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接种在含有一定浓度的山梨酸钾的溶液中,在不同温度下诱导其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采用脑心浸液培养基(BHI)升温的方法复苏VBNC状态的菌株,并考察了复苏菌株的生理特性及对环境的应激抵抗力.结果表明,诱导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VBNC状态,经BHI升温方法复苏后的菌体和正常状态的菌体形态上并无区别.在血平板上,复苏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呈乳白色,且无溶血圈.生化试验表明,复苏的菌株除尿素酶阴性外,其他代谢特征均与标准菌株相同.复苏后的菌株对环境的应激抵抗力减弱,可能与其产类胡萝卜素的能力有关.
采用低温、寡营养和食品防腐剂处理诱导副溶血弧菌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VBNC),并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sobaric r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 TRAQ)蛋白组学技术分析处于VBNC状态和对数生长期的副溶血弧菌的差异表达蛋白,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对蛋白进行鉴定,对差异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和Pathway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于山梨酸钾浓度为10 mmol/L的3%Na Cl寡营养培养基中,4℃条件下40~45 d即可进入到VBNC状态。通过i TRAQ蛋白组学技术共鉴定到135880个蛋白,其中定量的蛋白有1088个;在VBNC状态显著下调蛋白36个,上调蛋白15个。差异表达的上调蛋白主要是外膜蛋白、转运蛋白、铁蛋白和其他参与代谢的关键蛋白,表明VBNC状态的副溶血弧菌根据环境应激提高这些蛋白的表达以保持活性。该研究结果为更深入探讨VBNC的分子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VBNC)的诱导和复苏方法。采用不同pH、温度、盐度、不同浓度的食品防腐剂山梨酸钾处理进行诱导;复苏则采用了直接升温处理、添加液体培养基升温处理、添加酵母液升温处理、添加吐温升温处理的方法。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温度和山梨酸钾诱导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了VBNC状态;其中诱导时间最短(76d)的条件是0.5mmol/L山梨酸钾、-20℃寡营养条件;采用BHI培养基升温的方法,以及添加0.5%和1%的吐温20和吐温80的培养液升温方法使进入VBNC状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得到复苏。VBNC状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复苏后的菌株除尿素酶阴性外,其他代谢特征均与标准菌株相同。
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测得实验室保藏的乳酸菌的16S rDNA序列,并与基因库中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经鉴定此菌为植物乳杆菌。并研究了植物乳杆菌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的诱导条件和复苏条件。结果显示,在诱导条件为MRS液体培养基、pH5.5~6.2、温度-20℃和有氧环境时,植物乳杆菌在12d之后进入了VBNC状态;复苏条件为添加有6%吐温-80的MRS液体培养基和普通MRS液体培养基分别在48h和96h之内可以使VBNC的植物乳杆菌复苏。
对8株分离自广州市售海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鉴定,并分析了其耐药性。于2017年4~5月采集市售海产品,按照国标法对其中的副溶血弧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16S r DNA同源性比较。采用K-B纸片法和结晶紫染色法分别评估了副溶血弧菌菌株对20种常见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及其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表明,8株分离菌株对多粘菌素B、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强力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萘啶酸这8种抗生素均为敏感,对青霉素、万古霉素2种抗生素均显示耐药,对其他10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相比ATCC17802菌株,分离菌株多重耐药性更为显著,耐抗生素数量为3~10种。分析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发现其耐药性与生物膜形成能力呈正相关。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耐药性普遍且多重耐药性显著的现象,应该予以广泛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