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2001BA322C)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榕魏可镁俞秀金林建新郑超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氨合成
  • 3篇催化
  • 3篇催化剂
  • 2篇合成催化剂
  • 2篇氨合成催化剂
  • 1篇水合
  • 1篇水合肼
  • 1篇水合肼还原
  • 1篇钌催化剂
  • 1篇钌基氨合成催...
  • 1篇活性炭
  • 1篇
  • 1篇

机构

  • 3篇福州大学

作者

  • 3篇魏可镁
  • 3篇王榕
  • 2篇林建新
  • 2篇俞秀金
  • 1篇荣成
  • 1篇倪军
  • 1篇毛树禄
  • 1篇郑超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工业催化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氨合成铁、钌催化剂联用工艺被引量:8
2007年
在实验室和工业侧线装置上考察了FA-Ru型氨合成钉催化剂与铁系A202型催化剂的性能差异,以及铁催化剂和钌催化剂联用工艺与单铁催化剂工艺对氨合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A—Ru催化剂在低温(375~425℃)、低压(10~15MPa)、低氢氮比(R=1.5~2.3)和合成气高氨浓度(10%~16%,体积分数)条件下,活性比A202催化剂相对提高44%~75%。铁催化剂与钉催化剂混装工艺的氨合成率随着钉催化剂装量的增加而增加,比单铁催化剂的氨合成率提高24.5%~44.8%。铁催化剂串钌催化剂工艺的氨合成率同样随着钉催化剂装量的增加而增加,比单铁催化剂的氨合成率提高27.7%~58.8%。对于铁、钉催化剂联用的氨合成工艺,在实验条件下,当钌催化剂用量达铁催化剂用量1/2以上时,催化剂的最高活性点温度降至400℃。工业侧线实验表明,FA-Ru催化剂在13.0MPa、10000-15000h。条件下的氨合成率可达到铁催化剂在相同空速、26MPa压力下的水平。根据不同工况,铁催化剂串钉催化剂生产工艺比单铁催化剂生产工艺氨合成率可相对提高43%~56%。
王榕林建新俞秀金倪军魏可镁
关键词:氨合成钌催化剂
用水合肼还原的Ru/AC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被引量:13
2003年
用RuCl3 水溶液浸渍BET比表面积为 1 0 2 0m2 / g的椰壳活性炭 (AC)载体 ,制备了钌含量为 6 %的Ru/AC氨合成催化剂 .在添加助剂前 ,分别用水合肼水溶液、水合肼蒸气和H2 还原催化剂 ,然后分别浸渍Ba(NO3 ) 2 和KOH .催化剂中的Ru∶K∶Ba摩尔比为 1∶3∶0 3.用N2 物理吸附、XPS和CO化学吸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用不同还原方法制备的催化剂上的钌以不同的化学状态存在 ,它的活性与其比表面积和金属钌的分散度相关 .用水合肼水溶液还原的催化剂S1 中的钌在大气气氛下以金属态存在 ,它的BET比表面积和金属分散度较大 ,低温低压下催化活性最高 .以水合肼蒸气还原的催化剂S2 中的钌在大气气氛下以RuO3 形态存在 ,它的BET比表面积和金属分散度小 ,催化活性最低 .用H2 还原的催化剂S3中的钌在大气气氛下以RuO2 形态存在 ,其BET比表面积和金属分散度与S1 催化剂相当 ,催化活性也与S1
王榕魏可镁林建新俞秀金毛树禄
关键词:活性炭氨合成水合肼
活性炭表面改性对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影响被引量:25
2005年
研究了活性炭经HNO3进行表面改性后对Ru/AC催化剂的影响。利用表面官能团滴定、N2物理吸附和CO化学吸附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催化剂进行氨合成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活性炭经适量的HNO3改性处理后,中孔有所增加,更主要的是增加了表面羧基,使活性炭的亲水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以水溶液浸渍法制备的Ru/AC催化剂的活性以及Ru的分散度;但过量HNO3的改性处理会使活性炭表面不稳定基团增加,这些不稳定基团会降低Ru/AC催化剂的活性以及Ru的分散度。用5 mol.L-1的HNO3进行改性处理可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郑超王榕荣成魏可镁
关键词:钌基氨合成催化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