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744)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涂白杰汤艳程淑群陈承志夏茵茵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海马
  • 5篇苯并[A]芘
  • 3篇海马组织
  • 3篇大鼠海马
  • 2篇神经元
  • 2篇海马神经
  • 2篇海马神经元
  • 1篇单胺
  • 1篇单胺类
  • 1篇单胺类神经递...
  • 1篇递质
  • 1篇电镜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多环芳烃类
  • 1篇行为学
  • 1篇学习记忆
  • 1篇学习记忆能力
  • 1篇血浆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神经递质

机构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泸州医学院
  • 3篇四川大学

作者

  • 9篇涂白杰
  • 7篇汤艳
  • 4篇陈承志
  • 3篇程淑群
  • 2篇蒋学君
  • 2篇夏茵茵
  • 2篇唐倩
  • 1篇卢涛
  • 1篇何丽君
  • 1篇戚友斌
  • 1篇邱崇莹
  • 1篇彭斌
  • 1篇戚友宾
  • 1篇郭庆喜
  • 1篇段利
  • 1篇袁海艳

传媒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苯并芘对大鼠海马组织基因表达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苯并芘染毒大鼠海马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探讨苯并芘影响学习记忆能力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分为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染毒结束后,基因芯片技术进行表达谱分析,从差异基因中选择差异表达明显的基因,再用real-time PCR技术对基因表达进行分析,与芯片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苯并芘染毒组和对照组间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有417条,其中高表达125条,低表达292条;real-time PCR检测方法验证其中8个学习记忆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分别为:NR2A:7.361;adra1b:0.144;Gabra5:4.923;Egr2:0.257;Accn2:0.570;Pmch:30.909;Drd2:0.387;Drd1a:0.382。结论苯并芘通过不同程度地调节各种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基因芯片和real-time PCR分析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可信。
唐倩夏茵茵程淑群涂白杰
关键词:海马组织基因表达
多环芳烃类对人群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类(Polycy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对接触人群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80名某钢铁公司焦化厂健康成年男性焦化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80名氧气厂一般情况相近的工人作为对照组。使用高效液相-荧光测定法检测作业环境中苯并芘(Benzo[a]pyrene,B[a]P)浓度、高效液相-荧光测定法检测尿中1-羟基芘(1-hydrox ypyrene,1-OHP)水平、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肾上腺素(Adrenaline,AD)、多巴胺(Dopamine,DA)和五羟色胺(Serotonin,5-HT)含量。结果:作业环境中B[a]P浓度接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接触组尿中1-OHP含量、血浆中NE、DA、5-HT含量明显增高(P<0.05),AD含量无明显变化,并且NE、DA、5-HT含量与尿中1-OHP含量存在回归关系(P<0.05)。结论:PAHs可致接触人群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升高的改变。
何丽君汤艳何志军何平中涂白杰
关键词:多环芳烃1-羟基芘单胺类神经递质
苯并[a]芘对大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及ATP酶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通过研究苯并[a]芘(B[alP)对大鼠行为学、海马氧化应激及ATP酶的影响,探讨B[alP的神经行为毒性分子机制。方法将120只21d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植物油组(溶剂对照组),2.5、5.0、10.0mg/kgB[a]P染毒组,每组24只。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4周。染毒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和穿梭箱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用化学比色法测定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和Ca。‘Mg。‘ATP酶的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用荧光标记方法测定海马ca:+浓度。结果各染毒组大鼠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穿梭箱主动回避反应潜伏期(AARL)和被动回避反应潜伏期(RARL)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水迷宫末次跨平台次数和穿梭箱主动回避反应次数(AARF)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剂量一效应关系。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比较,染毒组大鼠海马组织SOD活力、Na‘KTP酶和Ca2,Mg“ATP酶活力明显下降.且呈剂量一效应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染毒组大鼠海马组织MDA含量、Ca2+度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且呈剂量一效应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BMP所致神经行为毒性,可能与染毒后大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受损,Na”ATP酶和cpMgnATP酶活力下降有关,
段利汤艳陈承志彭斌邱崇莹戚友宾涂白杰
关键词:神经行为学表现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苯并[a]芘对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苯并[a]芘(BaP)对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BaP低(2.5 mg/kg)、中(5 mg/kg)、高(10 mg/kg)剂量组,腹腔注射染毒,每天1次,持续30d;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BaP低、中、高剂量组穿越平台次数分别为(12.03±2.43)、(11.35±2.68)、(9.75±1.78)、(7.63±1.67)、(4.38±1.46)次,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分别为(46.34±11.56)、(48.12±13.22)、(32.35±7.68)、(26.13±5.34)、(16.14±3.15)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染毒剂量的增加,BaP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和第1次寻找平台的潜伏期均延长,平均有效策略百分比、穿越平台的次数均减少,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BaP低剂量组海马神经元胞体浓缩变性,核膜皱缩变形;中剂量组出现线粒体肿胀;高剂量组出现高尔基扩张。结论 BaP亚慢性染毒对大鼠具有一定的神经行为毒性。
陈承志汤艳蒋学君涂白杰
关键词:苯并[A]芘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海马
重庆市九龙坡区某焦化厂苯并[a]芘污染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重庆市九龙坡区某焦化厂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污染状况。方法于2008年9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焦化厂焦炉作业环境空气中B[a]P浓度进行了分析测定;采用B[a]P快速测量仪对焦化厂周围不同距离区域以及周边不同功能区各季度的B[a]P浓度进行了实时监测和分析。结果焦炉作业环境空气中B[a]P的浓度依次为焦炉顶部>焦炉侧面>焦炉底部。焦炉底部、焦炉侧面和焦炉顶部的B[a]P浓度随着采样时间的延长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距离焦化厂越近的区域B[a]P的浓度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化厂B[a]P浓度一季度较高,三季度浓度较低。焦化厂一、二、三、四季度的B[a]P浓度均明显高于周边功能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化厂的生产性排放是空气中B[a]P污染的重要来源,距离焦化厂越近的区域B[a]P的浓度越高。
卢涛汤艳涂白杰
关键词:空气污染苯并[A]芘
苯并芘对大鼠记忆及谷氨酸盐受体基因表达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慢性苯并芘染毒大鼠对记忆及海马组织中谷氨酸盐受体基因(AMPA1)表达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及溶剂对照组,每组9只;染毒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基因芯片技术进行AMPA1基因表达谱分析,再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量大鼠海马组织中AMPA1基因表达状况。结果第5 d定位航行试验中,与对照组(6.50±2.57)s比较,中、高剂量组寻找平台平均潜伏期(17.90±7.71)、(16.20±4.74)s,明显延长(P<0.05);基因芯片扫描提示AMPA1 mRNA在暴露组中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052倍,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AMPA1mRNA上调4.257倍。结论苯并芘影响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且明显诱导海马组织内的AMPA1基因高表达。
唐倩夏茵茵程淑群涂白杰
关键词:海马组织
^(14)C-苯并(a)芘在大鼠海马中的分布及对海马神经元的损害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苯并(a)芘[B(a)P]在大鼠海马中的分布及对其神经元的损害。[方法]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尾静脉注射14C-B(a)P 3.7×105 Bq/kg,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在染毒后1、6、12、24、48 h,用光镜自显影法观察14C-B(a)P在大鼠脑组织中的分布,HE染色光镜和电镜观察14C-B(a)P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害。[结果]光镜放射自显影观察表明,在海马组织中的14C-B(a)P银粒数随染毒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24 h达到高峰,48 h明显减少,1、6、12、24、48 h银粒数分别为(22.31±2.11)、(23.11±2.32)、(25.97±2.97)、(28.16±3.17)、(17.16±1.85)粒/m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65,P<0.01)。HE染色光镜观察发现:染毒后12 h海马神经元细胞排列稀疏、数量减少,核变小、部分出现固缩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损害逐渐加重。电镜观察发现:大鼠海马神经元及细胞器在染毒后不同时间点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海马神经纤维水肿,脱髓鞘样改变、线粒体肿胀、高尔基复合体扩张、核膜部分溶解,突触前膜致密斑明显。[结论]14C-B(a)P在海马组织中的分布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4 h达到高峰;不同时间点B(a)P对海马神经元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汤艳陈承志郭庆喜戚友斌涂白杰
关键词:苯并(A)芘电镜海马神经元
苯并[a]芘在大鼠脑组织中分布动态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14C]标记苯并[a]芘在大鼠脑内的分布。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尾静脉注射[14C]标记苯并[a]芘3.7×105Bq/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注射后1,6,12,24和48 h用光镜放射自显影法观察苯并[a]芘在脑内的分布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脑组织注药后1 h即有苯并[a]芘银粒出现,随着时间的增加,银粒数也逐渐增加,24 h达高峰,48 h明显减少,注射后1,6,12,24,48 h银粒数分别为(17.68±1.79),(22.67±2.15),(25.79±2.55),(32.33±2.78),(18.01±1.68)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67,P<0.01);银粒在脑中分布不均匀,注药后1 h主要集中在海马,6 h主要集中于大脑皮层,12 h则分布于纹状体;各时相脑组织中神经元银粒数明显高于神经胶质细胞(P<0.05)。结论苯并[a]芘在各脑区的分布不均匀,24 h达到高峰,神经元细胞可能是苯并[a]芘靶细胞。
汤艳陈承志蒋学君涂白杰
关键词:苯并[A]芘脑组织
[^14C]苯并[a]芘在SD大鼠纹状体的动态分布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用r测量方法和光镜放射自显影研究[14C]苯并[a]芘([14C]Benzo(a)pyrene,[14C]BaP)在大鼠纹状体的动态分布,探讨BaP的神经毒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尾静脉注射[14C]BaP3.7×105Bq/kg,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每组按照染毒后处死时间的不同,又分为1h、1d、2d、3d、7d共5个时间点,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以及测定脏器系数,采用r测量方法和光镜放射自显影法观察[14C]BaP在纹状体的分布及其银粒密度。结果:BaP急性染毒后大鼠出现了一般情况的改变和脏器系数下降。r测量结果:纹状体每克脑组织含放射性占注射剂量的百分比(%ID/g)在第1d和第2d明显高于海马、大脑皮层(P<0.05);放射自显影结果:纹状体银粒在第1d达高峰,第2d显著减少,染毒后第7d仍可检测到银粒。结论:BaP能透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主要分布和贮存于纹状体,具有一定的中枢神经毒性。
袁海艳汤艳程淑群涂白杰
关键词:苯并[A]芘纹状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