文静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市儿童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儿童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血性
  • 2篇手术
  • 2篇手术范围
  • 2篇脾切除
  • 2篇脾切除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血管
  • 2篇缺血性脑血管...
  • 2篇胃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切除
  • 2篇淋巴结切除术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脑血

机构

  • 3篇武汉市儿童医...
  • 2篇江汉大学附属...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作者

  • 3篇刘智胜
  • 2篇张应天
  • 2篇邵永胜
  • 2篇孙丹
  • 2篇涂文静
  • 1篇冯燕
  • 1篇吴文良
  • 1篇彭开勤
  • 1篇黄穗
  • 1篇徐三清
  • 1篇朱岭
  • 1篇刘帆
  • 1篇夏琨
  • 1篇胡家胜
  • 1篇刘文
  • 1篇余阳
  • 1篇秦增辉

传媒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进展期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特点与手术范围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分析进展期近端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探讨进展期近端胃癌的胃切除范围以及是否需要联合切脾。结果发现,进展期近端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有助于指导手术范围,进展期近端胃癌宜行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术。
邵永胜张应天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切除术脾切除术
儿童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内动脉溶栓治疗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溶栓术对儿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6年12月38例患儿颈内动脉溶栓术前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和评价。患儿年龄9个月~11岁,应用DSA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分别实施颈内动脉溶栓治疗术。溶栓治疗与偏瘫发作时间分别为:1d6例,2d2例,3~5d8例,1~2周8例,~4周4例,1~6个月4例,~12个月3例,>1年3例。治疗方法:采用经皮穿刺插管技术将导管置入患侧颈内动脉行接触法溶栓,术中尿激酶4000~5000U/次,液体量15~20ml,灌注速率1ml/min,低分子右旋糖酐10~15ml,1ml/min。结果24例(63.2%)患儿经颈内动脉溶栓治疗后结合临床综合治疗,1~2周偏瘫有效改善,患肢行走和持物功能恢复;11例(28.9%)偏瘫有所减轻,患肢肌力达到3~4级;3例(7.9%)偏瘫无改善。结论儿童缺血性脑血管病经及时行颈内动脉溶栓术结合临床综合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脑组织供血,促进运动功能快速恢复。
刘帆秦增辉黄穗刘智胜胡家胜孙丹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内动脉溶栓术儿童
进展期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对手术范围的指导意义
2011年
目的分析进展期近端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为进展期近端胃癌的胃切除范围以及是否需要联合切脾提供临床病理学依据。方法选择1989年1月—2010年10月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进展期近端胃癌87例,记录每例患者的淋巴结数目和大小,计算淋巴结总数和平均值,计算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以及No.1~16淋巴结转移率。结果87例手术标本共检出淋巴结4828枚(30—157枚),平均(55.49±20.19)枚/例。其中≤5mm的淋巴结占80.39%(3881/4828)。87例中71例有淋巴结转移。有癌转移的淋巴结中,≤5mm的淋巴结占61.22%(562/918)。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为81.61%,No.1~4和No.7~9淋巴结转移率较高(40.22%-79.31%),而No.12~15淋巴结转移率极低(0—2.30%),No.16淋巴结转移率为14.94%;No.5和No.6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1.84%和14.94%,No.10和No.11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4.48%和19.54%。结论了解进展期近端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有助于指导淋巴结切除术,因为切除No.5~6和No.10~11淋巴结的需要,进展期近端胃癌宜行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术。
邵永胜张应天彭开勤余阳冯燕朱岭刘文吴文良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规律淋巴结大小淋巴结切除术脾切除术
儿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与病因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总结儿童缺血性脑血管病(ICD)的临床特点与病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ICD调查表,包括发病年龄、性别、个人史、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免疫检查、代谢检查等,对武汉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02年2月-2008年6月住院的53例ICD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患儿中,男30例(56.6%),女23例(43.4%);起病年龄为9个月~12岁,其中≤6岁45例(84.9%);患儿分布农村(60.4%)多于城市(39.6%);全年均有发病。53例ICD患儿的首发神经功能障碍中,40例(75.5%)为肢体瘫痪,其中偏瘫32例(60.4%),交替性偏瘫5例(9.4%),单肢瘫3例(5.7%)。颅脑CT/MRI检查显示基底核区缺血病灶27例(50.9%),其次为多脑叶梗死15例(28.3%);磁共振脑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显示40例血管影像异常,其中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受累者最多[21例(52.5%)]。41例(77.4%)明确病因,以感染[13例(24.5%)]最多,其次为烟雾病8例(15.1%)、脑血管畸形5例(9.4%)、头部外伤4例(7.5%);12例(22.6%)病因不明。结论儿童ICD多以肢体瘫痪为首发症状,最常受累的病变部位为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其次为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脑血管畸形等。其发病原因以感染最多见,其次为烟雾病、脑血管畸形和头部外伤等,还有一部分原因不明。
夏琨孙丹涂文静刘智胜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儿童
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的起病方式、梗死部位与病因诊断
2008年
目的探讨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AIS)的起病方式、梗死部位与卒中病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0月在武汉市儿童医院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住院、经头颅影像学证实并诊断为AIS的病例97例。年龄6个月~18岁。按病因分为炎性反应性动脉病组(32例)与非炎性反应性动脉病组(65例)(脑血管畸形、心源性栓塞、血液系统疾病及代谢疾病)。记录二组患儿年龄、起病方式及梗死部位,并将起病方式分为急性与非急性,梗死部位分为基底核区与大脑中动脉主干供血区。采用t检验比较二组AIS患儿平均年龄差异,χ2检验比较二组患儿起病方式与梗死部位差异。结果炎性反应性动脉病组与非炎性反应性动脉病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3P>0.05)。炎性反应性动脉病组中急性起病者10例(31.2%),非炎性反应性动脉病组中急性起病者38例(58.5%),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2P<0.05)。炎性反应性动脉病组梗死灶位于基底核区21例(65.6%),非炎性反应性动脉病组梗死灶位于基底核区28例(43.1%),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1P<0.05)。结论起病方式与梗死部位可以提示儿童AIS的病因诊断。非急性起病、梗死灶位于基底核区的AIS,其病因多为炎性反应性动脉病。
涂文静刘智胜徐三清
关键词:起病方式梗死部位病因诊断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