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8DZ1208002)

作品数:1 被引量:25H指数:1
相关作者:黄皇王文婷崔玉雪谢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生物除臭
  • 1篇填埋
  • 1篇填埋场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除臭剂
  • 1篇微生物群落
  • 1篇微生物群落结...
  • 1篇恶臭
  • 1篇恶臭气体
  • 1篇臭气
  • 1篇除臭

机构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环境工程...

作者

  • 1篇谢冰
  • 1篇崔玉雪
  • 1篇王文婷
  • 1篇黄皇

传媒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用于填埋场恶臭气体控制的微生物除臭剂筛选及其除臭机制研究被引量:25
2014年
从上海市老港垃圾填埋场的污泥和垃圾渗滤液中分离筛选得到数株具有较强除臭能力的菌株,并制成复合微生物除臭剂,考察了该除臭剂对污泥和垃圾释放NH3以及恶臭气体浓度等的去除效果,并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该除臭剂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初步探究其除臭机制。结果表明:(1)实验室小试时,48h,复合微生物除臭剂对污泥释放NH3的去除率维持在30%~45%,对垃圾释放NH3的去除率维持在25%~35%,去除效果好于EM菌剂。(2)污泥中转码头100t污泥中试试验表明,在复合微生物除臭剂投加量为0.5t条件下,24h后复合微生物除臭剂对NHs的去除率达到37.5%,恶臭气体浓度下降了19.1%。(3)PCRDGGE结果显示,复合微生物除臭剂的优势菌种为产碱杆菌、芽孢杆菌和显核菌,与EM菌剂差异较明显,且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EM菌剂。其除臭机制可能为化学吸收与微生物降解、抑制的联合作用除臭。
崔玉雪郭广寨黄皇王文婷陈浩泉谢冰
关键词:填埋场恶臭气体微生物除臭剂微生物群落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