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61001)

作品数:48 被引量:288H指数:9
相关作者:吴良林卢远曾令锋华璀周永章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学院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经济管理
  • 8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生态
  • 7篇GIS
  • 6篇农业
  • 6篇旅游
  • 6篇喀斯特山区
  • 4篇土地利用
  • 4篇土地利用变化
  • 4篇脆弱性
  • 3篇地理信息
  • 3篇地理信息系统
  • 3篇信息系统
  • 3篇生态经济
  • 3篇农业生态
  • 3篇农业生态系
  • 3篇农业生态系统
  • 3篇旅游资源
  • 3篇景观格局指数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可持续利用
  • 3篇基于GIS

机构

  • 40篇广西师范学院
  • 7篇中山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钦州学院
  • 2篇中南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南宁市国土资...

作者

  • 16篇吴良林
  • 11篇卢远
  • 8篇曾令锋
  • 6篇刘彦花
  • 6篇周永章
  • 6篇华璀
  • 5篇陈秋华
  • 5篇甘永萍
  • 5篇王娟
  • 4篇李漫
  • 4篇黄秋燕
  • 4篇黎树式
  • 4篇聂欣
  • 3篇宋书巧
  • 3篇闫贺平
  • 3篇周世武
  • 3篇陈子燊
  • 3篇韦燕飞
  • 2篇赵玲
  • 2篇吴湘滨

传媒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广西师范学院...
  • 3篇地理空间信息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桂林旅游高等...
  • 2篇热带地理
  • 2篇Wuhan ...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2篇农业网络信息
  • 2篇经济与社会发...
  • 2篇2006年中...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7篇2008
  • 11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桂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首先探讨了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特性和量化方法以及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其次,依据数据收集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选取了23个评价指标,利用土地生态安全模型对桂西地区2004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值进行了计算分析;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动态差异分析,提出促进桂西土地生态安全的基本措施。
刘排九甘永萍闫贺平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土地资源生态安全
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动态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本文以东北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域?吉林西部为研究区,开展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985-2001年期间,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呈快速的增长趋势,其中源于经济系统的反馈能值的增长尤为明显。虽然环境资源的能值投入并没有占据优势地位,但环境资源能值为农林牧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服务价值和环境能值储备,是吉林西部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16a来系统能值产出结构已经由种植业为主逐步向畜牧业和种植业并举转变,系统生产力的稳定性有所提高,但总体上看,吉林西部的农业生态系统能值产出效率和宏观经济价值转化率仍然比较低下,环境负荷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比较弱。
卢远华璀王娟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广西百色市县域经济区划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对广西百色市各县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实证研究,选取16个典型同时具地方代表性的区划指标,建立县域经济区划指标体系;运用SPSS13.0软件提取4个主成分并计算其得分,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对百色市进行经济区划分,划分出3类县域经济区,进而得出百色市县域经济区划方案,以此为依据,确定百色市3类县域经济区分类发展目标。
戴德艺曾令锋黎忠
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区划
发展红色旅游的SWOT分析——以桂西为例被引量:2
2008年
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桂西红色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认为桂西虽然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也存在诸如资源缺乏整合,产品单一,手段单调,对红色革命精神的科学凝练和升华不够、宣传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闫贺平甘永萍
关键词:红色旅游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
喀斯特山区县域粮食生产安全探讨——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被引量:1
2008年
基于粮食安全概念,文章阐述了区域粮食生产安全的内涵。根据研究区域(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15年来的统计数据,即耕地变化情况、人口情况、粮食产量等,文章分析了研究区域的粮食安全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与基础数据,建立针对研究区域的粮食生产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分析数学模型,定量分析研究区域粮食生产的安全情况,结果表明:处于喀斯特山区的广西大化县粮食生产安全指数只有0.52,喀斯特脆弱环境对区域的粮食生产安全有显著影响,就此文章提出了相应措施。
陈秋华吴良林闫小平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粮食生产安全
GIS技术在果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2007年
借助MapInfo Professional软件平台,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果业信息管理,使水果业繁多的纯文本、表格数据与相应的图形及地理位置联系起来,为果业信息分析提供更直观、更科学的表现方法。实践证明,GIS技术为果业信息的及时更新、快速检索、科学管理和直观输出提供了方便可靠的途径。
刘彦花
关键词:果业MAPINFOPROFESSIONAL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红色旅游价值链的理论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将价值链管理理念引入红色旅游产品开发,识别基本价值贡献要素并综合辅助要素进行系统分析,指出提升旅游综合效益的关键问题,引导实施科学的流程管理,以期延长产品生命周期,走出一条使红色旅游多效收益、有序升级的科学发展道路。
余小军张霞甘永萍
关键词:红色旅游价值链
河池市建设用地变化及其社会驱动力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近几年来,随着河池市社会经济稳步发展,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采用河池市2001~2007年土地利用变更统计数据,对河池市建设用地变化进行分析,运用SPSS软件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建设用地增长的社会驱动力。结果表明:河池市建设用地总体上逐年上升,其中交通运输用地增长最快,水利设施次之,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长平稳;建设用地空间变化差异较大,都安县达3.173,大化县仅为0.213;主成分的贡献率表明河池市建设用地变化主要社会驱动力是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过程。同时对河池市建设用地变化提出相应的建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耕地保护措施、合理控制建设用地数量。
李漫吴良林周世武
关键词:建设用地社会驱动力
东北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被引量:24
2006年
东北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具有敏感性强、退化趋势明显等生态脆弱性特征。本文利用19862、002年两期TM/ETM影像,揭示了吉林西部16年来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规律,并依据Costanza R.等人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6年来,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剧烈变化,耕地、盐碱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草地、水域和湿地的面积大幅度减少,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出现明显的衰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地减少。吉林西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86年的767.1亿元/a下降到2002年的624.1亿元/a,减少幅度达18.6%,年均递减速率达1.6%。16年来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和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给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卢远华璀王娟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价值农牧交错区
红水河梯级电站喀斯特库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水电开发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红水河库区典型区域广西大化县为研究对象,基于1988年~2006年四期遥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景观类型脆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整个研究期内研究区土地变化核心是水田、旱地、园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中覆盖荒草地、低覆盖荒草地、灌木林地与有林地,其中园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面积显著增加,水田、有林地、灌木林地、中覆盖荒草、低覆盖草地、旱地大幅度减少,裸岩砾石地相对变化幅度不大;②各个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有较明显的差别,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明显,各种地类相互转换复杂,土地退化及各地类转化为水域现象十分明显;③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景观呈破碎化趋势,景观多样性提高,斑块类型趋于离散,景观变化的区域差异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基本一致;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电建设及脆弱本底环境对库区的累积作用是库区生态环境难以良性发展的主要原因,喀斯特库区土地资源开发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人类活动强度超过喀斯特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将会导致喀斯特库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促进库区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黄秋燕胡宝清曾令锋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