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124)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徐雷沈云东徐建光徐文东陆九州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神经干
  • 3篇神经干细胞
  • 3篇细胞
  • 3篇干细胞
  • 2篇神经干细胞移...
  • 2篇失神
  • 2篇失神经
  • 2篇周围神经
  • 2篇细胞移植
  • 1篇蛋白
  • 1篇异体
  • 1篇异体移植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神经肌
  • 1篇神经肌肉
  • 1篇神经损伤
  • 1篇失神经肌肉
  • 1篇失神经肌肉萎...
  • 1篇体外分化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陆九州
  • 3篇徐文东
  • 3篇徐建光
  • 3篇沈云东
  • 3篇徐雷
  • 2篇顾玉东
  • 1篇顾施辉

传媒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神经干细胞移植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研究异体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移植于切断的周围神经远端,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的作用,并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2只孕12~14d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大鼠,取其胚胎并体外分离培养脊髓NSC。选取2月龄健康成年F344雌性大鼠32只,体重(180±20)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6)。于右股部膝关节上1.5cm处水平切断胫神经及腓总神经,近端反折缝合,建立小腿三头肌失神经支配模型。实验组:将制备的5μLGFP-NSC悬液自胫神经远侧断端进针1cm后缓慢注入胫神经内;对照组:同法注入等量NSC培养上清液。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术后4周及12周取材,测量小腿三头肌湿重,行肌肉HE染色、Mallory三色染色及突触后膜染色,观察并测量肌纤维横截面积维持率及肌肉突触后膜的形态和面积。结果各组大鼠伤口均Ⅰ期愈合,右侧后肢无溃疡发生。术后4周和12周,右侧小腿三头肌湿重,实验组分别为(0.849±0.064)g和(0.596±0.047)g,对照组分别为(0.651±0.040)g和(0.298±0.016)g,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与12周,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维持率实验组分别为72.55%±8.12%和58.96%±6.07%,对照组分别为50.23%±4.76%和33.63%±4.41%;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神经肌肉经Mallory三色染色,术后4周可见肌纤维之间已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术后12周,胶原纤维进一步增多,大部分肌肉纤维被取代,但实验组纤维化程度轻于对照组。术后12周,实验组突触后膜面积为(137.29±29.14)μm2,更接近于正常(198.63±23.11)μm2,达对照组(61.03±11.38)μm2的2倍以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体胚胎脊髓NSC体内移植可发挥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和维持失神经肌肉突触后膜形态、功能的作用,为临床上周围神经损伤后肌肉萎缩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沈云东徐建光徐文东徐雷陆九州顾玉东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肌肉萎缩神经干细胞同种异体移植
神经干细胞移植延缓失神经肌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外周神经后延缓失神经肌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孕10~12d的SD孕鼠,提取、培养及纯化脊髓神经干细胞,传2~3代后,将分散成单细胞的神经干细胞(10^6/μl×5μl)移植到胫神经切断模型的远端;设立对照组,移植5阻干细胞培养液。术后分别于3、5个月取材,观察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比较干细胞移植能否延缓失神经肌萎;观察靶肌肉中突触(神经肌肉接头)的变化情况。结果移植后3、5个月,发现移植组小腿三头肌萎缩较对照组减轻(P〈0.05);移植组中的突触后膜退变萎缩明显好于对照组,术后5个月出现了新的突触结构。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延缓失神经肌萎的程度,有效保护失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结构,并能形成新的突触。
顾施辉徐建光徐文东徐雷陆九州沈云东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肌萎缩突触失神经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与体内移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大鼠胚胎脊髓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体外增殖、分化的生物学活性以及植入体内后存活、分化和迁移的情况。方法对 GFP 转基因大鼠的胚胎脊髓 NSC 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并应用特异性抗体分别对神经干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建立 F344大鼠胫神经切断的动物模型,将体外稳定传代的 GFP-NSC 单细胞悬液移植于胫神经远侧段。移植12周后取材,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普通荧光显微镜观察神经干细胞体内的存活、分化和迁移情况,并对胫神经冰冻切片行神经元特异性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通过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获得了稳定传代的 GFP-NSC,体外诱导分化形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GFP-NSC 体内移植后,部分分化为神经元,并发出轴突样的结构向远端生长。结论 GFP-NSC 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体内移植后可以分化为神经元,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移植防治骨骼肌失神经萎缩及治疗其他神经元损伤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沈云东徐建光徐文东徐雷陆九州顾玉东
关键词:周围神经绿色荧光蛋白神经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