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02197)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 相关作者:余凤湄孙素明赵祺刘天利刘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脱氢型液体硅橡胶的交联与发泡反应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RPA2000P)对脱氢型液体硅橡胶的交联与发泡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脱氢型液体硅橡胶的等温交联与发泡反应动力学过程,得到了交联与发泡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脱氢型液体硅橡胶的交联反应与发泡反应具有典型的自催化反应特征,自催化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其动力学过程。
- 刘芳罗世凯赵祺邓志华孙素明刘天利余凤湄
- 关键词:液体硅橡胶交联反应
-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流动性及结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采用两种二氧化硅粒子填充α,ω-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含氢聚硅氧烷作为交联剂,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固化得到了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材料,对其流动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液体硅橡胶的粘度随着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量增大而逐渐增加,在超过临界分子量时粘度迅速升高,液体硅橡胶的力学强度在分子量28000~35000时出现极大值。随着动态扫描频率的升高,液体硅橡胶的动态粘度减小,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加。疏水气相法二氧化硅对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增稠效应大于沉淀法二氧化硅,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要小,在硅橡胶中的分散较为均匀、补强效果优于沉淀法二氧化硅,但可填充体积分数小。含氢硅油交联剂的含氢量在0.4%~0.8%,A 值(Si-H/Si-CH=CH 2比)接近1.1时,液体硅橡胶的力学性能较优。
- 雷卫华朱敬芝许冰
- 关键词:加成有机硅橡胶流动性力学性能
- 分子结构对室温硫化硅橡胶泡沫材料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采用不同苯基结构或含量的端羟基聚有机硅氧烷为生胶,制备了4种密度相近的室温硫化硅橡胶泡沫材料,就生胶分子结构对硅橡胶的硫化特性、泡沫材料的泡孔结构及压缩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端羟基聚有机硅氧烷分子中的苯基对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硫化性能以及泡沫材料的泡孔结构和压缩性能有明显的影响,苯基的位阻效应会降低胶料的硫化速率,有利于获得泡孔细小均匀的泡沫材料,同时降低泡沫材料的应力松弛率。
- 刘芳罗世凯赵祺邓志华孙素明刘天利余凤湄
- 关键词:室温硫化硅橡胶泡孔结构
- SiO_2对聚硅氧烷流变性质的影响及其补强液体硅橡胶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二氧化硅粒子填充α,ω-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含氢聚硅氧烷作为交联剂,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制得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材料,对其流变性和分散性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不同二氧化硅粒子填充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 雷卫华朱敬芝余风湄
- 关键词:聚硅氧烷液体硅橡胶补强黏度
- 白炭黑表面特性及用量对苯基硅橡胶高频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采用两种具有不同表面特性的白炭黑作为补强填料,基于固体流变仪和时温等效原理,研究了白炭黑表面特性及用量对苯基硅橡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白炭黑补强硅橡胶在低频宽温域(-80~25℃)和常温宽频域(1~106 Hz)范围内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白炭黑表面特性及用量对苯基硅橡胶的动态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H2000补强苯基硅橡胶具有更高的阻尼因子,同时,在常温低频条件下,苯基硅橡胶的阻尼因子<0.3,而在常温高频(103~106 Hz)范围内,苯基硅橡胶的阻尼因子随频率的增加而明显上升,最高可达到1.17。
- 鲁俊良芦艾魏世林孙素明王宪忠余凤湄
- 关键词:苯基硅橡胶白炭黑高频动态力学性能