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三重三优”学科人才建设基金(2005312)

作品数:11 被引量:110H指数:5
相关作者:赵忠新张红菊黄流清吴惠涓李雁鹏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河南省人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三重三优”学科人才建设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睡眠
  • 5篇睡眠剥夺
  • 5篇睡眠障碍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评估
  • 2篇应激
  • 2篇入睡和睡眠障...
  • 2篇失眠
  • 2篇皮质
  • 2篇海马
  • 1篇低通气
  • 1篇低通气综合征
  • 1篇多导睡眠描记...
  • 1篇多导睡眠仪
  • 1篇血清皮质醇
  • 1篇延髓
  • 1篇眼运动
  • 1篇氧化性应激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疗法

机构

  • 1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赵忠新
  • 4篇黄流清
  • 4篇张红菊
  • 4篇吴惠涓
  • 3篇庄建华
  • 3篇李雁鹏
  • 3篇张鹏
  • 1篇彭华
  • 1篇张杰文
  • 1篇叶伟民
  • 1篇冯晶

传媒

  • 4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第2届中国睡...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10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睡眠剥夺与应激被引量:2
2007年
张红菊赵忠新
关键词:睡眠剥夺应激生理过程生活节奏睡眠功能睡眠量
睡眠期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的诊断要点与治疗
2007年
睡眠期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包括睡眠期运动异常性疾病及部分内源性睡眠疾病,具有多种临床类型,极易与癫痫混淆,导致误诊和误治。因此,此类疾病的诊断及其治疗具育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红菊赵忠新
关键词:入睡和睡眠障碍
失眠的治疗药物及其使用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56
2007年
治疗失眠的药物研究及失眠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有苯二氮(?)类药物和非苯二氮(?)类药物(如吡唑嘧啶类、吡咯环酮类、GABA受体激动药及其再摄取抑制药等)以及其他有助于睡眠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细胞因子、褪黑素及激素类药物)等;新型催眠药物的研制为失眠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根据失眠的不同形式和不同病因选择治疗药物;失眠的药物治疗应个体化,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短期用药;对于慢性失眠,目前采用"按需治疗"方法正在取代持续使用镇静催眠药物。
赵忠新张红菊黄流清
关键词:睡眠障碍药物疗法
失眠的临床诊断与疗效评估方法被引量:16
2007年
诊断失眠的基本条件是病人存在睡眠始发和(或)睡眠维持发生障碍,导致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不能满足生理需要,并且影响白日的功能。失眠的诊断方法通常包括:问诊(睡眠现状、睡眠习惯、睡眠卫生和药物使用情况);仔细的体格检查能够排除可能存在的躯体疾病相关性失眠;客观评估方法(多导睡眠图、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夜帽、微动敏感床垫、肢体活动电图)和评估量表等。熟练掌握并合理选择应用和综合分析这些结果,能够为失眠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重要帮助。
赵忠新吴惠涓黄流清
关键词:多导睡眠描记术量表疗效评估
α-硫辛酸对睡眠剥夺所致的大鼠脑中IRE1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及抗氧化药物干预对大鼠皮质、海马中抑制阻抗性酯酶1(IRE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睡眠剥夺组。对照组分为空白对照组(CC,n=10)和实验环境对照组(TC,n=10)。睡眠剥夺组制作不同时间睡眠剥夺大鼠模型(SD,n=120),分为用药组(25mg.kg-1.d-1α-硫辛酸)和非用药组,每组按不同睡眠剥夺(SD)及恢复时间(RS)随机分为6小组:SD1d、SD3d、SD5d、SD7d、SD7d/RS6h、SD7d/RS12h(n=10)。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RE1转录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RT-PCR结果发现大鼠海马、皮质中IRE1mRNA表达量在CC组和T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SD组明显升高(P<0.05),用药后随之减少。将用药组分别与非用药组相应时间点作一一比较,在睡眠剥夺5、7d及恢复睡眠后6、12h各时间点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无统计学意义。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有棕黄色阳性细胞表达,各组间的表达水平与RT-PCR结果一致。结论:α-硫辛酸能够降低睡眠剥夺大鼠脑内IRE1的表达,为睡眠剥夺的抗氧化治疗研究提供了依据。
冯晶赵忠新
关键词:睡眠剥夺内质网海马Α-硫辛酸氧化性应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7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引起患者认知障碍,其发生机制主要与睡眠结构紊乱以及慢性反复性可逆性低氧有关.而缺氧敏感区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则可能是认知障碍产生的病理基础。初步研究表明OSAHS认知障碍表现为全面认知功能缺损,且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AD)有一定的相关性。近年来.神经影像技术的应用拓展了认知功能的评估手段.但仍有待建立一套特异性高、操作性强的临床评价体系。早期积极治疗OSAHS可减缓认知障碍的发生,但仍缺乏认知障碍的针对性治疗。儿童OSAHS的发病并不少见且可能影响到儿童的认知行为发育,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张鹏赵忠新
关键词:通气不足
夜间不同时间睡眠剥夺对健康男性血清皮质醇及焦虑情绪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研究夜间两种不同时间的短期睡眠剥夺(SD)后健康青年男性血清皮质醇及焦虑情绪的变化,探讨轮班对机体生理节律的影响。方法SD分为两种方式:下半夜SD(24h允许睡眠时间0:00~3:00)和上半夜SD(24h允许睡眠时间3:00~6:00)。筛选10名健康青年男性先进入下半夜SD阶段,经过8天正常睡眠洗脱后,再进入上半夜SD阶段。每个SD阶段包括6天,即实行SD前1天、连续实行SD4天和恢复性睡眠1天。每个SD阶段中每日晨7:00抽取空腹血检测血清皮质醇浓度,同时进行状态焦虑量表评分。结果两种方式的SD均可引起皮质醇浓度下降(P<0.05);对同时间进程的皮质醇浓度进行配对t检验,发现SD4天后,下半夜SD的皮质醇浓度与上半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睡眠1夜后两组的皮质醇浓度均上升至基线水平(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下半夜SD时受试者的皮质醇浓度与SD天数呈负相关(r=-0.9547,P=0.012),上半夜SD时受试者的皮质醇浓度与SD天数无相关性(r=-0.3269,P=0.591)。两种方式SD的焦虑状态评分增高(P<0.01),且与SD天数呈正相关(下半夜SD:r=0.9903,P=0.001;上半夜SD:r=0.9460,P=0.015);恢复睡眠1夜后两组焦虑状态评分亦迅速下降,但仍然高于基线水平(P<0.05)。结论下半夜SD导致血清皮质醇的分泌减少更为明显,提示不同睡眠时间窗睡眠缺失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活性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在设计社会轮班系统时,应尽量避免在3:00~6:00进行睡眠剥夺,以保护人体的正常生理节律。
吴惠涓赵忠新黄流清叶伟民庄建华张鹏李雁鹏
关键词:睡眠剥夺皮质醇焦虑
午睡对健康男性青年描述性记忆和精神运动警觉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午睡对健康男性青年描述性记忆和精神运动警觉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6名健康男性(22.33±0.89岁)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首日13:00进行午睡1小时;次日午睡增加认知测试:第3日仅做认知测试。测试内容为描述...
吴惠涓赵忠新庄建华黄流清
文献传递
两种不同时间睡眠限制模式对健康男性睡眠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短期夜间睡眠限制对健康青年男性睡眠结构的影响,并比较两种不同的睡眠限制模式之间的差异。方法:筛选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 (21.9±1.2岁)进行睡眠限制试验。试验分为两部分:上半夜睡眠限制期(24h 允许睡眠时...
吴惠涓赵忠新庄建华张鹏
关键词:多导睡眠仪慢波睡眠
文献传递
睡眠知觉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彭华赵忠新
关键词:入睡和睡眠障碍知觉障碍昼夜节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