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200924)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成岗高艳粟亦农徐寿喜刘濮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毫米波
  • 2篇高功率毫米波
  • 1篇致死
  • 1篇生物电磁学
  • 1篇皮肤损伤
  • 1篇皮肤温度
  • 1篇热效应
  • 1篇微波
  • 1篇小鼠
  • 1篇急性
  • 1篇辐照
  • 1篇比吸收率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电...

作者

  • 3篇高艳
  • 3篇张成岗
  • 2篇徐志伟
  • 2篇任长虹
  • 2篇吴永红
  • 2篇袁广江
  • 2篇刘濮鲲
  • 2篇徐寿喜
  • 2篇粟亦农
  • 1篇李稚锋
  • 1篇李志慧

传媒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生物电磁剂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从理论剂量学和实验剂量学两方面概述生物电磁剂量学的研究现状,分别以低功率的手机辐射和高功率毫米波辐射的剂量学研究为例,介绍生物电磁剂量学的新进展,并展望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旨在为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电磁辐射剂量学研究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高艳张成岗
关键词:生物电磁学比吸收率微波毫米波
高功率毫米波持续急性照射对小鼠行为变化和致死效应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高功率毫米波持续急性照射对小鼠行为和致死的影响。方法使用频率为34.1GHz、最大输出平均功率为20W的高功率毫米波源,分别连通4种角锥喇叭天线垂直辐照动物全身。采用视频监控系统实时跟踪记录动物受毫米波辐照后的行为学变化;采用红外辐照仪实时记录动物背部体表温度变化,并进行量效关系分析。结果 4种角锥喇叭天线持续辐照可导致小鼠行为出现一系列类似变化特征,但不同毫米波参数下出现剧烈反应阈值的时间不同,同时小鼠体表温度也出现明显上升。随着辐照时间延长,小鼠最终趋于死亡,同时体表温度上升达到最大值(体温增幅高达18.43℃)。结论高功率毫米波辐照所导致的热效应是主要的致伤和致死因素,受照射小鼠剧烈反应和死亡时间与输出平均功率大小和辐照距离长短密切相关。
徐志伟吴永红袁广江高艳任长虹李稚锋徐寿喜粟亦农刘濮鲲张成岗
关键词:高功率毫米波皮肤温度
高功率毫米波急性持续辐照对小鼠皮肤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高功率毫米波(HPMMW)对急性持续辐照致死小鼠皮肤的损伤效应。方法使用34.1 GHz毫米波源,分别连通4种角锥喇叭天线垂直辐照小鼠背侧,输出平均功率分别为5、10、12W,辐照距离分别为角锥喇叭天线垂直下方10、20mm,持续辐照直至小鼠死亡。取辐照区域皮肤并立即置于4%甲醛溶液中固定。制备石蜡切片,经HE、天狼猩红染色后进行图像采集,使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Plus)定量分析皮肤各层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受辐照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皮肤损伤,其中喇叭天线HD-320HA24.12辐照组小鼠存活时间较长,皮肤表现为慢性损伤,真皮胶原纤维密度降低、消失,皮下脂肪层变薄甚至消失,肌细胞排列稀疏等。喇叭天线HD-320HA23.16组小鼠存活时间最短,皮肤表现为严重急性损伤,真皮层胶原纤维密度增加甚至无间隙,肌细胞排列稀疏等。喇叭天线HD-320HA9.49和HD-320HA9.92的损伤类型与急性损伤类似。结论 HPMMW急性持续辐照可导致小鼠皮肤损伤,其中高强度辐照可导致皮肤急性损伤,而低强度辐照可导致皮肤慢性损伤,所造成的皮肤损伤可深达小鼠皮下深层组织,各组肌肉层的损伤程度基本相同,真皮层的损伤形式与HPMMW的作用强度和时间有关。真皮层纤维组织及皮下肌细胞的密度和分布形式可作为评价皮肤损伤程度的指标,为深入研究毫米波对皮肤的损伤规律和机制提供依据,并为电磁辐照生物效应的定量化研究提供参考。
高艳袁广江李志慧吴永红任长虹徐志伟徐寿喜粟亦农刘濮鲲张成岗
关键词:高功率毫米波热效应皮肤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