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05PJ14055)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忠姜华曹谊林卢慕峻董国勤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尿道
  • 4篇膀胱
  • 3篇体外
  • 3篇体外构建
  • 2篇尿道下裂
  • 2篇皮瓣
  • 2篇组织工程化
  • 2篇脱细胞
  • 2篇细胞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 1篇延长术
  • 1篇一期治疗
  • 1篇阴茎
  • 1篇阴茎延长
  • 1篇阴茎延长术
  • 1篇粘膜
  • 1篇粘膜下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无锡市第三人...
  • 1篇上海市组织工...
  • 1篇上海组织工程...

作者

  • 7篇王忠
  • 4篇卢慕峻
  • 4篇姜华
  • 4篇曹谊林
  • 3篇达骏
  • 3篇董国勤
  • 3篇俞斌
  • 3篇蔡志康
  • 2篇周广东
  • 2篇马利民
  • 2篇周娟
  • 2篇蒋跃庆
  • 2篇刘伟
  • 1篇傅强
  • 1篇傅强
  • 1篇殷德明
  • 1篇陈其
  • 1篇潘连军
  • 1篇黄宇烽
  • 1篇王浩

传媒

  • 4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连续Z形皮瓣在阴茎延长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提供一种阴茎延长术中创面修复方法,即连续Z形皮瓣。方法:5例患者年龄为16~34(22.4±7.2)岁,有3例有既往手术史,分别为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包茎"行包皮环切术、隐匿型阴茎行阴茎松解术。采用连续Z形皮瓣行阴茎延长术,解剖并切断阴茎浅悬韧带和部分深悬韧带,皮瓣依次交叉对位,无张力下缝合。根据创面渗出液多少决定是否放置引流。插尿管1~2d,阴茎适当加压包扎,术后8~10d拆线。结果:该5例患者术前阴茎勃起长度为4.0~5.8(4.8±0.8)cm,术后为7.8~9.2(8.4±0.6)cm,有2个中学生术后性格变得开朗,自信心明显增强。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电话随访12~48(22.8±14.9)个月,无阴茎回缩,患者及家属基本满意。结论:对于伴有外生殖器畸形、既往手术后瘢痕、包皮环切手术后的患者,连续Z形切口与传统的倒V形、M形、Z形切口相比,能获得更长的延长距离,解决了皮瓣过紧甚至无法覆盖创面的难题,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潘连军祝黎洁王忠蔡志康达骏董国勤黄宇烽
关键词:阴茎阴茎延长术
聚羟基乙酸作为支架材料体外构建复层膀胱壁结构的探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PGA)作为支架材料并复合成年猪膀胱平滑肌细胞和尿路上皮细胞,体外构建复层膀胱壁结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GA作为支架材料,并以聚乳酸(polylact acid,PLA)塑形。以酶消化法分别获得猪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并体外扩增。以MTT法分别检测P3代膀胱平滑肌细胞(SMC)和尿路上皮细胞(UC)的体外增殖能力。将P3代膀胱平滑肌细胞先接种在支架上,再接种尿路上皮细胞。将细胞-材料复合物体外培养1~2周并行组织学鉴定。结果:酶消化法获得的膀胱平滑肌细胞和尿路上皮细胞经过体外培养仍具有较强的体外增殖能力。细胞材料复合物体外培养1周后形成分层排列结构,包括黏膜上皮层和膀胱平滑肌层。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平滑肌层α-Smooth MuscleActin表达阳性,黏膜上皮层广谱角蛋白表达阳性。而细胞材料复合物继续体外培养至2周,细胞从支架上大量脱落。结论:PGA适合作为复层膀胱壁结构体外构建的支架材料。采用PGA作为支架材料并复合膀胱平滑肌细胞和尿路上皮细胞,可以体外构建出类似复层膀胱壁结构。细胞材料复合物体外培养1周左右较适合进行体内回植修复。
卢慕峻王忠董国勤姜华周广东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膀胱聚羟基乙酸
基因芯片研究尿道下裂的基因表达差异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筛选出与尿道下裂发病相关的基因。方法尿道下裂病人的尿道或包皮组织,年龄配对的包皮过长患儿组织作为对照,提取组织mRNA,合成双股cDNA并纯化,再逆转录成cRNA,生物素标记的cRNA打成碎片后与人类基因芯片进行杂交,计算机工作站自动扫描并记录芯片上的信号强度,转化为EXCEL数据库,总共分析了22000个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发现一组表达有显著差异的基因,包括CYR61,CTGF,ATF3和GADD45。结论这些表达差异的基因可能参与尿道下裂的发生和发展,为进一步研究关键基因提供了依据。
王忠姜华马利民俞斌达骏蒋跃庆
关键词:尿道下裂CYR61ATF3CTGF基因芯片
脱细胞膀胱粘膜下筋膜修复尿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索组织工程方法在尿道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将12只雄兔作为实验对象,切除部分尿道的全周粘膜,长度分1cm以内(Ⅰ组)和2cm以上(Ⅱ组)两组,将制备完成的同种家兔膀胱粘膜下脱细胞筋膜用可吸收线,缝合到尿道缺损处,术后2周、6周分别处死一批实验对象,通过尿道造影,大体观察,修复段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研究和免疫组化等来研究修复段尿道的解剖和组织学变化。结果Ⅰ组仅1只(1/6)发生尿瘘,其余尿道造影显示尿道基本通畅;而Ⅱ组4只(4/6)发生狭窄(不伴尿瘘),1只(1/6)发生尿瘘;术后2周两组植入筋膜依然存在;术后6周时,尿道植入筋膜已降解,Ⅰ组的修复段尿道已全部被宿主自身粘膜所覆盖,粘膜光洁完整,管腔无明显狭小;Ⅱ组的修复段尿道中间苍白增厚,致密坚硬且管腔狭小。结论单纯脱细胞膀胱粘膜下筋膜能修复短距离兔尿道缺损,而对长距离缺损修复效果不理想。
傅强邓辰亮殷德明崔磊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尿道膀胱
人包皮脱细胞基质组织工程化尿道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为人包皮脱细胞基质作为尿道组织工程修复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制备人包皮脱细胞基质,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细胞毒性以及体内实验,检验其作为尿道材料的安全性和组织相容性。结果:制备的人包皮脱细胞基质,细胞去除完全,用原代包皮上皮细胞测定其细胞毒性,结果显示细胞相对增值率在75%~99%之间,细胞毒性为1级,符合国家标准,回植体内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人包皮脱细胞基质与尿路上皮细胞结合完好,正常尿道复层结构层次逐步恢复。结论:人包皮脱细胞基质抗原性低,相容性好,可以作为组织工程尿道的支架材料。
姜华马利民周娟卢慕峻蔡志康王浩达骏陈其王忠
关键词:包皮脱细胞基质尿道
Duckett术式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横裁包皮带蒂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2003年~2007年采用Duckett术式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患者20例,年龄2~22岁,平均11.3岁,其中阴茎体型3例,阴茎阴囊型17例;另外收集同期行膀胱粘膜代尿道术尿道下裂30例,年龄7~34岁,平均16.1岁,其中阴茎体型10例,阴茎阴囊型16例,会阴型2例,阴囊型2例。膀胱粘膜术全部行膀胱造瘘及留置尿道支架管,Duckett术仅留置尿道支架管。结果:Duckett术:1次手术成功17例(85%),术后尿瘘2例(10%),尿道狭窄1例(5%),2例尿瘘术后6个月修补成功,人均手术次数为1.1次;膀胱粘膜代尿道术:手术均分二期完成,手术成功26例(86.7%),术后尿瘘3例(10%),尿道狭窄1例(3.3%),再次手术修补瘘口治愈,人均手术次数为2.1次。2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后基本痊愈。结论:Duckett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效果良好,手术成功率与其他术式相近、术后并发症低,与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相比,术后阴茎外观更满意,主要优点是一次完成手术。
俞斌周娟王忠蔡志康董国勤蒋跃庆姜华
关键词:尿道下裂DUCKETT术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
组织工程化膀胱平滑肌结构的体外构建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利用组织工程方法在体外初步构建膀胱平滑肌结构。方法置备膀胱脱细胞基质移植物(BAMG)并以HE和Masson染色进行支架材料评价。酶消化法获得膀胱平滑肌原代细胞,分别以免疫荧光和RT-PCR进行细胞鉴定。经过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将P3代膀胱平滑肌细胞接种在BAMG上。结果支架上的膀胱平滑肌细胞经过体外培养4周后形成多层结构,同时免疫组化检测α-SmoothMuscleActin表达阳性。结论运用组织工程方法能够在体外进行膀胱平滑肌结构的初步构建,为进一步膀胱组织工程修复奠定技术基础。
卢慕峻王忠傅强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组织工程化膀胱平滑肌细胞体外构建细胞鉴定酶消化法
组织工程尿道粘膜的体外构建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利用组织工程方法在体外构建形成尿道粘膜结构。方法:酶消化法获得猪膀胱尿路上皮细胞(UC),以免疫荧光和RT-PCR方法进行UC鉴定。制备膀胱脱细胞基质移植物(BAMG)作为支架材料,以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和扫描电镜进行评价。经过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将P3代UC接种在BAMG上。结果:BAMG支架上的UC经过体外培养1周后即可形成沿基膜排列的复层上皮结构。扫描电镜显示细胞-材料复合良好,免疫组化检测支架上的UC广谱角蛋白表达阳性。结论:运用组织工程方法能够在体外快速进行尿道粘膜上皮结构的初步构建,为进一步临床修复诸如尿道下裂、尿道狭窄等尿道缺损奠定技术基础。
卢慕峻王忠周广东俞斌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尿路上皮细胞尿道粘膜膀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