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R1019-3)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翁伯琦徐国忠郑向丽王俊宏叶花兰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花生
  • 2篇新品系
  • 2篇品系
  • 2篇两用型
  • 1篇氮肥
  • 1篇氮量
  • 1篇蛋白质
  • 1篇性状
  • 1篇性状分析
  • 1篇选育
  • 1篇叶片
  • 1篇叶片蛋白质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施氮
  • 1篇施氮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条件
  • 1篇农艺

机构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篇王俊宏
  • 2篇郑向丽
  • 2篇徐国忠
  • 2篇翁伯琦
  • 1篇赵婷
  • 1篇叶花兰
  • 1篇黄水珍
  • 1篇谢善松

传媒

  • 3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生育期花生叶片蛋白质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被引量:22
2014年
以5个珍珠豆型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品种(系)‘汕E’(‘Shan E’)、‘汕G’(‘Shan G’)、‘TH’、‘TJ’和‘泉花7号’(‘Quanhua No.7’)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花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的变化趋势,并比较了5个品种(系)荚果和秆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3个生育期内,5个花生品种(系)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GDH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NR和GS活性的变化趋势则有差异。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结荚期最高;GDH活性均逐渐升高,至饱果期达最高;‘泉花7号’叶片NR活性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而其他4个品种(系)叶片NR活性均逐渐降低;‘汕E’、‘TJ’和‘泉花7号’叶片GS活性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汕G’和‘TH’叶片GS活性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总体上看,5个品种(系)中,‘汕G’和‘泉花7号’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NR和GDH活性、‘汕E’叶片的NR和GS活性以及‘TH’叶片的GDH活性均较高。5个品种(系)的2个产量指标(单株荚果鲜质量和单株秆鲜质量)均有明显差异,总体上看,‘汕G’、‘泉花7号’和‘TH’的2个产量指标均较高,而‘汕E’和‘TJ’的2个产量指标均较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汕G’和‘泉花7号’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NR和GDH活性均相对较高,其荚果和秆产量也均较高,表明花生荚果和秆产量与不同生育期叶片氮代谢水平有一定关系。
翁伯琦郑向丽赵婷徐国忠王俊宏叶花兰
关键词:花生可溶性蛋白质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
仁秆两用型花生辐射选育新品系比较试验
2013年
为筛选仁秆两用型花生新品种,对已筛选的6个通过辐射选育的花生新品系进行农艺性状、地上部及地下部的产量表现、营养成分等的研究,结果表明:TJ的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单株饱果数、单株花生鲜重、单株花生秆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泉花7号。汕G的产量和秆产量分别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6.16%和7.32%,两者均达显著水平;TJ的产量和秆产量分别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5.04%和6.84%,差异不显著。汕G和TJ的花生秆蛋白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综上所述,汕G和TJ可作为仁秆两用型花生新品系的首选。
黄水珍郑向丽徐国忠谢善松王俊宏翁伯琦
关键词:花生牧草选育品比试验
不同土壤条件下仁秆两用花生新品系农艺性状分析
2012年
以5个花生品种(系)为材料,在不同土壤条件下比较其主要农艺性状及仁、秆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一花生品种(系)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有差异,生物产量也有变化;砂壤中花生仁、秆产量均与主茎高、侧枝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粘壤中花生仁、秆产量均与单株结果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呈负相关。汕G在粘壤中的长势及仁、秆产量都好于汕E和泉花7号,是综合仁、杆产量优势较突出的花生新品种(系)。
王俊宏翁伯琦徐国忠赵婷郑向丽叶花兰
关键词:花生土壤农艺性状
不同施氮量对仁秆两用型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辐射选育的仁秆两用型花生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不同用量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仁秆两用型花生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且在花生饱果期的作用大于结荚期,以N150、N300和N450处理效果最显著。不同的施氮量对提高叶片CAT酶活性、降低MDA积累量和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明显的作用,N300、N450处理的作用大于其他处理。合理的施氮肥量可明显提高花生荚果和花生秆的产量,以N300处理产量最高,其次为N150处理。施用氮肥150kg·hm-2可增加花生籽仁的赖氨酸、蛋氨酸等的含量,从而改善花生营养品质。
翁伯琦郑向丽赵婷徐国忠王俊宏
关键词:花生氮肥生理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