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A0703)

作品数:7 被引量:183H指数:5
相关作者:杨清培刘骏王兵王燕赵广东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土壤呼吸
  • 1篇动态特征
  • 1篇冻融交替
  • 1篇优势种
  • 1篇优势种群
  • 1篇中国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 1篇生态位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水分
  • 1篇碳储量
  • 1篇碳分配
  • 1篇碳库
  • 1篇碳密度
  • 1篇碳平衡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种群

机构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3篇刘骏
  • 3篇杨清培
  • 2篇赵广东
  • 2篇王传宽
  • 2篇杨光耀
  • 2篇王燕
  • 2篇王兵
  • 1篇包青春
  • 1篇马向前
  • 1篇于芬
  • 1篇施建敏
  • 1篇余定坤
  • 1篇邓宗富
  • 1篇张全智
  • 1篇郭浩
  • 1篇季春峰
  • 1篇宋庆妮
  • 1篇王庆丰
  • 1篇谭立何

传媒

  • 2篇江西林业科技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江西齐云山福建柏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动态特征被引量:4
2010年
用径级代替年龄的方法,将群落分成4个龄级层片,并采用Hurlbert生态位宽度指数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柏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随年龄增长,优势种群、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平均重要值逐渐增加,平均生态位宽度和平均重叠度呈下降趋势,而生态位分离种对逐渐增加.同时,少数物种优势度越来越明显.福建柏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表现出"高-低-高"的V型变化趋势,且与之生态位重叠的伴生树种逐渐减少,而生态位分离种数逐渐增加.这说明福建柏与伴生树种由资源竞争逐渐走向资源利用互补,从而形成相互适应的相对稳定的森林群落.
杨清培季春峰杨光耀刘骏黄声亮
关键词:福建柏优势种群生态位
6种温带森林碳密度与碳分配被引量:39
2010年
量化森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是森林碳循环和陆地生态系统模型的重要研究内容.采用样地清查和异速生长方程法测定了相同气候条件下林龄相近(42-59年生)的6种典型温带森林类型(杨桦林、硬阔叶林、红松林、兴安落叶松林、杂木林和蒙古栎林)的碳密度和碳分配格局.结果表明,所处的立地条件和植被组成不同的6种温带森林,其生态系统组分碳密度(除碎屑碳库外)差异不显著,但用林分胸高断面积标准化之后则存在显著差异.6种温带森林的总碳密度在186.9-349.2tC/hm^2之间波动;其中,植被碳密度、碎屑碳密度和土壤碳密度分别在86.3-122.7,6.5-10.5和93.7-220.1tC/hm^2之间波动,占总碳密度的(39.7±7.1)%(均值±标准差),(3.3±1.1)%和(57.0±7.9)%.在植被碳库中,乔木层占99%以上.叶生物量、中细根(直径〈5mm)生物量、根冠比、中细根生物量与叶生物量之比分别在2.08-4.72tC/hm^2,0.95-3.24tC/hm^2,22.0%-28.3%,34.5%-122.2%之间波动.6种森林中,红松林的叶生产效率(总生物量与叶生物量之比)最低(22.6g/g),兴安落叶松林的中细根生产效率(总生物量与中细根生物量之比)最高(124.7g/g).除蒙古栎林外,其他5种森林的中细根碳密度(包括死活中细根量)均随土壤层次加深而下降;而蒙古栎林的中细根碳密度的垂直分布却有下移趋势.两种人工林(红松林和兴安落叶松林)的粗木质残体碳密度显著低于4种天然林.本研究指出,特定森林碳分配格局的分异主要受植被类型、经营历史、局域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有效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同时也为温带森林碳循环模型提供了重要的构建和校验参数.
张全智王传宽
关键词:碳储量碳库碳分配根冠比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8年
碳平衡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的重要性出发,对植被、枯落物、土壤碳库及土壤呼吸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兵王燕赵广东包青春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固碳能力土壤呼吸
竹笋保鲜贮藏技术研究综述被引量:6
2011年
在回顾竹笋采后品质变化规律及机理的基础上,综述防止微生物侵染、降低生理活性、防止水分流失等多项及配套保鲜技术的研究成果,并提出竹笋保鲜的发展方向。
杨清培杨光耀刘骏施建敏于芬
关键词:竹笋保鲜贮藏
移栽自不同纬度的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林的春季土壤呼吸被引量:9
2008年
以往的土壤呼吸(RS)研究大多集中于生长季,而对非生长季RS的认知甚少。常见于中高纬度地区的春季土壤冻融交替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事件,是RS年内变化格局的转折期。但是春季冻融交替期间RS的动态规律及其机理过程尚缺乏了解。研究以我国北方森林的优势类型——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林为对象,在其自然分布区内,将地处4个纬度(处理)的8年生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整体移至其分布区的南缘,以模拟气候暖化对RS及其组分的影响。在春季土壤冻融交替时期,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和根系排除法测定了移栽自不同纬度的落叶松林的RS和异养呼吸(RH)及其相关的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RS与温度的耦联关系随土壤解冻进程而变化。在解冻初期和中期,RS的日进程与温度解耦联,但在土壤完全解冻后却强烈地依赖于土壤温度。从整个土壤解冻过程看,4个处理的RS和RH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相关极显著(R2=0.569~0.743,P<0.001)。解冻的初期和中期的RS基本上来自RH组分,土壤根际呼吸(RR)到4月底才出现。RS和RH均受到实验处理、解冻时期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RS和RH的平均值随着解冻的进程而增大,而且RS与RH之间的差异也随之增大。RS波动在0.50~3.30μmolCO2m-2s-1之间;而RH则波动在0.52~3.04μmolCO2m-2s-1之间。在相同气候条件下,4个处理RS有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且RS对土壤温度的响应程度也随纬度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意味着土壤解冻期间来自纬度较高的兴安落叶松林的R对气候变暖方案的响应可能更为强烈。
王庆丰王传宽谭立何
关键词:冻融交替土壤呼吸纬度梯度
江西大岗山3种林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被引量:113
2008年
对江西大岗山林区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和毛竹林土壤的容重、孔隙度、持水量和贮水量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容重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0~80cm的土层中,杉木人工林、常绿阔叶林和毛竹林的土壤容重分别为1.29g/cm^3,1.24g/cm^3和1.20g/cm^3。(2)随土层深度的增加,3种林型土壤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逐渐降低。(3)在0~80cm的土层中,常绿阔叶林的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毛竹林次之;而常绿阔叶林土壤的毛管孔隙度最小,毛竹林最大。(4)在0~80cm的土层中,3种林型土壤的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均为毛竹林〉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在0~80cm的土层中,3种林型土壤的现有贮水量和饱和贮水量均为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毛竹林。(5)毛竹林在0~40cm土层中,土壤物理性质明显优于另外两种林分。
王燕王兵赵广东郭浩马向前邓宗富
关键词: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光皮桦生长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根据光皮桦天然群落样地调查资料,选择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光皮桦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均可采用Schumacher(苏玛克)方程Y=ae-b/t进行较好拟合,并由此推导其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的成熟年龄分别为第47年、40年和102年。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光皮桦生物学特征和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参考。
梁跃龙吴钦树杨清培余定坤宋庆妮刘骏
关键词:光皮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