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02097)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亢一澜仇巍邓卫林高頔雷振坤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4篇拉曼
  • 3篇纳米
  • 2篇碳纳米管
  • 2篇纳米管
  • 2篇拉曼光谱
  • 2篇光谱
  • 2篇残余应力
  • 1篇性能分析
  • 1篇压痕
  • 1篇应变传感
  • 1篇应变传感器
  • 1篇偏振
  • 1篇显微拉曼
  • 1篇显微拉曼光谱
  • 1篇纳米压痕
  • 1篇晶格
  • 1篇晶格结构
  • 1篇构型
  • 1篇硅基
  • 1篇硅基底

机构

  • 4篇天津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天津职业技术...

作者

  • 3篇仇巍
  • 3篇亢一澜
  • 2篇邓卫林
  • 2篇李秋
  • 2篇雷振坤
  • 2篇高頔
  • 1篇富东慧
  • 1篇张青川
  • 1篇李石磊
  • 1篇黄干云
  • 1篇焦永哲
  • 1篇韩月涛

传媒

  • 3篇实验力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碳纳米管应变传感测量与偏振拉曼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面向微尺度平面变形的精细测量对碳纳米管应变传感测量方法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利用碳纳米管的拉曼应变敏感性及其偏振选择性,针对各种典型的拉曼光谱系统偏振构型,推导建立了适于各种偏振拉曼构型的碳纳米管平面应变传感解析关系式。从测量学角度出发,对不同偏振构型下的应变传感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入射与散射光偏振方向皆能够连续控制且始终保持平行的双偏协同构型最适合于平面应变传感,并进一步提出易于实现的双偏协同构型光路配置方式与控制方法。通过实验应用证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实现基于偏振拉曼的碳纳米管平面应变传感测量。
李石磊仇巍亢一澜雷振坤李秋邓卫林高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