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403304)

作品数:42 被引量:239H指数:10
相关作者:吴保生舒安平郑珊张原锋申红彬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水利工程
  • 5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黄河
  • 10篇河段
  • 9篇冲淤
  • 8篇河道
  • 7篇输沙
  • 7篇泥沙
  • 6篇塌岸
  • 6篇黄河上游
  • 5篇内蒙古河段
  • 5篇黄河下游
  • 5篇河床
  • 4篇淤积
  • 4篇计算方法
  • 4篇河道冲淤
  • 3篇输移
  • 3篇水槽
  • 3篇泥沙输移
  • 3篇平滩流量
  • 3篇黄河内蒙古河...
  • 3篇含沙

机构

  • 19篇清华大学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黄河水利科学...
  • 5篇长江科学院
  • 5篇武汉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黄河勘测规划...
  • 2篇黄河河口研究...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交通部科学研...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长江电力...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天津市水利科...
  • 1篇北京市水科学...

作者

  • 19篇吴保生
  • 7篇舒安平
  • 6篇郑珊
  • 4篇张原锋
  • 4篇申红彬
  • 4篇张科利
  • 3篇钟德钰
  • 3篇余明辉
  • 3篇侯素珍
  • 3篇王平
  • 3篇申康
  • 3篇代加兵
  • 2篇陈萍
  • 2篇周丽艳
  • 2篇刘宏远
  • 2篇杨凯
  • 2篇潘华利
  • 2篇魏红艳
  • 2篇李凌云
  • 2篇李芳华

传媒

  • 7篇水利学报
  • 6篇水力发电学报
  • 5篇水科学进展
  • 5篇泥沙研究
  • 3篇人民黄河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水文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Journa...
  • 1篇Scienc...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14篇2013
  • 6篇201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宁蒙河段塌岸侵蚀现场监测及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河岸崩塌是河流泥沙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其崩塌量的监测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是理解水沙运移规律、准确预测河流侵蚀淤积状况的基础。通过GPS-RTK测量技术对黄河重点河段(毛不拉河段、陶乐河段)进行汛期和非汛期的定期观测,并提出了河岸崩塌量与土地利用类型、河型、岸高等之间的定性关系。结果表明:GPS-RTK技术在河岸崩塌研究中简单易行,经济高效;毛不拉与陶乐段存在严重的河岸崩塌现象,汛期的崩塌量要大于非汛期塌岸量;毛不拉孔兑塌岸严重,塌岸量随着汛期与非汛期变化,而且汛期时孔兑的水流侵蚀作用对黄河河岸影响较小;河流塌岸量与河岸土地利用有明显关系,河流弯曲度与塌岸量呈现正相关,塌岸量较大时岸高与单位长度塌岸量呈正相关,塌岸量较小时两者关系不确定。
代加兵刘宏远戴海伦张科利
关键词:河岸崩塌GPS-RTK
黄河宁蒙段塌岸危险性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选取黄河宁蒙段青铜峡至头道拐河段作为研究区域,以1 km为单位将全河段划分为835段,采用2010年TM遥感影像、2006—2010年黄河水文资料并结合Google影像,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塌岸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黄河宁蒙段两岸的塌岸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右岸塌岸危险性高于左岸,在三湖河口至头道拐段塌岸危险性高的河段以凹岸段为主;塌岸危险性较高的河段集中在银川至石嘴山段、乌海至磴口段以及昭君坟水文站附近河段,危险性最大的河段在昭君坟附近;在青铜峡水文站以下50 km河段和石嘴山水文站至乌海市乌达区的峡谷河段塌岸危险性最低;左右岸在石嘴山至巴彦高勒河段塌岸危险性的变化幅度最大。
王静代加兵刘宏远舒安平张科利
Deposition Morphology of Non-homogeneous Debris Flow and Its Energy Characteristics
2015年
Non-homogeneous two-phase debris flows are widely found in the western mountainous regions of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bris flow deposition process related to the morphology and extent of the debris fan, a series of physica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an experimental flume. Some useful relationships were obtained to link the flow velocity with the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deposition morphology and the corresponding area or volume. Based on these, some expressions about energy dissipation process in both the transport-deposition zone and deposition zone are presented, and improved equations describing solidliquid two-phase energy transformations in the specific deposition zone are also established.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investigating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non-homogeneous debris flows, based upon which effective disaster control measures can be undertaken.
SHU An-pingTANG ChuanZHANG XinSHAO Song-dongYANG Kai
关键词:泥石流非均匀
黄河上游高含沙支流入汇与交汇区淤积形态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黄河上游支流十大孔兑高含沙洪水入汇干流,在交汇区形成沙坝淤堵黄河是一种特殊的干支流交汇现象。通过模型试验对孔兑高含沙洪水入汇过程和交汇区沙坝淤积形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一般水流入汇,高含沙水流入汇造成的交汇口上游壅水程度更高,下游回流区范围更大;壅水区发生强烈的高含沙水流逆行扩散和异重流潜入运动,异重流运行长度是干流流量和干支流动量比的函数。壅水区形成具有倒坡降的楔形淤积体,回流区形成带状淤积体,水流偏转区和高流速带形成凹坑。支流总来沙量是影响淤积规模的重要因素,各部分淤积体几何特征与支流来沙量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王平张原锋侯素珍胡恬吴保生
关键词:黄河高含沙洪水交汇区沙坝淤积形态
沙地地区水文过程及模拟——以秃尾河流域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沙漠可分为沙质荒漠和沙地两种类型。其中沙地地区降水相对丰富,具有降水、蒸发、下渗、产流及汇流等过程的相对完整的水文过程,但已有研究较少。以黄河中游沙地地区的秃尾河为例,分析了沙层水分分布及演化特性,进而将整个水文过程进行概化,得到物理意义明确,结构简单的概念性水文模型。该模型应用方便,精度较高。研究定量地阐明,研究区域沙层孔隙特征决定了沙层水分易保存而不易蒸发,使该地区径流深相对较大,而地下水丰富,调节能力强,是该地区河流径流年内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的重要原因。流域的非闭合性是该类地区水文研究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范念念吴保生田富强
关键词:沙地水文过程地下水
公路网系对喀斯特流域水系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定量评价公路对地表水文过程的影响,选择典型喀斯特流域,在GIS水文分析功能支持下探讨了公路网系对流域水系结构的改变。研究表明:公路代表的人类强烈扰动集中分布在水系两侧1 km范围内。叠加路网之后流域内三级以下的低级水系数量和总长度显著增加,主河道分枝能力和流域平均分枝比增大,说明路网将增大河道行洪压力,同时减弱喀斯特流域的溶蚀作用而增强流水侵蚀作用。对子流域单元的统计分析表明,路面产流强度与子流域水系长度增加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在空间上,路网增加的水系在流域出口附近的集中程度较高。公路影响抑制喀斯特地下水系的径流调蓄作用,可能导致洪水期河流洪峰提前并增大洪峰流量,从而加剧洪灾风险。
曹龙熹张科利孔亚平梁音
关键词:水文分析喀斯特流域
黄河内蒙古段年内水沙分配对平滩流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平滩流量是反映河槽排洪输沙能力的重要指标。冲积河流汛后平滩流量是一定时期内非汛期、汛期水沙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平滩流量滞后响应模型,建立了内蒙古河段非汛期、汛期水沙耦合作用下汛后平滩流量滞后响应模型,在巴彦高勒水文站汛后平滩流量计算中进行了应用,并对该河段年内水沙分配对汛后平滩流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龙羊峡、刘家峡水库修建后,巴彦高勒站在现有年径流量、输沙量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增大汛期水沙比例,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汛后平滩流量;而在不利的水沙分配条件下,若增大年径流量、输沙量,汛后平滩流量也会有所增大。
曹兵陈萍申红彬
关键词:平滩流量内蒙古河段黄河
基于滞后响应模型的输沙率变化过程描述方法被引量:3
2020年
河床冲淤与河道输沙紧密相联.基于河流自动调整原理,结合河床滞后响应理论,推导建立了河床冲淤过程中输沙率调整的滞后响应模型,适用于推移质或悬移质.分析以往用于反映河床冲淤过程中悬移质输沙率调整的方法,理论归类为阻滞增长模型,比较后认为滞后响应模型方程形式更为合理.基于输沙率调整的滞后响应模型,分别对水槽试验中恒定、阶梯状非恒定清水冲刷推移质输沙率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基本符合.基于输沙率调整的滞后响应模型,结合河流悬移质输沙幂律函数公式,分析指出公式中输沙系数是反映能坡影响的一个重要变量参数,建立了系数调整计算的方法,并在黄河下游河道输沙与冲淤计算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河道输沙与冲淤量计算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基本符合,2002年后调水调沙冲刷期间输沙系数不断减小,反映出河段输沙及冲刷效率逐渐减弱的趋势.
申红彬吴华莉李灵军曹兵
关键词:河床冲淤输沙率推移质悬移质
黄河上游兰州至头道拐河段流量频率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根据兰州至头道拐河段出口站年径流量与河段年入汇径流量之间的双累积曲线关系,建立了年径流量双累积曲线(DMC)模型,提出了头道拐站天然年径流量的还原计算方法与步骤,并通过采用累积频率分析法对头道拐站天然年径流量还原值进行了丰平枯划分。分别对头道拐站1956-1967、1968-1986及1987-2004年各时段流量频率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段的发展,小流量频率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大流量频率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中,1968-1986年流量频率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包括水库调蓄、河道引水等)引起的,1987-2004年小流量频率增大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而大流量频率减小主要是由于天然年径流量减少、枯水年份增多造成的。
申红彬吴保生郑珊李文文
关键词:河流动力学
黄河小北干流和渭河下游淤积过程模拟被引量:18
2014年
在分析黄河小北干流和渭河下游河道淤积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演变机制的基础上,将河道淤积体纵剖面的平衡形态概化为一个由潼关高程抬升值ΔZ、初始河床比降J0和平衡比降Je所决定的三角形,得到了河道初始形态与平衡形态之间淤积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而基于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模型,建立了既能考虑河床调整的滞后响应特性又能考虑潼关高程和水沙条件协同作用的黄河小北干流和渭河下游河道淤积量的计算方法。采用1960—2001年黄河小北干流和渭河下游河道长系列冲淤资料对计算方法中的参数进行了率定,并采用2002—2010年实测河道冲淤资料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计算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河床调整的驱动机制和内在机理,模拟计算及预报精度较以往方法有较大提高。结果还显示潼关高程对两河道的长期累计淤积过程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在1960—2011年实际水沙条件下,潼关高程每下降1m,小北干流和渭河下游累计淤积量分别减少约5.1亿m3和2.7亿m3;近期潼关高程和水沙条件对河道的淤积均具有重要影响,二者对2003年水库采用318m控制运用以来产生的河道减淤量的贡献约各占一半,体现了潼关高程和水沙条件的协同作用。
郑珊吴保生
关键词:黄河小北干流渭河下游潼关高程水沙变化淤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