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30-005) 作品数:61 被引量:281 H指数:9 相关作者: 吴胜和 张佳佳 林煜 姜汉桥 肖康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天文地球 经济管理 自然科学总论 更多>>
大孔道内流体流动规律的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3 2014年 油藏大孔道内部形态结构既不同于多孔介质也不同于常见管道,因此,大孔道内流体流动规律也应不同于常规渗流及粗糙管流,为方便表述,本文定义流体通过大孔道的流动为"洞流"。为深入研究大孔道洞流规律,以因次分析法为基础,建立大孔道洞流规律物理模型的相似准数,通过采用不同比例目数的砂粒,制备了9个大孔道洞流规律物理模型,研究不同壁面突出度条件下大孔道的压降及流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量的增加,9个不同突出度大孔道洞流物理模型的流体流动阻力压力梯度均随流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突出度越大,压力梯度的增幅越大;当流速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大孔道洞流规律由线性流转变为非线性流;在相同横截面积及相同流动截面积条件下,洞流的压降梯度小于渗流,但大于粗糙管流。 顾文欢 刘月田 杨宝泉 尚凡杰 苑志旺关键词:大孔道 物理模拟 渗流 管流 疏松砂岩注水破裂机理及完整性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常规的注水压力设计仅考虑裂缝开裂的压力,不能预测长期注水过程地层岩石物理参数及地应力的变化。从疏松砂岩注水过程近井筒周边受力分析入手,分析地层周边地应力及岩石力学性质变化,得到疏松砂岩在注水过程中拉伸及剪切破坏机理;并根据有效应力概念预测出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通过分析长期注水过程油藏及上覆盖层岩石物理性质及地应力的变化,建立以盖层的剪切破坏、拉伸破坏和断层的重新开启为依据的注水完整性分析模型。以乌干达Buffalo油田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地层参数及应力变化及不同注水压力敏感性分析,确定了该油田的安全注水压力,通过该方法大大提高了注水能力,在保证注水安全的情况下,为油田的增产增注提供了保障。 刘兆年 周建良 文敏 杨玉贵 隋先富关键词:疏松砂岩 注水 完整性 数值模拟 基于深水浊积水道构型的流动单元分布规律 被引量:24 2015年 深水浊积水道发育位置与形成过程复杂,目前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其沉积机理和模式的研究。相对于陆上沉积,这些研究成果尚不能高效地运用到油气田开发中。因此,将构型模式与流动单元研究相结合的意义重大,表现为:1已有的构型级次的划分能够有效地指导流动单元渗流屏障和连通体的层次分析;2已有的沉积模式研究能够约束流动单元的分布规律;3二者的结合能将构型模式研究成果运用到油气田开发中。为此,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深水浊积水道储层为例,在储层构型级次划分的基础上,分级次识别了渗流屏障和连通体;并运用多参数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将储层划分为A,B,C,D 4类流动单元;最后,在构型模式的指导下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单井解释及单一水道剖面与复合水道平面的流动单元分布特征研究,并以此指导油气田开发。研究表明:在单一水道级次,不同类型的单一水道内部流动单元发育类型和分布特征存在差异,流动单元的分布规律受控于不同单一水道类型的分布规律;在复合水道级次,水道体系不同时期水道迁移与叠置样式的差异,造就了流动单元平面分布特征的差异性。 万琼华 吴胜和 陈亮 林煜 梁杰 张佳佳 路瑶关键词:渗流屏障 连通体 浊积水道 尼日尔三角洲 尼日尔三角洲富泥型浊流沉积储层特征 2021年 西非尼日尔三角洲F区发育深水沉积体系,储层以砂泥岩薄互层为主,与尼日尔三角洲典型深水沉积储层差异较大。为厘清研究区砂泥岩薄互层沉积成因、沉积特征及储层品质主控因素,通过岩相识别及分类,识别出4类10种岩相。基于岩相分析岩石类型及沉积构造,结果表明,研究区是在限制性环境转变为半限制—非限制性环境中发育的远端极低能—低能富泥型浊流沉积。构造坡度的变化及限制性环境的减弱导致浊流流速减弱,沉积物在陆坡上沉积形成浊积水道-天然堤复合体。水道是主要的储集空间。不同期次水道-天然堤沉积体表现为垂向加积、侧向迁移,晚期沉积体会侵蚀早期沉积体。储层为极细粒至细粒长石砂岩和亚长石砂岩,物性较好,为中高孔渗储层。由于薄层泥岩夹层普遍存在,储层品质及储层连通性受到一定影响。 陈国宁 陈筱 李晨曦 段瑞凯 康博韬关键词:砂泥岩薄互层 尼日尔三角洲 高含水期水平井挖潜物理模拟 被引量:5 2012年 结合油藏渗流与水平井筒内流体流动的耦合性,以水驱油相似原理为基础,建立三维油藏物理胶结水平井多层模型,并从其微观孔隙特征及油水渗流特征等方面与实际油藏进行对比.以物理模型为基础,从动态变化指标及油水分布特征等角度研究不同挖潜方式在高含水期挖潜效果的差异性,总结水平井挖潜提高采收率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交错井网及正韵律储层的条件下,高含水期剩余油多富集于井组中心储层顶部区域;高含水期应用水平井进行挖潜剩余油,其在多个动态变化指标上优于直井,并且水平井对井组边角区域及储层中下部位剩余油的控制能力也较强;水平井与常规井网的不同配置关系对挖潜效果有较大影响,水平井挖潜动态也随着含水率上升呈现不同的规律. 肖康 姜汉桥 李俊键 曾显香 李宜强关键词:高含水 提高采收率 水平井 物理模拟 深水浊积砂岩油藏滞留水发育特征及成因模式——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区E油田为例 2022年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区E油田B油组为浊积水道与朵叶复合体沉积,静、动态资料综合分析显示B油组发育滞留水。综合地震、动态测试等资料,总结了B油藏滞留水发育特征:滞留水可导致油藏油水系统复杂化,同一油水系统内可出现不同的油水界面;MDT测压分析显示发育滞留水的油藏一般具有统一的油线;干扰测试等动态资料显示发育滞留水的油藏虽然油水界面有差异但具有整体连通性。进一步分析了B油组滞留水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延伸提出了5种油藏滞留水成因模式,并探讨了准确认识滞留水油藏模式对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意义。 张旭 段瑞凯 陈国宁 卜范青 康博韬 郜益华关键词:油藏 尼日尔三角洲 海上带油环高含CO_2凝析气藏的高效开发 被引量:4 2012年 A油田东三段Ⅰ油组是带油环凝析气藏,其凝析气顶高含CO2、高含凝析油,油环跨度小,油柱高度低,边底水能量弱,以Eclipse数值模拟技术对该油田进行合理开发方式优选、开发井型井位比选及提高采收率措施评价,形成一套此类凝析气藏高效开发的模式.结果表明:对于弱边水高含CO2、高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循环注气保持凝析气顶压力开发是最为合理的开发方式;对于小跨度、低油柱高度的油环,水平井平行气油界面且距气油界面油柱高度处是最为合理的开发井型和井位;对于"趾跟效应"和储层非均质性引起的水平井非均匀流动,ICD(Inflow Control Device)控气避水技术是最为有效的减缓气水突进的措施. 余华杰 朱国金 田冀 谭先红 马佳关键词:凝析气藏 基于地震信息的相控建模方法优化 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少井情况下变差函数难以确定,常规相控随机建模不确定性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信息的相控建模方法。该方法采用确定的沉积微相作为约束,将同一微相内的地震属性与测井数据作为已知样点用于变差函数分析,然后将地震属性、测井数据作为输入数据,通过分相模拟建立三维储层参数模型。AKPO油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增强了变差函数选择的依据,降低了储层参数建模的不确定性。 高云峰 乐靖 范洪军 刘振坤 许磊关键词:地震信息 相控建模 变差函数 固相沉积模型在高凝油藏注水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15年 传统的油-水两相热采模型在进行高凝油注水开发的数值模拟过程中,仅能考虑黏度和相对渗透率曲线随温度变化的影响,而无法表征蜡的固相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的伤害,这种物性变化也是应用不同温度下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前提。为弥补两相热采模型中的这一缺陷,提出了利用固相沉积模型模拟高凝油藏开发,建立了油-水-固三相的热采数值模拟方法,通过与两相热采模型的模拟结果对比,表明蜡沉积对储层渗透率的伤害是高凝油田早期注水开发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同时结合热采模型获得了不同注水温度下蜡沉积半径及伤害程度等的定量认识,对更好地研究和预测高凝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姜彬 邱凌 刘向东 杜定宇 李雪 李珂 陈翰关键词:高凝油 蜡沉积 固相沉积 热力采油 深水浊积砂岩油田动态相渗规律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7 2019年 针对深水浊积砂岩油田开发指标预测难度大的问题,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地震、地质及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从机理上分析了动态、静态相渗差异的根本原因,引入水相运动系数定量评价动态相渗与油水宏观运动之间的关系;通过动态相渗研究建立储层连通程度及非均质性等因素与生产动态之间的相关性,形成一套针对深水浊积砂岩油田的动态相渗分析及应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深水浊积砂岩油田油水运动规律受储层连通性及非均质性影响显著;动态相渗规律综合反映了储层中油水的宏观运动规律,用于生产动态分析更加合理;研究方法充分考虑储层因素的影响,预测精度高,实用性强,对深水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康博韬 杨宝泉 张迎春 顾文欢 景至一关键词:浊流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