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10DB05)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王雯更多>>
相关机构:江汉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2篇艺术

主题

  • 3篇周贻白
  • 2篇中国戏曲
  • 2篇戏剧
  • 2篇戏曲
  • 1篇地方戏
  • 1篇童子
  • 1篇童子功
  • 1篇重读
  • 1篇著名作家
  • 1篇作家
  • 1篇联合国教科文...
  • 1篇两岸三地
  • 1篇名作
  • 1篇名作家
  • 1篇牡丹亭
  • 1篇剧场
  • 1篇剧目
  • 1篇空场
  • 1篇活态
  • 1篇教科文组织

机构

  • 6篇江汉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篇王雯

传媒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学习月刊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周贻白地方戏研究
2011年
针对周贻白"非奏之场上不为功"的戏剧观直接指向的是戏曲舞台上的"活态"表演的事实,运用活态传承、地域标志性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周贻白在地方戏研究中所体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出地方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该首先保持其地域性的结论。
王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周贻白地方戏活态
中国戏曲“随处作场”表演方式的特征被引量:3
2013年
作为中国戏曲最一般的表演形式,随处作场诞生于戏曲的萌发时期,并一直延续到后世。其特征是表演过程的流走性、演出场合的流动性以及童子功搬演的自由性。随处作场是形成戏曲审美特征的现实基础,决定了戏曲舞台是没有指向性的、具有极大自由度的"空场子"。
王雯
关键词:表演过程
中国戏曲之本体:场上搬演——周贻白戏剧史观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周贻白的戏剧史观中所强调的"包举全体"和"场上搬演"的思想,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王国维、吴梅与周贻白在戏剧史观念上的差异,肯定了周贻白戏剧史观的划时代意义,即他揭示了戏剧作为剧场艺术的本体性特征。
王雯
关键词:周贻白
从传统戏到“新戏剧”:梁红玉本事的生态演变被引量:1
2011年
对梁红玉戏曲本事的改编,经历了从民间趣味与文人情怀创作、从娱乐教化到政治宣传近代转变、从近代政治思想改造到现代问题探索等三个阶段。而在现代剧场里,梁红玉本事创作有了新的发展,通过梁红玉这个媒介而非其戏曲本事来实践自己的"纯粹戏剧"理论,即以梁红玉为纽带,在舞台上设置多重戏剧元素,让观众自行判断、组合与理解,其重点不在讲述故事,而是为舞台上纯粹的艺术表演提供演出脉络,让艺术以艺术自身的方式传达给观众。这既是戏曲本事的舞台生命现象,也是戏曲自身多样性生态发展的生命体征,发掘和继承这些生命体征,将有利于保护戏曲生长的多元化生态环境,促进其持续性生态演变与发展。
王雯
关键词:传统戏
“剧场”概念的引进与剧场观念的确立——重读周贻白的《中国剧场史》被引量:1
2011年
周贻白借鉴西方的"theater"概念,最早开始探寻戏曲的剧场性特征。他的《中国剧场史》一书从"剧场的组织"、"剧团的组织"、"戏剧的出演"三个方面,首次对戏曲的早期剧场形态进行了总结。此外,周贻白还尝试将中国剧场置于世界剧场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予以考察,通过关注外来舞台风气对国内剧场的影响,寻求戏曲与其他国家戏剧在艺术审美上的差异性与互通性。
王雯
关键词:周贻白剧场戏剧
剧目·遗产·文化——一出戏的改编与创造
2011年
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在中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2004年4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在世界巡演.
王雯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改编剧目《牡丹亭》著名作家两岸三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