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2012-704)
作品数:
4
被引量:20
H指数:3
相关作者:
张小波
于俊民
姜文
王慧冬
李大鹤
更多>>
相关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代谢
2篇
心肌
2篇
老年
1篇
代谢紊乱
1篇
代谢治疗
1篇
动脉
1篇
动脉硬化
1篇
心病
1篇
心肌能量
1篇
心肌能量代谢
1篇
心力衰竭
1篇
心脏
1篇
心脏瓣膜
1篇
心脏瓣膜钙化
1篇
脂代谢
1篇
脂代谢紊乱
1篇
生长因子水平
1篇
衰竭
1篇
能量代谢
1篇
缺血
机构
3篇
哈尔滨医科大...
1篇
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4篇
于俊民
4篇
张小波
3篇
王慧冬
3篇
姜文
2篇
李大鹤
2篇
陈洪叶
1篇
王凌云
1篇
王凌云
1篇
胡爽
1篇
曹滨冬
1篇
刘旭华
1篇
王勤
传媒
2篇
中国医药导报
1篇
中国老年学杂...
1篇
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1篇
2017
1篇
2014
2篇
2013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3年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众多研究已发现心力衰竭与许多神经体液因子异常有关,但其具体发生的分子机制较复杂,目前并不十分明确,可能涉及各种离子通道、信号转导及能量产生等方面。
李大鹤
于俊民
张小波
王慧冬
姜文
王凌云
刘旭华
关键词:
心肌能量代谢
心力衰竭
老年心脏瓣膜钙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7年
心脏瓣膜钙化(CVC)主要病理改变为黏液样变性及脂质聚集、钙盐沉积,以异位钙化和瓣膜纤维增厚为特点。CVC的发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有文献报道主动脉瓣钙化(AVC)在西方国家整体人群中发病率达2.5%,75岁以上人群达13%,85岁以上人群高达48%[1,2],已发现瓣膜钙化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钙化的标志[3]。有证据表明老年人晕厥、猝死的重要病因与CVC相关[4].
陈洪叶
于俊民
张小波
关键词:
心脏瓣膜钙化
脂代谢紊乱
老年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D)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冠心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血管狭窄程度,根据狭窄程度将其分为狭窄率≥70%组(n=21)和狭窄率〈70%组(n=53)。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及伴发高血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载脂蛋白A(apoA)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增高等因素,并进行狭窄率≥70%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①114例入选者检出下肢动脉硬化者74例,检出率为64.9%,平均年龄高于未检出下肢动脉硬化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均伴发腔隙性脑梗死。②狭窄率≥70%组≥9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狭窄率〈70%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狭窄率≥70%组伴发高血压、糖尿病、HDL-C降低、HHCY、hs-CRP增高者多于狭窄率〈7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伴发apoA降低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Logistic分析表明老年LEASD患者下肢血管狭窄率≥70%与高龄(〉90岁)、高血压、糖尿病、HDL-C降低、HHCY、hs-CRP增高密切相关(P=0.033、0.036、0.021、0.028、0.034、0.046)。结论①7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高达64.9%;② LEASD血管狭窄程度与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③高龄(〉90岁)、高血压、糖尿病、HDL-C降低、HHCY、hs-CRP增高是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狭窄率≥70%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小波
于俊民
王慧冬
姜文
李大鹤
胡爽
陈洪叶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
老年冠心病
中药对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013年
中药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已成为心肌梗死治疗的又一途径。血管新生为多种细胞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其机制的探讨,发现在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王勤
于俊民
张小波
姜文
王慧冬
王凌云
曹滨冬
关键词:
BFGF
中药
缺血心肌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