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13JS122) 作品数:7 被引量:15 H指数:2 相关作者: 赵艳 高楼军 柴红梅 白延涛 孙雪花 更多>> 相关机构: 延安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Cu(Ⅱ)-桑色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荧光体系测定微量Cu(Ⅱ)的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在H2SO4介质中,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增敏剂,微量Cu(Ⅱ)对桑色素的荧光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Cu(Ⅱ)的新方法。当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17nm和497nm时,Cu(Ⅱ)在4.0-20ng/mL浓度范围内与桑色素荧光强度变化值(△F)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0.39ng/mL。对12ng/mL Cu(Ⅱ)进行12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76%。方法可用于不同环境水样中微量Cu(Ⅱ)的测定,回收率在96.1%-102.9%之间。 白延涛 高楼军 李环 乔苗苗关键词:荧光分光光度法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桑色素 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测定痕量锑 被引量:1 2014年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CdTe/CdS量子点(QDs),并基于QDs与锑混合后发生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以CdTe/CdS QDs作为荧光探针检测微量锑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pH值为4.8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中,反应时间为10min时,锑浓度在0.03~2.50μg/mL范围与CdTe/CdS QDs的荧光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9,检出限为2.60×10^-3μg/mL。 赵艳 孙雪花 高楼军关键词:CDTE CDS量子点 荧光猝灭 锑 铁(Ⅲ)的碳量子点荧光猝灭效应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微波法直接在水溶液中制备了碳量子点(CDs),并研究了其荧光性质。重点讨论了铁(Ⅲ)对该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效应,并将其应用于铁(Ⅲ)的测定。实验表明,在pH值为6.4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控制CDs浓度为6.24×10-5 mol/L(以碳计),在常温下反应10min时,于激发波长335nm,发射波长为450nm处进行测定,铁(Ⅲ)浓度与体系荧光猝灭程度(Δ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F=69.816 c+4.813 6,相关系数为0.9987,线性范围为0.004-0.15mmol/L。方法检出限为2.4×10^-4 mmol/L。将体系应用于水样中铁(Ⅲ)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1.5%-2.1%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2%-104%。 赵艳 高楼军 孙雪花 周婷婷 李浩关键词:荧光猝灭 桑色素荧光猝灭法测定水中微量锑 被引量:2 2014年 在B-R缓冲液中,微量Sb(Ⅲ)对桑色素的荧光具有明显的猝灭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Sb(Ⅲ)的新方法。当最大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分别为417 nm和496 nm时,Sb(Ⅲ)的质量浓度在0.004~0.06 μg/mL范围内与桑色素荧光强度的猝灭值△F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9.80×10^-4 μg/mL。对0.02 μg/mLSb(Ⅲ)进行12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31%。方法可用于不同环境水样中微量Sb(Ⅲ)的测定,回收率在98.4%~103.6%之间。 白延涛 高楼军 柴红梅 范樱樱关键词:桑色素 荧光猝灭法 分子荧光法测定富硒盐中的硒含量 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在酸性条件下硒(IV)与DAN(2,3-二氨基萘)反应生成具有强荧光特性的4,5-苯并苤硒脑,其荧光强度与硒的含量成正比。实验表明,在p H值为2.30的氨基乙酸-盐酸缓冲溶液中,加入0.1%DAN 3.00 m L,15.00 m L EDTA-盐酸羟胺混合液,沸水浴加热5 min,用5.00 m L环己烷萃取,在波长521 nm处测定体系荧光强度。线性回归方程为ΔF=89.516c+4.4271,相关系数为0.9925,线性范围为0.1-7.0μg/m L,检出限为1.53×10-4μ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1.6%。该方法用于样品中硒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赵艳关键词:硒 溴酸钾氧化氨基黑10B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钒 2014年 研究了在稀硫酸介质中,痕量钒(V)对溴酸钾氧化氨基黑10B的催化褪色作用,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餐钒的新方法。研究了实验的最佳条件,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08—20.4μg/L,检出限为0.104μg/L,用于水样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赵艳 柴红梅关键词:钒(V) 溴酸钾 氨基黑10B 催化光度法 过氧化氢氧化亚甲基蓝褪色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镍 被引量:1 2015年 在pH 8.00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在100℃加热条件下,痕量镍(Ⅱ)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亚甲基蓝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镍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方法。研究发现,非催化反应吸光度(A0)和催化反应吸光度(A)在655nm处的差值ΔA与镍(Ⅱ)的质量浓度在0.01--0.3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8.6×10-3μg/mL。该催化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为8.2×10-4s-1,表观活化能为66.08kJ/mol。方法用于延河水和自来水厂污水中痕量镍的测定,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2%--1.6%,加标回收率为99%--102%。 赵艳 柴红梅关键词: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镍 亚甲基蓝 过氧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