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177)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金玮刘艳吴志俊陈秋静陆林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庆市合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病
  • 4篇冠心病
  • 3篇基因
  • 2篇单倍型
  • 2篇多态
  • 2篇血管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动脉
  • 1篇多态性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桥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浆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重庆市合川区...

作者

  • 6篇金玮
  • 4篇刘艳
  • 2篇吴志俊
  • 2篇李珊珊
  • 2篇陈秋静
  • 2篇陆林
  • 1篇汤静
  • 1篇沈卫峰
  • 1篇苏秀秀
  • 1篇张凤如
  • 1篇廖永红
  • 1篇徐敏
  • 1篇陈馨
  • 1篇张伟华

传媒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遗传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小板平均体积与心肌桥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变化与心肌桥(MB)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孤立性MB患者(MB组,n=326)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n=334)的MPV差异。660例研究对象分别按性别和年龄分层,比较各亚组间MPV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B的危险因素。结果 MB组的MPV为(8.88±1.27)fl,高于对照组的(8.78±1.27)f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性别组间MPV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的切点为最佳临界点,确定44岁为年龄划分的起始界值。按年龄分层后发现,在≤44岁年龄段,MB组的MPV为(9.49±1.30)f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1.31)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其他各年龄段,两组间M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44岁年龄段的临床资料,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B与MPV有显著相关性(OR=1.71,95%CI 1.16~2.51,P<0.01),但与性别、血压、血脂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MPV增加可能与MB有关,年轻MB患者中关联性更加显著。
李珊珊陈馨张伟华陆林刘艳金玮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肌桥血小板平均体积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5种单核苷酸多态及其构成单倍型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CA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质谱检测方法,对438例CAD患者和330名健康对照者的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的T-1031C、C-863A、C-857T、G-308A和G-238A多态进行基因分型;并检测受试者的血糖和血脂浓度。结果 C-857T多态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CAD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7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CAD发病风险是T携带者的1.45倍(95%CI=1.092~1.927)。CAD患者中,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的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明显高于其T/T基因型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G-308A多态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08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CAD风险是非携带者的1.43倍(95%CI=1.055~1.949)。单倍型分析提示,单倍型CCCGA和TCCAG频率在CAD组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其携带者的CAD风险分别是非携带者的2.96和1.67倍(95%CI分别为1.176~7.430和1.166~2.379);而单倍型TCTGG在对照组中明显增加,可降低CAD的发病风险(OR=0.57,95%CI=0.415~0.784,P<0.01)。结论 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可能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CAD的发病相关。
刘艳陆林吴志俊陈秋静沈卫峰金玮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单核苷酸多态单倍型冠心病
NPC1L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探讨NPC1L1(Niemann-Pick C1-like1)基因启动子区-762T>C多态和编码区1679C>G多态与冠心病(CAD)的关系。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基因分型技术,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61例CAD患者和421例对照者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单位点分析发现,-762T>C多态的基因型分布在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41),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在显性模式下,-762T>C多态增加CAD发病风险[比值比(OR)=0.74,95%可信区间(CI):0.56~0.99,P=0.042)]。1679C>G多态的基因型分布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在显性模式下,1679C>G多态与CAD发病风险之间亦关系密切(OR=0.81,95%CI:0.61~0.99,P=0.046)。单倍型分析发现,3种单倍型分布在2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PC1L1基因启动子区-762T>C多态可能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的CAD发病相关,携带C等位基因者能显著降低CAD的发生风险。
苏秀秀汤静李珊珊徐敏陈秋静刘艳金玮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冠心病单倍型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表达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2TDM)的中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2TDM+CHD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2TDM组),每组各80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的非糖尿病患者80例为对照组,抽取空腹血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a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蛋白(CD63)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的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2TDM±CHD组患者CD62P、CD63、vWF水平分别为(11.3±6.4)%、(13.5±7.2)%、(166.9±18.7)%,显著高于2TDM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WF—cp活性[(58.7±17.5)%]显著低于2TDM组与对照组(P〈0.05);2TDM组患者CD62P、CD63、vWF水平分别为(7.3±3.5)%、(8.3±4.2)%、(142.3±20.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vWF—cp活性[(65.4±18.1)%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冠脉病变积分与vWF水平呈正相关(r=0.732,P〈0.05)。结论血浆vWF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内皮损伤有关,且与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加强血浆vWF检测在糖尿病发病及冠心病发展的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张园陆欣金玮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冠心病
血清ALT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组)、5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B组)以及53例健康体检者(C组)分别进行血清ALT水平检测,分析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与其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血清ALT水平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的血清ALT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A组血清ALT水平、冠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B组(均P<0.05);Pe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积分与血清AL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ALT水平对Gensini积分的变化,均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与血清ALT水平有关,病变程度越严重,则血清ALT水平越高,其对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廖永红郭依桂金玮
关键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冠心病病情
利钠肽家族基因与心血管疾病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利钠肽家族是一组由心肌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包括A型、B型和C型利钠肽,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生理学效应,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血压调节、抗心肌肥厚、抗心肌纤维化和抗心肌弛缓等保护作用。利钠肽受体A、B和C亦介导多种生理活性,调节心血管稳态。利钠肽受体A选择性结合A型、B型利钠肽。利钠肽受体B结合C型利钠肽。利钠肽受体C结合各型利钠肽,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化和退化作用清除血液循环中利钠肽。对利钠肽家族及其受体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及功能研究显示,其与多种心血管疾病(房颤、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的易感性相关。利钠肽家族及其受体基因缺失的转基因小鼠表现为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与高血压、心肌病及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相关。各种导致心肌肥厚和缺血性损伤的刺激均参与利钠肽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调控。临床将脑钠肽作为左室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失代偿的一个预测指标。静脉注射重组脑钠肽已经成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深入了解利钠肽家族基因变异及其信号调控有助于探索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诊疗开辟新思路。
吴志俊金玮张凤如刘艳
关键词:利钠肽基因变异鸟苷酸环化酶心力衰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