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30590)

作品数:35 被引量:109H指数:5
相关作者:金先庆赵珍珍郭春宝罗庆刘伟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细胞
  • 16篇基因
  • 15篇耐药
  • 14篇多药
  • 14篇多药耐药
  • 9篇蛋白
  • 9篇肿瘤
  • 9篇化疗
  • 8篇腺病
  • 8篇腺病毒
  • 8篇耐药基因
  • 6篇细胞瘤
  • 6篇母细胞
  • 6篇母细胞瘤
  • 5篇糖蛋白
  • 5篇转染
  • 5篇骨髓
  • 4篇多药耐药基因
  • 4篇血脑
  • 4篇核细胞

机构

  • 35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金先庆
  • 11篇赵珍珍
  • 10篇罗庆
  • 9篇郭春宝
  • 7篇刘伟
  • 6篇王珊
  • 5篇宿玉玺
  • 4篇罗小辑
  • 4篇徐酉华
  • 4篇张燕
  • 3篇章均
  • 3篇郭振华
  • 3篇李长春
  • 3篇赵利华
  • 2篇李勤
  • 2篇王荞
  • 2篇王佚
  • 2篇代江涛
  • 2篇郑改焕
  • 2篇朱进

传媒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中华小儿外科...
  • 5篇重庆医学
  • 2篇肿瘤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Hepato...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种耐药基因在成人常见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特点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通过对成人肝癌、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卵巢癌5种耐药基因蛋白的检测,了解常见恶性肿瘤组织耐药基因表达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0例成人常见肿瘤标本P-gp、MRP、LRP、GST-π、Topo-Ⅱ的表达。结果:1.在6种常见肿瘤中P-gp、MRP、LRP、GST-π相对高表达,而Topo-Ⅱ相对低表达。2.肝癌的5种耐药基因蛋白表达均偏高。3.2种和2种以上耐药基因的共表达率达95.83%,其中5种耐药基因共表达率达21.67%。结论:P-gp、MRP、LRP、GST-π、Topo-Ⅱ均不同程度的参与了肿瘤耐药机制,临床上可作为指导用药的综合指标,实现个体化化疗。
张燕金先庆赵珍珍宿玉玺
关键词:耐药基因肿瘤多药耐药
应用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人GST-π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利用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人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基因重组腺病毒并在HEK293细胞中扩增制备重组病毒。方法:从质粒中通过PCR的方法扩增出目的基因GST-π并带有适宜的酶切位点,双酶切后连pAdtrackCMV中构建成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GST-π,经酶切线性化后,采用电穿孔转化到含腺病毒骨架质粒AdEasy1的BJ5183大肠杆菌电感受态细菌中,挑选同源重组质粒AdEasy-GST-π,酶切线性化重组质粒并转染HEK293细胞包装成重组病毒颗粒,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表达。重组病毒上清乒乓交互感染HEK29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表达。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检测和GFP表达证实成功地构建了携带GST-π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出高滴度重组病毒。结论:成功地构建了携带GST-π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利用GST-π基因转染造血干细胞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罗小辑金先庆陈瑾
关键词:腺病毒GST-Π基因工程
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肺耐药相关蛋白和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肝母细胞瘤中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4种耐药基因蛋白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和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在肝母细胞瘤中的表达特点与肝母细胞瘤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肝母细胞瘤中P-gp、MRP1、LRP和GST-π的表达强度和分布。结果肝母细胞瘤具有原发耐药性,P-gp和LRP在肝母细胞瘤的多药耐药机制中起主要作用,MRP1起补充作用,GST-π起协同作用;4种耐药基因蛋白在肝母细胞瘤的表达与标本来源无关(P>0.05);P-gp在肝母细胞瘤不同病理类型中呈高强度强阳性表达。结论P-gp、MRP1、LRP和GST-π在肝母细胞瘤中表达的差异性,有助于肝母细胞瘤预后判断以及新辅助化疗中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
李长春金先庆王珊章均郭春宝
关键词:P糖蛋白药物疗法
超剂量化疗治疗mdr1基因转染骨髓移植的VX2肝癌兔疗效和毒副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mdr1基因转染的骨髓造血细胞自体移植后,观察VX2肝癌兔超剂量化疗中mdr1基因的骨髓保护及肿瘤治疗作用;并观测超剂量化疗对心脏的毒副作用。方法:mdr1基因转入兔骨髓单个核细胞并自体移植;阿霉素化疗,观测外周血白细胞数、VX2肝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评价mdr1基因对受体骨髓的保护作用、超剂量化疗对肿瘤的治疗作用及对心脏的毒副作用。结果:通过转染的自体骨髓移植将mdr1基因导入受体骨髓;超剂量阿霉素化疗后,实验组荷瘤兔外周血白细胞可维持在(4.26±1.03)×109/L,肿瘤能被有效杀灭,荷瘤动物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也观察到超剂量化疗对心脏的严重损害。结论:mdr1基因能明显提高骨髓对化疗的耐受性;超剂量化疗能有效杀灭肿瘤,同时也对非造血系统脏器造成严重损害。
王佚金先庆王荞罗庆罗小辑
关键词:MDRL基因骨髓造血细胞化疗肝癌
耐药基因蛋白在肿瘤组织血脑屏障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多药耐药基因蛋白在儿童颅内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的表达,探讨颅内肿瘤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0例儿童颅内肿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 Ⅱ,topoⅡ)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5种多药耐药基因蛋白表达强度和分布。结果P-gp主要表达于毛细血管管壁和管周组织,而在肿瘤细胞表达较低。其他4种多药耐药基因蛋白在毛细血管管壁不表达。结论P-gp在血脑屏障中的神经胶质细胞终足部分参与了对化疗药物的阻滞,增加了颅内肿瘤的耐药性。
朱进金先庆张忠德
关键词: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血脑屏障肿瘤
超声辐照对神经母细胞瘤株化疗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超声辐照对神经母细胞瘤株SK-N-SH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SK-N-SH细胞分为长春新碱组(VCR组)和长春新碱+超声组(VCR+U组)。VCR组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长春新碱,进行超声假照。VCR+U组细胞在加入不同浓度的长春新碱后再接受超声辐照(频率:0.8MHz,声强:1.0W/cm^2,时间:40s),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当VCR浓度较低时,VCR+U组细胞存活率较VCR组明显降低。结论超声辐照可以增强SK-N-SH细胞对化疗药物长春新碱的敏感性。
李勤汪洋金先庆刘伟赵珍珍
关键词:超声疗法神经母细胞瘤长春新碱
热休克蛋白70在人胶质瘤耐药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应用热休克人胶质瘤细胞的方法,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人胶质瘤细胞耐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经43℃热处理2h的人胶质瘤细胞,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SP70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化疗药物阿霉素(adriamycin,ADM)作用后,不同处理组人胶质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HSP70免疫组化,HS+ADM组阳性率为(61.5±18.3)%,与HS组(61.0±14.1)%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显著高于对照组(8.50±4.09)%(P<0.05),RT-PCR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一致;ADM组凋亡细胞比率为(52.7±19.1)%,显著高于对照组(6.5±3.6)%(P<0.05),HS+ADM组(25.0±10.7)%高于对照组但显著低于ADM组(P<0.05),HS组(7.2±3.6)%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热休克的方法可以诱导人胶质瘤细胞HSP70的表达;HSP70可能是引起人胶质瘤细胞耐受ADM的机制之一。
郭春宝王珊金先庆张佃良
关键词:人胶质瘤细胞热休克蛋白70凋亡
儿童颅内肿瘤5种多药耐药蛋白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肿瘤多药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及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儿童颅内肿瘤的表达特点,为其临床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儿童颅内肿瘤的石蜡标本3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颅内肿瘤儿童中多药耐药蛋白P-gp、MRP1、LRP、GST-π及TopoⅡα的表达;以10例非肿瘤患儿脑组织作为对照。结果1.颅内肿瘤患儿脑组织P-gp、GST-π、TopoⅡα、MRP1和L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8%、60.5%、47.4%、44.7%和44.7%,非肿瘤患儿脑组织P-gp阳性表达率为10%,其他4种多药耐药蛋白均为阴性。二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2.同一病理类型5种多药耐药蛋白的表达及同一耐药蛋白在不同病理类型间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3.P-gp在星形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较高,而在颅咽管瘤和室管膜瘤组织则不明显。P-gp、GST-π在低恶性组和高恶性组间表达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儿童颅内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与血脑脊液屏障、血肿瘤屏障对化疗药物阻滞及肿瘤细胞本身的原发耐药密切相关。不同儿童颅内肿瘤的耐药性有各自的特点,有助于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订。如果针对性地阻断这些耐药相关因素,能提高儿童颅内肿瘤的化疗效果。
李映良金先庆夏佐中宿玉玺赵珍珍张燕梁平翟瑄周渝冬
关键词:颅内肿瘤多药耐药免疫组织化学血脑脊液屏障儿童
多药耐药基因转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外源性人多药耐药基因(human 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hMDR1)转染骨髓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移植联合超剂量表阿霉素化疗在4T1乳腺癌治疗中的骨髓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用携带目的基因hMDR1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报告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rAd-hMDR1-GFP)转染原代培养的MNCs以获取hMDR1基因修饰的MNCs(MNCs-rAd-hMDR1-GFP),将修饰后的MNCs移植到4T1乳腺癌模型体内,在表阿霉素超剂量化疗中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的保护和肿瘤的治疗效果。结果 hMDR1基因成功转入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转染率达26.26%;转染细胞移植后能定植于受体骨髓中并功能性表达。在超剂量化疗中,hMDR1基因能有效保护受体骨髓的造血功能,荷瘤动物能耐受3倍剂量表阿霉素化疗,外周血白细胞数能维持在(5.7±0.6)×109/L;同时超剂量化疗能迅速杀灭肿瘤细胞,使荷瘤动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hMDR1基因转染骨髓造血细胞移植能明显提高受体骨髓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联合超剂量化疗能快速、有效的杀灭肿瘤细胞,提高恶性肿瘤的治愈率。
刘伟赵珍珍赵利华金先庆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转染
腺病毒介导多药耐药基因1保护骨髓的体外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构建表达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实验研究MDR1基因对骨髓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基因工程技术将MDR1的cDNA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利用PAdEasy系统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然后通过脂质体将正确重组体包裹并转染293细胞,并在其中包装、扩增、收获病毒。进一步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利用穿梭质粒中所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进行检测。将收集的重组腺病毒Ad5-MDR1感染小鼠单个核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仪对感染效率及保护作用进行检测,并用Westernblot法检测P-gp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及PCR结果证明多药耐药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病毒滴度达8.3×10^11pfu/ml。对小鼠单个核细胞的感染效率可达10%~15%,转染小鼠单个核细胞48h后,有P-gp蛋白的明显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MDR1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证实MDR转染对骨髓具有保护作用。
刘伟罗庆金先庆
关键词:腺病毒科骨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