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759)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宋跃明丁永利张宇刘立岷张德盛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脊髓
  • 3篇营养因子
  • 3篇源性
  • 3篇源性神经营养...
  • 3篇软骨
  • 3篇软骨素
  • 3篇软骨素酶
  • 3篇神经营养
  • 3篇神经营养因子
  • 3篇微球
  • 3篇细胞
  • 3篇细胞源
  • 3篇细胞源性
  • 3篇硫酸软骨素
  • 3篇硫酸软骨素酶...
  • 3篇聚乳酸
  • 3篇缓释
  • 3篇缓释微球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细胞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宋跃明
  • 2篇张宇
  • 2篇刘立岷
  • 2篇丁永利
  • 1篇马玉琼
  • 1篇钟德君
  • 1篇袁海峰
  • 1篇赵兵
  • 1篇曾建成
  • 1篇李慧英
  • 1篇吴江
  • 1篇张德盛
  • 1篇段宏
  • 1篇李涛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缓释微球及NogoA、硫酸软骨素酶ABC缓释微球联合促大鼠损伤脊髓再生神经功能的修复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损伤脊髓再生修复效果良好。目的: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ogoA与硫酸软骨素ABC缓释微球联合促进大鼠损伤脊髓再生运动功能修复的作用。方法:取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模型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微球组、硫酸软骨素ABC微球组、NogoA抗体微球组、联合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微球+硫酸软骨素ABC微球+NogoA抗体微球)。后6组制备T10脊髓完全横断伤模型,于脊髓断端间缓慢注射一半相应药液,另用一块明胶海绵吸附另一半相应药液覆盖断端背面。结果与结论:①BBB运动功能评分:术后5,6,7,8,9,10周,联合组评分高于模型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微球组、硫酸软骨素ABC微球组、NogoA抗体微球组(P<0.05)。②术后10周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假手术、模型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均未检测出。联合组主反应潜伏期低于其他各组(P<0.05),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主反应峰峰值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说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缓释微球及NogoA、硫酸软骨素ABC缓释微球联合促大鼠损伤脊髓再生神经功能修复效果优于单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缓释微球。
张宇宋跃明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微球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神经再生
硫酸软骨素酶ABC置管灌注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ehondroitinase ABC,ChABC)置管灌注治疗对大鼠脊髓完全性横断伤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胸段(T_(7-8))脊髓完全横断损伤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6)、假手术组(n=6)、单纯脊髓横断组(n=10)、ChABC置管灌注组(n=10)。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处理;假手术组只切除T_(7-8)椎板,不损伤硬脊膜;在横断节段下方蛛网膜下腔放置PE-10导管灌注,单纯脊髓横断组给予生理盐水10μl/d灌注,连续10 d;ChABC置管灌注组给予ChABC 6μl/次灌注,隔日1次,共5次。大鼠脊髓损伤术后1~8周,1周1次,12~24周,2周1次,进行行为学评估;24周时行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检测。结果(1)行为学评估:损伤后3周内,评分均在8分左右[单纯脊髓损伤组为(6.5±1.14)分,ChABC置管灌注组为(9.0±2.20分)],3周后ChABC置管灌注组的评分有明显提高,并于14~16周达到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22~24周时稳定在10周时的水平。单纯脊髓横断组的最高评分为(11.0±1.47)分,ChABC置管灌注组的最高评分为(30.0±4.55)分,正常组的评分为53.5分。假手术组术后2周时的评分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4周后ChABC置管灌注组的评分高于单纯脊髓横断组(P<0.05)。(2)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检测:术后24周时,所有脊髓横断组中均未记录到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SEP)波形。结论ChABC置管灌注治疗后,改善脊髓损伤区及两端的神经细胞功能,促进轴突再生,促进双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动物行为学评分有明显提高。
丁永利宋跃明李慧英刘立岷袁海峰
关键词:脊髓损伤灌注
蛛网膜下腔灌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损伤脊髓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大鼠脊髓完全性横断后脊髓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胸段(T7~T8)脊髓完全横切损伤模型,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6)、假手术组(n=6)、单纯横断组(n=10)、GDNF治疗组(n=10)。于大鼠脊髓损伤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行为学评估。24周时行生物素葡聚糖胺(BDA)顺行示踪处理,取材前行电生理检测。所取脊髓标本作神经中丝(NF-200)、生长相关肽-43(GAP-43)、胶质原纤维生长蛋白(GFAP)免疫组化检查,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行为学评分表明,3周后,GDNF组好于单纯横断组(P<0.05),术后24周,GDNF组和单纯脊髓横断组中均未记录到SEP波形,BDA示踪也未见伤区及远段蓝染的神经纤维,但GDNF组空泡样变较单纯横断组轻。免疫组化图像分析GDNF组的NF-200和GAP-43染色结果与单纯横断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GDNF组GFAP染色明显弱于单纯横断组(P<0.05)。结论:GDNF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脊髓损伤区及两端的神经细胞功能,但没有功能意义上的神经纤维再生。
赵兵丁永利宋跃明段宏马玉琼
关键词:脊髓横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灌注
硫酸软骨素酶ABC-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被引量:8
2008年
背景:硫酸软骨素酶ABC能够分解脊髓损伤局部持续产生的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从而促进轴突的生长,但该酶性质不稳定,需要多次局部用药。目的:制备硫酸软骨素酶ABC-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缓释微球,观察其体外释药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设计,于2006-03/2007-01在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所和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药理实验室完成。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硫酸软骨素酶ABC、CH2Cl2、硫酸软骨素B。方法:复乳法制备硫酸软骨素酶ABC缓释微球,并以生理盐水为体外释药介质。主要观察指标:扫描电镜下观察硫酸软骨素酶ABC缓释微球的形态。应用Malvern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并自动计算微球的平均粒径和径距。采用酶解分光光度测定硫酸软骨素酶ABC含量,并计算载药量与包封率。于0.5,1,1.5,2,3,4,6,8,10,12,14,16,18,21d取样,绘制体外释药曲线。结果:硫酸软骨素酶ABC缓释微球形态均匀,其平均粒径5.538μm,径距1.479,呈正态分布。平均载药量(15.55±0.90)×10-3%,平均包封率(53.88±1.45)%,硫酸软骨素酶ABC微球在3周内的体外累积释药分数为0.8514,释药平稳,其最佳体外释药拟合方程为Weibull方程:lnln(1/1-Y)=0.7396lnX-1.617,R2=0.9933。结论:所制备的硫酸软骨素酶ABC微球形态均匀,粒径分布窄,再分散性好,3周内能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
张德盛钟德君宋跃明吴江
关键词:硫酸软骨素酶ABC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生物材料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缓释微球及NogoA,ChABC缓释微球联合应用损伤脊髓再生的形态学变化
2011年
背景:促进轴突再生的原则是改善抑制再生的环境和提高轴突生长能力,措施主要有轴突生长抑制因子阻滞剂和神经营养因子应用。用可降解微球加载药物是一种在局部提供持续药物释放的方法。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ogoA、ChABC缓释微球联合应用促进大鼠损伤脊髓再生病理形态学修复的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T10脊髓完全横断伤模型,分别在损伤局部给予生理盐水、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缓释微球、NogoA缓释微球、ChABC缓释微球及3种微球联合治疗,并设立未造模的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损伤后10周,每组行四甲基若丹明葡聚糖胺顺行示踪,及神经丝蛋白200、生长相关蛋白43、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免疫组化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ogoA、ChABC缓释微球联合能提高脊髓损伤局部神经丝蛋白200、生长相关蛋白4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示局部脊髓再生修复加强,其效果优于单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缓释微球。提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缓释微球及NogoA,ChABC缓释微球联合促大鼠损伤脊髓再生修复其效果优于单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缓释微球。
张宇宋跃明李涛刘立岷曾建成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微球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神经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