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Y106140XBL)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王洁谢树莲王菊芳李欣李文建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栅藻
  • 1篇四尾栅藻
  • 1篇碳离子辐照
  • 1篇突变
  • 1篇抗氧化
  • 1篇抗氧化活性
  • 1篇活性
  • 1篇光合色素
  • 1篇高产
  • 1篇SOD
  • 1篇SP
  • 1篇MDA

机构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西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作者

  • 1篇孙永亮
  • 1篇李文建
  • 1篇袁程
  • 1篇李欣
  • 1篇杨晓红
  • 1篇范勇
  • 1篇胡光荣
  • 1篇王菊芳
  • 1篇谢树莲
  • 1篇王洁
  • 1篇张蕾
  • 1篇李福利

传媒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碳离子辐照对四尾栅藻光合色素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探讨重离子辐照对微藻的生物学效应,实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碳离子辐照(10~80Gy)对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光合色素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测定了辐照后短期内其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1)较低剂量(10~20Gy)辐照后,光合色素含量变化较小或无显著变化,中等剂量(40—60Gy)辐照后,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升高,之后又回落,恢复至正常水平,高剂量(80Gy)辐照后,光合色素含量明显降低,不能恢复正常;(2)低剂量(10Gy)辐照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8h后出现回落,到24—48h时,回升至正常水平,较低剂量(20Gy)辐照后,MDA含量瞬时有所下降,到24—48h时,回升至正常水平,中等至高剂量(40—80Gy)辐照后,MDA含量降低,24~48h时显著升高,不能恢复正常;(3)低剂量(10Gy)辐照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上升,8h后出现回落,恢复正常,中等剂量(20~60Gy)辐照后,SOD活性显著上升,到48h时回落至正常水平,高剂量(80Gy)辐照后,SOD活性无明显上升,到48h时,活性明显降低,不能恢复正常。
王洁李欣孙永亮王菊芳李文建谢树莲
关键词:碳离子辐照四尾栅藻光合色素MDASOD
高产油突变藻株Desmodesmus sp.D90G.19的光合作用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Desmodesmus sp.S-1藻株经重离子诱变后得到的-株突变体D90G.19,较其野生型的油脂产率提高了20.6%;同时对野生型和突变株的光合放氧速率,色素组成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进行了分析。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D90G-19的光合作用有如下特点:1.D90G.19的光饱和点为500gmol/(m2·s),无论是在强光还是在弱光下,D90G-19的光合作用效率都显著高于其野生型;2.突变体D90G.19对高温的适应性比野生型强:3.在弱碱性条件下,D90G-19的光合效率的提升较之野生型更为显著。培养D90G-19的最佳光照强度应在250~400μmol/(m2·s)之间,最适温度在25~30℃,培养液pH值则以弱碱性为宜(7〈pH≤8)。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数据表明,突变体D90G-19的光合作用系统在强光下的损伤程度小于野生型,能够耐受更高的光强胁迫。
张蕾胡光荣范勇袁程杨晓红李福利
关键词:SP叶绿素荧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